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土地登记与采集上报系统设计

2015-03-05 15:13:48    来源: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摘要:本文在梳理分析登记业务及制定管理上报方法与机制的基础上,开发了集OA、MIS、GIS于一体,安全性高适用性强、提供二次开发、开放式数据接口和城乡一体化的土地登记信息采集与上报系统。

0 引言

  土地登记是确认土地权属、解决权属纠纷必须履行的法律程序,也是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受侵犯,并按规定用途、经济、有效地利用每寸土地的有效措施,是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手段,是规范市场行为的关键措施,也是实现城乡土地科学管理的重要条件。

  目前,我国土地登记制度已相对完善,土地登记覆盖面逐步提高,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为系统建设提供了数据条件。但目前土地登记信息分散管理的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国家资源监管等方面的需要,土地登记信息未实现网络查询,不能为社会提供及时有效服务。针对目前信息化发展现状以及不动产统一登记的需求,有必要建设服务于县级的土地登记信息采集与上报系统,最终完成县(市、区)级土地登记成果的上报。通过系统建设,着力点加快我国土地登记信息化建设,逐步缩小土地登记信息化水平的区域性差异,实现土地登记信息在国家层面的综合监管,不断完善土地登记制度,进一步规范土地登记程序、创新土地确权机制,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和网络技术,实现全国土地登记数据共享查询,充分体现土地登记信息的社会和商业价值,逐步实现地籍产业化,从而更加科学、有效地为国土资源管理服务,为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


1 系统目标与任务

  在梳理分析登记业务及制定管理上报方法与机制的基础上,以基础地理信息平台、业务管理平台、数据库管理系统为支撑,使用表单定制引擎、查询统计引擎、工作流引擎、日志引擎、空间分析引擎、组织机构管理目引擎、权限管理引擎和数据资源管理引擎等成熟、面向服务的软件开发技术,开发集OA、MIS、GIS于一体,标准统一、数据共享、协同、工作性能优越、功能完善、安全性高适用性强、提供二次开发、开放式数据接口和城乡一体化的土地登记信息采集与上报系统。

  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加工、数据管理、数据应用、数据共享与上报等功能,可以提供一整套数据采集、数据编辑、数据检查整理、土地登记审批、数据入库、成果汇总、查询统计、数据变更、档案管理、共享上报的专业土地登记信息采集与上报系统的工作流程。系统建设完成后,实现现有土地登记发证业务的全流程、无纸化办公,通过设置个级别权限,实现土地登记发证系统的逐级审批与成果档案的三维可视化管理。实现地籍图形数据的提取与入库、土地调查前置、图形变更、业务数据维护、历史回溯、数据上报,并具有其相应的查询、浏览、统计、分析及成果输出等功能,为土地管理部门提供统计、预测和决策信息,从而调节和控制地籍管理的全部数据流和信息流,最终为全国土地登记信息动态监管系统建设提供坚实的数据与技术支撑。


2 总体架构设计



图 1 系统逻辑架构图

Fig.1 Logic chart of the system


  土地登记信息采集与上报系统是依托软硬件支撑平台,建设土地登记数据库,在应用支撑层完成应用组件建设,应用实现层在应用支撑层的基础上完成现有各个子系统的开发建设。


(1)基础设施层

  基础设施层是土地登记管理软硬件支撑平台,包括硬件平台、网络平台和软件平台。硬件平台是指主机、机房以及配套设备。网络平台包括内部局域网、国土资源专网。软件平台为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以及GIS平台。


(2)数据资源层

  数据资源层是以各县级国土单位的数据中心以各类空间和非空间数据为主要存储内容,依托数据库管理和GIS技术,按照各层次统一的数据标准,建立土地登记数据数据库管理、服务、交换体系。


(3)应用支撑层

  应用支撑层包括数据交换组件、数据转化与集成管理组件、数据服务应用组件等的建设,是系统开发的核心所在,通过完成各个基础组件和应用服务组件,快速的搭建各个子系统的建设。


(4)应用实现层

  应用实现层是主要完成系统的功能模块的建设。在应用支撑层的基础上,实现土地登记成果数据采集加工、数据管理、数据应用、数据共享与上报等各种子系统的建设。


(5)数据交换与共享

  对外数据交换横向实现政务管理系统与信息服务系统、外部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纵向实现各级数据中心、相关单位信息系统之间信息交换与共享。


3 关键技术

3.1 构建数据标准统一的空间数据库

  以测绘成果为基础,通过数据转换技术在系统平台上建立土地登记空间数据库,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模式、统一的数据调用接口,既保证数据共享、业务模式统一和其他业务系统的关联,又保证土地登记空间数据库的独立性、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3.2 基于工作流技术实现土地登记网络化

  根据对工作流定义的分析,将工作流系统分为三个部分:工作流流程定义;工作流流程流转;工作流流程监控,分别对应系统管理员、业务办理人员和领导督办三类使用者。


3.3 基于空间数据库技术实现图文数据一体化存储

  构建GIS数据服务器,充分发挥关系数据库在“海量数据管理”、“事务处理(Transaction)”、“记录锁定”、“并发控制”、“数据仓库”和安全保护等方面的功能优势,利用SQL语言对空间与非空间数据进行操作,使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一体化集成,实现了真正的一体化存储。


