测绘:倾其毕生的担当——纪念老红军李廷赞诞辰一百周年

2014-08-05 10:04:25    来源:中国测绘报

摘要:纪念老红军李廷赞同志诞辰一百周年,讲述李廷赞一生与测绘的故事。
近日,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党委组织部分老党员,到河北阜平县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参观学习。当步入晋察冀军区旧址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标注着曾是司令部作战科同志的住所。1937年在晋察冀军区组建初期,担任作战科第一任科长的正是我军测绘事业杰出的开拓者、新中国测绘事业重要奠基人之一、老红军、曾担任过国家测绘总局局长、中国测绘学会第一、第二、第三届理事长的李廷赞。
报考军校  结缘测绘
李廷赞,1914年7月13日出生在天津。祖上为满族,正红旗。其父很早到天津发展,创办了律师事务所,家境殷实,李廷赞在兄弟五人中排行老幺。9岁那年,家父去世,家境陷入困境。李廷赞读完初中后迫于生计,16岁那年考入山西军阀孙殿英的军事政治学校。在赴校途中,路经河南修武县时,被国民党孙连仲部二十六路军二十五师七十三旅截留下来,被编入了学兵连。
  1931年7月,二十六路军被蒋介石派往江西围剿红军,中共党员李青云经过多方努力,成为学兵连的教官。他大讲中国近代遭受列强侵略的屈辱史,中国军人应开赴抗日前线,保卫国土。李青云还组织成立测绘小组,讲授测绘知识,到附近山上进行实地测绘,使学兵李廷赞了解了国家的危亡,掌握了测绘技能,为他参加红军从事测绘工作创造了条件。
  宁都暴动后,李廷赞所在学兵连全部被送到红军学校学习。1932年毕业后,先被分配到红军总司令部,后又被分配到红三军司令部作战科担任测绘员。1932年7月,部队在返回江西根据地时,在南雄水口与广东军阀陈济棠部打了一场恶仗,18岁的李廷赞第一次领略了战争的残酷和惨烈。当时敌我兵力相当,双方数万人激战在水口周围、浈水河畔。三天两夜的肉搏,双方伤亡惨重,尸横遍野。红三军军长徐彦刚瞪着血红的眼睛举着大砍刀,带领军部所有人员进行督战,血腥的场面令李廷赞震惊。
  李廷赞后来又由七师调到九师当参谋,在粉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过程中,部队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其中有不少江西省地图。经李廷赞细心清理,仅1:10万比例尺地形图就差不多复盖了江西大半个省,还有部分1:5万地形图,他决定缺少部分由他自己复制,但限于战事吃紧,未能如愿。之后,李廷赞千方百计搜集,终于将江西全省地图收集全,这下可把他高兴坏了,因为江西全省地图对红军行军作战太重要了,军事价值无可估量。
举办第一期测绘训练班
  红军长征前的一天,红一军团首长把在红三团当参谋的李廷赞调到司令部,让他负责开办一个测绘训练班,学员已调集十余人。李廷赞到达军团司令部时,正好与军团长林彪打了个照面。林彪直接向他说了开班的目的和要求,并强调限期三个月完成任务。为便于培训任务的完成,当时就决定训练班跟随供给部一起行动,归供给部领导。 
  训练开始后,李廷赞像当年李青云训练他们一样,把学员们拉上山头,实地训练。期间,正值蒋介石对苏区进行疯狂的第五次“围剿”,形势越加严峻,条件也愈加艰苦。在供给部赵尔陆部长大力支持下,测绘培训任务顺利完成。随即长征就开始了,李廷赞被调往红一军团司令部二科(侦察科)任科员。当时全科只有五六个人,科长刘忠,副科长苏静。 
   长征途中,侦察科的同志担负着侦察敌情和勘察行军路线的任务。为了保证行军线路的准确,每到一地,他们会马上寻找当地老乡调查情况,对部队前进路线中的大道、小道、桥梁、河流以及要经过的居民点、住户多少、里程等都要逐一询问清楚。当时他们随身带了一部简单的油印机,把线路图刻成腊版复印出来,第二天分发给所属的部队。
  从江西出来,侦察科的同志沿途测绘了数百张地图,放在司令部的文件箱里,由骡子驮着。骡子遇上陡峭的山路或横渡湍急的河流时,非常惊恐,稍不留神就会跌入河中,有时能抢救上来,有时就被大水冲跑了。所以,为了保证司令部的使用,李廷赞经常把一些重要地图放在自己的挎包里随身携带。
率队先行测绘直罗镇地形图
  中央红军到达陕甘地区后,形势仍然非常严峻,迫切需要打破敌人的军事围剿。当获知张学良五十七军四个师向我根据地进犯时,党中央决定由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诱敌深入,然后集中兵力歼灭。
  军团首长在研究作战方案的同时,通知所属各团测绘参谋四、五人到司令部集中,由李廷赞率队先行潜到直罗镇附近测绘地形图。
