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喆人:地理信息服务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

2015-10-23 15:07:31    来源:3sNews

摘要: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10月22日在江西南昌召开。会上,腾讯公司副总裁马喆人做了题为《融合创新 - 互联网 + 与地理信息服务》的演讲,他认为无论是行业内外,都应该重视现在的变化和变异。

  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10月22日在江西南昌召开。

  会上,腾讯公司副总裁马喆人做了题为《融合创新 - 互联网 + 与地理信息服务》的演讲,他认为无论是行业内外,都应该重视现在的变化和变异。


以下为演讲实录:

  我想今天来这里,可能我们这个内容和大家传统听到专业内容不太一样。因为我看到这里都是地理信息行业的专家,另外就是这里我看大家讲了很多专业的问题,而且很多的应用,更多的是面向行业,一些比较专深的应用。我们的出发点和大家有很大不同,第一我不是地理行业的专家,虽然我们也是一个服务量非常大的腾讯地图。另外我们的地理平台和信息服务,主要是支持面向消费者的海量的、快速的消费者的地理位置服务。以下,我们盘点现在和展望未来,如何去看待移动互联网行业对地理信息产业,包括对地理信息平台服务,尤其针对消费者这一级的服务之间,我们是怎么看待未来融合的趋势,和发展的一些方向,是一些比较粗浅的想法。

  主要内容:一是互联网行业现状;二是腾讯与互联网+;三是跨界融合,协作创新。


  第一,互联网行业现状。

  首先还是看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的趋势,这个数量级大家也都看到了,我不用重复上面的数字,我只是想讲两点:

  一是互联网行业目前不管从市场规模,还是从用户数的角度,已经是非常巨大了,我想每个人都有切身的体会。两个最新的数据,我看到在整个大势上的趋势:1.行业整个用户数的增长跟前几年比已经很不不一样了,无论是连网用户数,还是无线互联王用户数,还是智能手机用户数,都在以10%多的速度增长;2.移动联网本身已经成为行业主流的趋势,这其实也对我们的位置服务和地理信息服务本身产生的影响,和发生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这里我们以这个地理业务平台为例,在三个月以前,只是一个地图服务本身。目前来讲,我们这个服务其实变成微信、滴滴打车、大众点评、京东整个体系服务非常核心的部分。

  用户需求从变化到变异。用户的发展是非常快的,我们总结是非常注重用户,因为没有用户就没有我们,因为我们服务是免费的。不仅是快速变化,而且我们感觉到发生了变异的过程。过去我们只看到中老年用户,已经有这样线上的需求,包括有虚拟的融合。其实现在我们关注的用户是85后、95后的用户,他们理解跟我们不一样。所以如何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了解95后的用户,已经变成我们这个行业最重要的任务,也是我们这样一群,就是管理互联网业务的人来讲,是一个巨大恐慌。因为我们已经不能从生理和心理上,和他们有任何的认同。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的侄子已经谈到二次元,我们现在是二次元时代,我们怎么看他们的用户行为,和他们的需求是什么。这里也有一些典型的业务,他们的特点就不讲了,他们很宅,他们所认为的生活观点是酷和腐,这样一些在社交网络里面,包括在移动服务里面,他们也会产生相应的需求。

  在国外也是一样,在美国Facebook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去用的东西,年轻人觉得用这个是很落伍的事情了。如果是以我们这里讲中国最新的,我个人称之为变异的最新一代的95后,他们是在A站、B站上交流。可能大家见到他们的看视频弹幕,但是他们认为是最酷、最好的交流手段。

  另外还是赢家通吃,大是越来越大,所以构建平台一直是所有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竞争终极境界,这个对于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地理信息服务和能力来讲,也有深刻的影响。细节我就不说了,在主流的移动互联网领域里面,竞争到一定程度以后,我们看到都是很普遍的现象,就一定是第一名占到整个市场的60%到70%的市场份额,可能赚到钱;第二赚占到10%到25%的市场份额,盈亏平衡;第三名基本上不赚钱,其他就是在吆喝。