3.4 基于组件GIS技术实现GIS、MIS、OA一体化

  组件ComGIS的基本思想是把GIS的各大功能模块划分为几个组件或控件,每个控件完成不同的功能。各个GIS控件之间,以及GIS与其他非GIS控件之间,可以方便的通过可视化的软件开发工具集成起来,如同“搭积木”一般。本方案通过选用ComGIS开发平台,可实现高效无缝的GIS、MIS、OA的一体化集成。


3.5 采用关系数据库的多时态空间数据技术记录历史信息

  为了记录历史信息,提供历史回溯功能,系统采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的多时态空间数据技术,记录土地登记实体对象的历史和现状的继承关系。实现历史数据的零重复,使数据冗余量降至最低程度,而且便于多时相分析和快速恢复某一日期地籍现状,还能够实现宗地历史追踪。


4 系统功能建设

  土地登记与采集上报系统,从功能体系将系统划分为土地登记数据采集子系统、土地登记发证子系统、土地登记数据上报子系统。三个子系统承担不同的职能和任务, 侧重点不同, 即有分工又有合作,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体系,共同协调完成各个层次的数据库的建库、管理、应用、发证和和维护更新工作。


图 2 系统功能模块图

Fig.2 Diagram of functional module of the system


  土地登记数据采集子系统主要完成系统数据库机构的建立,成果数据的入库;

  土地登记发证子系统主要完成土地登记数据的发证工作,良好的展现出土地土地登记成果,辅助用户进行土地土地登记的分析;

  土地登记数据上报系统主要针对土地登记土地登记数据进行数据上报。


5 建设意义

  土地登记与采集上报系统实现了土地登记业务的办公自动化,改变了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实现了采集数据处理、检查、数据管理和数据应用的标准化,满足了全国土地登记、地籍变更、地籍查询、统计和分析的地籍管理工作和数据上报需求。通过借助于部、省、市、县四级互联互通网络框架,系统以“宗地”为管理对象,可以实时动态获取全国土地登记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更加科学、有效地为国土资源管理服务,为全国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全面开展奠定基础。


5.1 为各行业、各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土地登记信息

  土地登记的内容是指反映在土地登记簿内的土地登记对象质和量方面的要素,包括土地权属性质与来源、土地权利主体、土地权利客体以及与这三方面直接相关的其他内容。包括地号、图号、宗地面积、座落、用途、权利人、证件编号、权属性质、使用权类型、使用期限、终止日期及其他登记内容等。土地登记簿作为经国家办法的有效证件,其最具有法律效力,最能作为资信证明的材料之一。

  通过聚集全国的土地登记信息,并通过全国土地登记信息动态监管查询系统对全国土地登记信息进行管理,将可以为各行业、各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土地登记信息。


5.2 可以促进土地登记公开查询制度的完善

  通过土地登记信息化建设,可以将企业及公民的土地登记入册,形成产权明晰的登记薄,以此为数据支撑完善土地公开查询制度,企业和公民可清楚的查询到自己的土地登记财产,一方面可充分保障企业及公民的财产权利,另一方面可使不动产税收的征收有据可依,为建立科学的税收制度提供支持。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通过形成信息化的土地产权,将农村土地作为资产进入市场流通,可以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保持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繁荣。


5.3 可以为全国不动产统一登记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

  土地是所有不动产登记的根本,不动产都是依赖于土地而存在。没有土地的产权,一份不动产就很难称其为不动产,其必须与土地的座落、面积、形状、性质、用途、使用期限等相互关联,只有具备完整的土地登记信息,不动产登记才可能实现完整的、明晰的不动产物权。

  不动产登记包括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等不动产的登记,通过首先建设土地登记与采集上报系统,可以为不动产统一登记提供了诸多先行经验。同时,通过系统建设,可以把土地登记数据电子化并建立数据库,以这个系统为平台,加快推动土地登记信息联网共享,突破登记“信息孤岛”。


参考文献

  [1] 刘凯. 基于GIS的土地登记管理系统探讨[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 11: 196.

  [2] 石峰. 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技术与实践[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4, 5: 66.

  [3] 周怀许, 周俊晖, 侯祥意. 利用 MongoDB 的地籍时空数据库研究[J]. 测绘地理信息, 2013, 38(6): 73-75.

  [4] 何建华, 刘耀林. GIS与OA一体化的集体土地登记发证系统设计与实现[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4, 21(4): 65-68.

  [5] 王辛之, 张美旺, 吕俐, 等. 农村集体土地地籍调查的实践与探索[J]. 地理空间信息, 2012, 10(3): 139-140.

  [6] 卢立欣, 陆华成, 滕龙妹. 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 浙江测绘, 2007 (4): 35-37.

  [7] 肖玉斌.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践与探索[J]. 矿山测量, 2013 (4): 48-49.

  [8] 周惠红, 邓建中.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技术路线及流程[J]. 大观周刊, 2012 (39): 7-8.


作者简介:王希营


声明:中国勘测联合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