  当他们到达指定地点时,敌人已占领了黑水寺。那天天气非常好,蓝天白云,在明亮的阳光照耀下,连黑水寺庙门前端枪站岗的哨兵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李廷赞让大家摘掉军帽,换上便装,装扮成老百姓,要求以直罗镇为中心,向四周扩展绘图,每人分工负责一块地区,有的以河流为界,有的以大道为界,有的以山峰为界,各个地图相连处,注意接边。他规定集合地点后,自己爬上最高的山头,着手绘制中心地带地图。
   当大家完成任务后,他把每个人测绘好的地图拼接在一起,发现由于水平不同,有的图地形扭曲变形严重。李廷赞顾不上休息,连夜进行修测,把扭曲大的向扭曲小的方向修测。地图一经拼接好,立即交给了科长刘忠,然后带领参谋们连夜向张村驿方向转移,以扩大测图面积。
  事后,敌五十七军果然出动了。我军早已根据地形、地物做好埋伏。结果直罗镇战役打了个大胜仗。毛泽东在《直罗镇战役同目前形势与任务》一文中,曾总结说:“没有团长以上的地形观察与地形测绘,便不能布置得这样适当,打得这样漂亮。”
举办第二期测绘训练班
  直罗镇战役前,1935年10月李廷赞在陕北宜川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陕北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不能长时间供养这么多军队,红军要生存,就要扩大苏区根据地。李廷赞先后参加了西征战役、山城堡战役。通过“东征”及“西征”,红军控制了甘肃的环县和宁夏的盐池一带,根据地从陕北苏区发展到陕甘苏区,再扩大到陕甘宁苏区。
  1936年,上级领导再次决定,让李廷赞开办第二期测绘训练班,学员十余人。这期训练班由于有了以前的经验,再加上长征途中积累的大量素材,讲授课程内容已十分丰富。但也存在困难。比如:陕北地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雨水长年冲刷,沟壑纵横,观测死角众多,如果不注意的话,极容易出现遗漏。因此,李廷赞在开班前,对于复杂地形如何教学琢磨了很久。培训中,他加入了“沙盘”制作课程,让学员边结合沙盘制做边学习地形图绘制技术,培训班三、四个月后圆满结束,收到了良好效果。
平型关战役重创日本侵略军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简称八路军。红一方面军红1、3军团和陕南红军第74师组成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此时日本侵略军已长驱入晋。
  为作好东渡黄河的准备,司令部作战人员已先期到达黄河边进行侦察。为便于隐蔽,他们头缠羊肚子手巾,化装成陕北老乡。李廷赞率领侦察小组在黄河边转悠了一整天,摸清了河对岸的地形情况和河道水情变化。在确定渡河位置后,李廷赞将情况绘制成地图,经过复制送到军团首长手中。
  1937年9月,八路军第115师东渡黄河后,在平型关伏击了日军精锐第5师团第21旅团和补给部队。战前,原定由八路军与国民党晋绥军共同作战。为此,司令部还派出李廷赞等人作为联络官,协调晋绥军炮兵连队对日作战。但是,晋绥军听说忻口快要失守,怕被日本鬼子抄了后路,战斗刚一打响,匆忙打了几炮就撤退了,战斗主要由八路军115师独自承担。此次战役八路军击毙日军1000余人,缴获步枪1000余支,黄呢子军大衣万余件,击毁汽车100余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抗战的决心和气概。
随聂荣臻创建晋察冀根据地
   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115师一分为二,主力随八路军总部进至正太线一带,另一部分在聂荣臻率领下创建晋察冀根据地。
  115师“分家”的工作很简单,只是确定谁跟主力转移,谁留下来。这一工作由师政训部主任罗荣桓负责。聂荣臻对罗荣桓说:“你来分,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卫生部几个部门都由你来决定。哪些人走,哪些人留下来,你有决定权,我不争一个人。”罗荣桓考虑到坚持敌后斗争的困难,对聂荣臻的工作非常支持,他亲自挑选了一些人留下来,虽然人数不多,但很得力,都是红军时期的骨干。司令部留下了李廷赞、刘彬、黄鹏、刘显宜等(摘自《聂荣臻回忆录》)。
  在李廷赞心目中,聂荣臻是一位非常值得信赖的领导,平日话语不多,少言寡语,但讲话深思熟虑、条理清晰,尤其在处置重大战事时,持重老练。比如:长征中先头部队夺下了腊子口,李廷赞带领几位侦察员走在跟进部队的前面。在接近腊子口时,发现腊子口守军投掷的手榴弹大部分没有爆炸,铺满了路面,有的路段都难以下脚。李廷赞担心通行安全,立即组织清理。此时聂荣臻策马跑了上来,指的地上的手榴弹对李廷赞大喊:“不要去管它,危险!赶紧快速通过!”话音一落,聂荣臻一扬马鞭子带头冲了过去。