  互联网意味着创新,在互联网行业里面,这个创新还是我们一定加了颠覆式创新,这个不是一个说着玩的概念,的确就是说,因为每一代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的产生,都是对现有、前一代的服务都是冲突性和颠覆性的活动。比如说微信,像微博,甚至我们自己QQ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在大家比较关注的出行领域,滴滴打车也是一样的,他的整个行业的影响和变革力,其实是非常巨大的。在中国对政府管制产生的影响力,都是我们预先难以想象的。但是这个周期,我们看到是在大幅度缩短,这个是让我们在座的,我们行业里的每一位都应该每天,的确是每天很难睡一个很安稳的觉。

  如果说看到这个统计里面,这个周期的缩短其实非常非常迅速。如果说在几年以前,我们看到就像类似于微博,他花了36个月,我们看到从市场成行,到大家普遍开使用。我们说开使用这样一个价码、门槛,差不多是5千万日活跃的用户。但是到了微信,基本上就是6个月。我们也很难想象,就是下一个新的颠覆式创新是什么。但是有一点,我们是比较确认的,是说:1.它可能是在移动互联网,2.它一定是跟社交关系有很大结合的。因为只有社交,才能产生真正病毒性的效益,大家通过微信的传播,已经深刻感受到。3.它一定跟位置服务相关的,高度依赖位置服务,像滴滴打车,另一定为未来定理信息服务生产产生巨大的变革效益。

  移动互联网要求小团队、快速迭代。总而言之,就是大的团队其实是没有任何附加价值的。的确就是有一句,不知道是哪一个说的:天下武功为快不破。这确实是日常产生的真理。产生好的移动互联网,不是靠资源,而是靠好的技术性的变革。1.精干小团队。所以基本上看是小团队,100、200人都是可以的。 2.价值清晰一个理由。3.最终产生口碑。

  围绕我来讲,腾讯自己是互联网服务的公司,我们的核心策略是平台策略。围绕整个平台,就是说我们有几个核心的大的平台,它互相之间产生家常放大的效益,这里面的核心社交平台:QQ、微信、娱乐平台,这里面是各式各样的线上游戏、视频、音乐,这里面我们有很多独家内容。支撑它的就是一系列的工具,腾讯地图是最重要的工具。比如说手机管家,是保护整个生态体系安全的,还有更顶层的支付,让大家有更好的商业流转和实现商业价值。

  我们看到,下一个平台,腾讯下一个平台是车联网,围绕交通处行,泛互联网,未来面向消费者的,我们认为它一定会出现,也一定会是一个赢家突出的场面,只是现在唯一的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只是这个时间的问题,是在三年以后还是在五年以后,但是我们实际上坚信就是说,车联网是像互联网下个平台,相对整个地理信息产业,是有一个巨大的需求,也应该是咱们在座的地理信息产业,未来的商业价值变现一个重要的出口。应该来讲,它产生的商业价值,远超过任何一个行业应用和政府应用,或者是把它们加起来,还会有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差距。

  从我们来讲,不仅仅是我们自己是要建筑平台,我们从去年开始,我们也提出了这样一个互联网+的概念。互联网+实际上的确不是一个所谓的政府的口号。虽然我自己觉得比较遗憾,在某种程度上,政府行为变成了一个忽悠大家的工具。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说假如过去我们是有过多个平台,我们自己在做,我们也从PC时代,演进到多终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PC、IPAD,包括电视视频等。但是到下一个时代之后,的确是一个任何大的平台如果需要成功—最终肯定围绕一个大的生态体系在里面互相流转的。生态体系就是大的平台,核心的平台提供连接,提供社交账户,提供支付账户,提供地理平台,提供位置能力。但是在这之上,一定是只有到了一个有更多上面的中小企业,甚至大企业围绕它进行深度的开发。有的人可能很擅长餐饮,他会在这里开发出很多点餐、送菜,甚至大家共同来研讨更好的食物。在交通领域也是一样,也会有人专门去挖掘,围绕着车的相关领域,会有很多的垂直化的服务。围绕着健身,甚至围绕着一些卫星爱好者,也会在上面产生很多的服务。所以我们在上面所谓互联网+的概念,最终会是移动互联网,或者互联网平台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趋势。这个来讲,对于我们地理信息产业,我觉得也有两点是很值得思考的:

  一是这样一个平台级的生态系统的繁荣,最终会对信息服务产生巨大的价值,因为它在背后产生的位置服务的数据是庞大的,它对于本身就可以带来信息输入。

  刚才前面我记得第一位专家讲到,我们要争取做全球的地图的数据和服务。这里目前还是有很多需要卫星,通过实际的数据来采编做的。以我们自有的平台为例,我们的微信平台现在在海外,已经有超过一亿的注册用户,他们的使用也非常活跃。实际上通过这些用户每天的位置,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看到在海外,尤其在一些热点地区,他的一些实时交通动态和人流密集程度,这些数据是可以看到的。

  假如未来我们有更多的这样的移动互联网走向海外,我们在海外也能够产生和收获,更多的基于我们这样一个现在,基于中国公司大的移动互联网体系,它本身能够产生的数据,能够产生定理信息的输入,其实有可能,最起码在消费级的地理位置服务上,能够更快的达到覆盖全球的热点地区的目的。

  二是我觉得这样一个所谓的生态系统这样一个概念,其实也应该适合于我们地理信息服务,未来不应该什么都是我们做。有机会的话,应该开放一个生态出来,让更多的业界来做,大家基于云平台,这样一个共同的协作。这样应该有机会去大幅度的提高所有地理信息生产的效率,也能够让更多的一些,我们目前认为高精尖的服务商业化,比如说卫星,比如说火箭发射,比如无人机等等,它本身都会带来地理信息产业生产效率和提升。我们的兄弟公司四维图新在这里已经走到很前面,不管是互联网,还有在高道路生产的众包上面,已经这样做了。

  回到腾讯地图,我们是腾讯自己,还有我们所有的合作、投资伙伴公司这样一个移动生态的能力的基础。这个很多数字,具体我就不讲了。就是每天我们这个平台,会处理200亿次,峰值要超过200亿次定位的请求。所以这个定位请求,本身它对了解道路、交通数据,还有人流,包括柜台等,我们知道还有很多数据是可以在里面产生的。

  另外各式各样的服务,包括拉取地图也好,进行POI的检索,还有进行导航路径计算,每天调用也已经超过10亿次。这里面本身也调动了,我们实际支持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社区健康、正常的运转。所以很多时候,我作为业务的管理者,包括在座的同事,其实我们也是一个生产单位,就是每天也很担心,万一发生什么事,产生的社会影响是非常大的。另外我们自己的腾讯地图,还有四维图新对他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的提升也是巨大的。

  这里讲几个简单的例子跟大家共享一下。因为说是非常粗浅的,未来还有更多可以做的事情。比如说我们跟我们业务合作伙伴来生成效益。腾讯地图自己,依靠每天产生的海量级的数据,能够很有效的去发现,我们通过车流、人流和道路的对比,每天都在做这样的对比。通过这个,能够很快发现说这个道路的交通规则是不是发生了变化,是不是有道路开通,或者说道路目前在进行一些建设。这个已经变成最常规的,我们一个挖掘道路情报的方式。目前我们下一步,比如说测量车辆去了解。另外下一步甚至也考虑通过卫星影象,还有下一步通过所谓的众包。因为任何时候用自己的能力去做做不了,我们把这个发出去,只要任何有手机。因为现在手机其实已经很完善了,一些基本的信息,我们都可以通过众包出去。比如说给用户几毛钱、一块钱来做这样的服务。如果我觉得不可靠,我可以对这一个点,或者一个道路,我们请多个用户进行测量和服务,后台进行挖掘和比对,然后有一定的把握度可以商榷。这样速度和成本的效率生非常快的。

