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载风雨路 献身测绘终无悔-----记老测绘人刘生波

2016-11-25 10:20:19    来源:新闻组

摘要: 地图上每一座建筑的精确位置、每一条路线的精准分布、每一项数据,都出自测绘人之手,由测绘人身临现场,亲自测绘得来。

  打开“天地图·岱山”,市民足不出户,在家里点击鼠标,就可以查看岱山的餐饮美食、风景名胜、医院学校等,详细的电子地图和高清影像也可以一览无余。

  地图上每一座建筑的精确位置、每一条路线的精准分布、每一项数据,都出自测绘人之手,由测绘人身临现场,亲自测绘得来。

  岱山县测绘与地理信息局管理科科长刘生波就是岱山为数不多的一名测绘人。


  测绘与我们紧密相关


21载风雨路  献身测绘终无悔-----记老测绘人刘生

  今年2月中旬,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岱山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暨“天地图·岱山”成功上线运行。该地图上部分农村区域的精确程度甚至优于许多知名的大型电子地图软件,这归功于刘生波与他的团队。“‘天地图·岱山’是今后向外推介岱山县的重要媒介,公众日常生活的良好向导,一定要把它做好。”虽然团队主要负责平台的运维工作,但由于之前缺乏经验,难度仍不小。

  测绘工作的艰辛让刘生波练就了一身韧劲,每当遇到难题,他都选择迎难而上。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刘生波虚心向其他有经验的上级部门工作人员请教,再通过翻阅大量书籍,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测绘看似是个陌生的专业名词,却是和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刘生波说,小到目测距离,判断方向的日常生活经验,大到国家建设,武器制导的重要科技手段,无一不与测绘联系紧密。“基础测绘是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地理信息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工作的重要性,让刘生波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1年。


  迎难而上不断突破


  1995年7月,刘生波从浙江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县规划管理办公室工作,就开始了他的测绘工作。

  刚刚适应传统测绘技术的刘生波,赶上了测绘技术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不改变,就会被时代所淘汰。”时年20岁的刘生波敢闯敢拼,由于不能脱产学习,刘生波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学习、试验,忘我地工作。白天与同事探讨,晚上研读专业书籍,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

  从平板仪测图到电子经纬仪、全站仪测图,到现在的RTK技术,测绘技术不断更新,刘生波的能力也不断提升。

  任职以后,刘生波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参与实施了许多测绘工程。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的10.6平方公里的岱中片1:500基础地形图测绘工程。该工程是舟山市第一个基础测绘地形图招投标项目。由于缺少技术标操作的相关经验,刘生波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并多次向上级业务部门、相关专家咨询,积极与招投标代理公司等单位衔接,终于圆满完成了该项工作,为以后的全县测绘招投标工作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模式范本。

  他所参与的岱山县(岱西东沙岱东冷坑)1:500地形图测绘获浙江省2010年度优秀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三等奖。


  不畏艰辛不忘初心


  从事测绘工作之初,岱山的地形数据严重缺乏,许多地方连基础地形图都没有。

  那时,刘生波的工作地点大多数都在野外,风餐露宿、栉风沐雨,不仅要应对各种恶劣环境和突发事件,还要确保数据和自身安全。

  2003年,刘生波负责秀山乡基础测绘工作。那时候正值冬季,为了操作灵活,不影响测绘准确性,刘生波坚持不戴手套,凛冽的风刮在脸上、手上,很快就麻木了。“我们每天早出晚归,沿着大街小巷调绘数据,晚上还要加班加点进行数据计算和整理。”就这样,没日没夜地工作了两个多星期,终于完成了秀山乡1:500地形图测绘。

  刘生波的技术能力和他不畏艰难、忠于职守的精神让他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06年被评为浙江省测绘系统“四五”普法工作先进个人,2008至2009年度被评为全市测绘先进工作者等等。

  如今,刘生波虽然转了工作方向,不再主要从事测绘工作,但他仍经常耐心为同事们解答测绘技术难题,做好“传、帮、带”。(文/今日岱山)

    原题:老测绘刘生波 这位大叔用脚步丈量经纬人生

声明:中国勘测联合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