    聂荣臻在115师威信很高,由他担任司令员,大家对创建晋察冀根据地充满了信心。随后,聂荣臻对留下的同志进行了分工,李廷赞被任命为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一科(作战科)科长。
举办第三期测绘训练班
  晋察冀军区成立初期,日本鬼子根本没有把八路军放在眼里,把主要兵力放在正面战场,敌后兵力非常空虚。在聂荣臻的指挥下,八路军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到1938年秋部队已发展到18万人。三次大规模出击平汉、平绥和挺进冀东,给日军以极大打击。尤其1939年秋,八路军在雁宿崖黄土岭设伏,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显示了八路军的英勇善战。
  李廷赞回忆,当时日军武器装备精良,而八路军仅通过缴获来获得补充,装备相差太远。所以八路军不能从正面与日军拚火力,而是因地制宜,采用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夜袭战等游击战术对付猖狂的日军。李廷赞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在聂荣臻司令员身边工作了五年。
  期间,根据部队的需要,组织上又让李廷赞举办了第三期测绘训练班,学员仍为十余人,都是从各军分区抽来的。这期培训内容较前两期更加丰富,实战经验也更多。李廷赞结合晋察冀地域广阔、地形复杂的特点进行授课。为了更接近于实战,李廷赞经常把学员拉到野外,现场设定测绘科目进行演练。为了安全起见,李廷赞安排训练班跟随司令部机关行动,防止遭遇日本鬼子偷袭。
通化军民聚歼暴动降军
  1942年8月,李廷赞被安排到抗大二分校上干队学习,半年后又被安排到中央党校二部学习,1945年7月毕业后被安排到抗大总校任教员。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学校迁至绥德后,与延安军事学院、抗大二分校、抗大七分校合并。1946年1月,何长工带领总校一部开赴吉林通化等地,筹办东北军政大学,李廷赞先后担任了东北军政大学二支队副支队长、总校一大队大队长、校务部长等职。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八路军迅速进驻通化接收日军投降。中共辽东省委机关、东北军政大学、航空学校、炮兵学校等单位也陆续迁至通化。为了保证城市运转,中共通化分省委从各部队抽调干部,对日伪经营的重要工、矿、厂、站进行军管。李廷赞1946年1月刚到通化,就被派到通化石人煤矿担任工作队队长。
   工作队进驻石人煤矿后,对投降的日籍人员比较客气,大部分都被安排下井劳动。但对帮助日本人干尽坏事的汉奸走狗就没那么客气,多数被揪回石人,经过公审后枪决。
  1946年2月3日(阴历大年初一)凌晨4时枪声大作,日本降军万余人挖出私藏的武器在通化进行武装暴动,妄图重占通化。当时通化周边有日本降军和平民5万多人,仅关东军就有6千多人,而八路军仅有通化支队等少量部队。
  李廷赞根据分省委的抗暴方针,组织护矿队,收缴日伪人员留存的武器,清除内奸,迅速控制了矿区所有日本人,并集中看押,对意图逃跑或反抗者一律格杀勿论。
   在我少量部队顽强坚守和周边部队快速增援下,暴乱很快被击溃。随后,八路军在通化展开了为期两周的大搜捕。通化市民在日伪14年的统治下,生活赤贫而恐惧,对日本人深恶痛绝。尤其日本人投降后仍觉得高中国人一等,宁愿将储备物资焚烧也不留给通化老百姓,包括冬季急需的粮食和棉衣。一些大胆市民试图去抢,反被日本降兵打伤。所以,暴乱后通化市民怀着强烈的复仇心理,对日本人疯狂报复。尤其朝鲜义勇军,对日本暴徒更是大开杀戒。
   李廷赞回忆,此次平暴被毙俘的暴徒有数千人之多,为了处理掉尸体,八路军在浑江冰面上凿出冰窟窿,对尸体进行了“水葬”。通化事件也是少有的中国人给日本人留下的巨痛。
投身于新中国测绘事业
东北军政大学随部队南下迁至武汉,更名为中南军政大学,李廷赞担任校务部长。1951年4月,李廷赞接到命令,到桂林第二十四高级步校担任副校长。
  1952年8月,地质部成立,何长工调任副部长、党组书记。在他的动员下,李廷赞在地质部成立的当月,办理了转业手续,把家从桂林搬到了北京,担任了地质部探矿工程司副司长。
  随着地质普查工作的展开,地质部于1954年成立了测绘局,由李廷赞担任局长,负责组建地质勘察测绘力量。1955年到1957年,陆续组建起三个大地测量队,三个地形测量队,以及航摄队、大地计算队、航测内业队、制图(包括印图)队等,测绘人员迅速扩大到近4000人,测绘队伍初具规模。
  为解决技术力量和设备严重不足,李廷赞多次向何长工汇报,建议地质部往国务院打报告,请苏联专家来华支援。当时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看到报告后,把李廷赞和当时总参测绘局局长刘良叫去,了解测绘队伍的情况,并拍板,通过外事谈判,聘请苏联专家携带器材设备来华。就这样,五、六十位苏联专家充实到了测绘队伍的各个重要岗位。苏联专家把苏联一整套测绘技术规范传授给我国的技术人员,有力地保障了我国地质勘探工作的展开。