  另外我们和大众点评的合作,大众点评的特点,不仅仅是对本地生产商业化的信息,他有传统意义的有门店、地址、电话号码,他还可以提供营业时间,还有大家都知道的照片,很丰富的点评信息,这个其实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对用户也有很大的用户价值。我们是把这些信息定期,也是和我们数据之间进行聚合。另外,我们也把到其他行业进行比对,我们也帮他进行校对,这样信息更加准确。在背后聚合各方面的信息,把每一个POI上面的信息,能够做得更加准确,更加丰富。这些99%都是通过后台,基于数据挖掘进行比对,来进行实现的。

  另外就是跟被动的合作。我们跟京东对城市的门址进行比对。因为京东有大量的派送单,在这个门址上,会不会产生新的公司,或者有新的POI,或者公司单位或者个人在这里使用。另外反过来,派送员本身也是随身带了交易和订单工具,也是带着定位功能,反过来也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的行进、送货、交单确认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已经帮助我们这个体系,进行了门址数据的校对,这个门牌号码经纬度到底是多少,本身在这个过程已经实现了。只是我们后台要做的事情,是如何在这里剔除一些错误,能够把错误率降到最低,但是生产效率的提升是非常高的。

  另外一个就是我们认为最终不仅仅是效率的问题,还有核心的能力问题。大家每天要用手机,以定位能力为例,这是很典型的例子,假如没有互联网时代平台,实现每一个手机大家的定位,包括在这里我们搜周边,或者发送位置给朋友,年轻人还喜欢找一找周边,约一约,这个是没有办法实现的。但是这个定位,本身就是基于互联网的方式。我们在生活周围,有各种各样的信号员,通过人工采集的方式,第一是成本上不可能;第二更新速度没有办法提升。我们这里做的事情,就是有差不多8000万的热点,这个数据通过各种各样正常的数据上传下来,每天有差不多5亿条的数据上报。这是我昨天问了后台的同事,我也感到很吃惊,这个85%以上完全没有办法通过其他任何的方式,只能通过自动化来完成的。最终就是说,在这里每天可以满足50亿次的调用跟服务,然后这是一个自循环的过程。我们在后台要做的就是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不断优化我们的算法,这里最多只需要一个十人团队就可以了,多个人就没有意义。第二我需要前面更多更好的服务,我们前面还是这么关注90后、00后,我们认为我们完全不可理解的一行为。因为我们只有把我们的服务铺设到每一个移动终端上,用得更多,才有上报的来源。

  最后在智能出行的领域,就是说我们看法是说,一定也是一个肄业跨界的合作。左边是高清地图,实时路况,这本身就需要多个来平台。另外从安全出行的角度来讲,认为我们不仅仅是地理信息和高清地图来做的。我们也迸发出很多好的思路和想法,比如说未来的智能驾驶和安全驾驶,它其实每个人的个体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健康程度、反映速度、血压、视力都是不一样的。假如对于每一台车的控制,既来自于具体的道路信息,实时的天气信息,还有周围其他车互相之间的距离信息。另外其实很重要的,还来自于每一个司机,他自己的健康信息,他当时的健康程度,他历史健康程度怎么样,其实是可以把这个安全算法,是不是优化到每一个个人,这样才是最终能够让我们出行更加安全,也能够让整个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所以最终我们是觉得说,我们看未来的一个最理想的这样一个跨界融合的体系,就是首先它需要海量的移动互联网的体系,才能产生自动零成本的产生足够多的数据;二是需要强大的关系链,这样让地理位置服务个性化每一个人;三是连接到丰富的业务场景,不仅是连接一切,不仅是人,也连接到所有的车,所有的物体,这样才能真正全三维或者四维、五维,把我们的出行服务做到高效率,节约社会资源,产生最大的价值,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和健康。


声明:中国勘测联合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