  1956年1月经全国人大批准,国家测绘总局成立,抽调总参测绘局所属的第二、四大地测量队,第一、四地形测量队和计算、航测、制图内业区队约2000人组建成基本测绘队伍。
   当时,国家测绘总局和地质部测绘局都感到力量不足。一次,聂荣臻找李廷赞谈话,了解地质部测绘局的情况。不久,国务院于1958年6月决定,国家测绘总局由地质部代管(仍属国务院建制),原地质部测绘局连同该局所属十三个测绘单位近4000人全部合并到国家测绘总局。这样,就形成了规模相当、技术装备雄厚、职工总数达7000多人的测绘专业队伍。
  李廷赞1960年8月担任国家测绘总局局长,1962年6月至1969年12月担任国家测绘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文革”期间,国家测绘总局撤消,李廷赞被下放到河南“五七”干校;“文革”后,1977年7月至1979年5月任国家测绘总局筹建组成员;1979年5月至1982年4月任国家测绘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1982年11月离职休养。
刚直不阿  豁达做人
  李廷赞性格内向、言语谨慎、刚直不阿。1966年,文化大革命冲击着国家测绘总局,李廷赞被定性为“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经常挨批斗,为找“黑材料”造反派多次去抄他的家。面对翻箱倒柜的造反派,妻子和4个未成年的孩子十分惊恐。此时,李廷赞大声地对家人说:“我多少次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生生死死我见得多了,不要慌,不要怕!”
  当时中科院学部委员陈永龄担任国家测绘总局总工,也被定性“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在批斗李廷赞时经常被拽上台陪斗。面对群众运动,陈永龄缺乏心理准备,令他茫然不知所措。一次批斗会上,李廷赞小声对沮丧的陈永龄说:“一定要忍耐、坚持住,要相信组织,一切都会过去!”事过多年陈永龄夫人高棣华女士谈起此事仍十分激动,她说:“当年陈永龄被打成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已无人关心他的痛痒,李廷赞挨批斗时却能安慰他,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让我们重新看到了希望。”
  李廷赞和陈永龄,一个从小参加红军,枪林弹雨九死一生;一个利用“庚子赔款”出国求学,励志报国。虽不属同一党派,却因“文革”加深了彼此间的了解,成为无话不说的挚交好友。豁达的性格让这两位老人一位活到93岁,一位活到94岁,成为总局初建时期领导班子中最长寿的一对。
   李廷赞同志逝世后,胡锦涛、习近平、李源潮、曾庆红等中央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对李廷赞同志的逝世表示悼念并送了花圈。中组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测绘局、总参测绘局送了花圈。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国家测绘局局长鹿心社送了花圈并前往八宝山送别。国家测绘局党组成员、离退休全体同志、在京所属单位代表、北京军区作战部(前身为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作战科)代表、部分原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战友的后代及李廷赞生前友好参加了送别仪式。

  李廷赞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整整6年,今年也是他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回顾李廷赞不平凡的一生,让大家了解他在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建设时期所做的工作,尤其在测绘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既是对历史的了解,也是对老一辈测绘工作者的怀念。

声明:中国勘测联合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