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特献:人民军队测绘建设90年的回顾与思考

2017-07-31 17:22:30    来源:中国勘测联合网

摘要:军事测绘作为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战场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将迎来建军90周年的纪念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已于7月30日,在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进行了沙场阅兵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军首次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的盛大阅兵,受阅官兵列阵沙场,以战斗姿态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而作为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测绘,在现代战场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部队行军离不开测绘兵的前期地形侦察,导弹发射离不开测绘兵提供的精确导航。

  “八·一”特献:人民军队测绘建设90年的回顾与思考

  军事测绘是国防建设和军队指挥的保障之一,在人民军队迎来建军90周年的特殊日子里,中国勘测联合网专门与大家分享《人民军队测绘建设90年的回顾与思考》一文,来完整、详细、全面地了解我国军事测绘的发展历程。本文刊登在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主办的《军事历史》2017年第二期中,由61206 部队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郭群长,31002 部队工程师纪秀美,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战场环境保障局副编审刘箭章共同完成。中国勘测联合通过整理以飨读者,以下为正文:

  1927 年8 月1 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正式诞生。起义部队利用地图指挥和实施作战,并于当日设立参谋团,其任务包括勘察地形之项,开启了人民军队测绘的历史。90 年来,经过革命战争的洗礼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人民军队测绘队伍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测绘管理体制不断完善; 测绘技术从简易测绘到数字化测绘、从地面测绘到航天测绘,战场测绘能力不断增强; 测绘产品从粗略到精确、从纸质到数字、从单一到多样,测绘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为建立、建设和保卫新中国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我军“西北测绘王”王明孝

  我军“西北测绘王”王明孝

  一、军事测绘队伍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管理体制不断完善

  ( 一) 军事测绘组织机构不断健全。人民军队创建初期,没有专门测绘机构和专职测绘人员,部队所用地形略图和路线图,大多由指挥员或参谋人员绘制。南昌起义部队南下时,第11 军参谋长徐光英亲自绘制行军路线图,从南昌绘到江西南部的寻邬( 今寻乌) 。

  1928 年10 月,中共中央重设军事部,下设有参谋科,其中搜集和制定军用地图为该科五项任务之一。1929 年后,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红军队伍迅速发展,作战规模随之扩大,对地图的需求也迅速增长,急需培养测绘人员,设立测绘机构。1932 年5 月,红军学校开办了首期测绘训练班。随后,红军各部队陆续开办了测绘训练班。1933 年5 月,中革军委总司令部作战局设立了地图科,这是人民军队最初的测绘机构。自地图科成立到解放战争结束,先后改称地图股( 1935 ) 、地图组( 1937 ) 、测绘股( 1939) 、测绘科( 1943) 和兵要地志科( 1948) ,但始终承担军委总部的测绘保障任务。随着培训测绘人员的增多,人民军队各部队也陆续设立了测绘机构。但是,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没有建立统管全军测绘工作的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急需全国范围的、精确的测绘成图,而旧中国陆地测绘面积不到全国的1 /3,且测量基准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急需开展全国基础测绘工作。这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统一的测绘机构来统筹。经中央军委研究和毛泽东主席批准,军委作战部测绘局于1950 年5 月11 日正式成立,统管全军测绘工作,并统筹全国基础测绘业务。根据测绘业务日益扩大的实际,1952年4 月军委作战部测绘局改由总参谋部直接领导,改称军委总参谋部测绘局( 简称总参测绘局) 。海湾战争的爆发,标志人类战争形态开始向信息化战争演进,作战方式也从粗放作战向精确作战转变,军事导航定位的地位作用日显突出。2011 年11 月,中央军委批准总参测绘局更名为测绘导航局,充分体现了在新形势下测绘导航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大部分军区陆续设立了测绘机构,但名称不统一。1951 年7 月,第一次全军测绘工作会议决定统一军区测绘机构名称,会后其中5 个军区先后成立或将原机构改称测绘科,只有西南军区因测绘部队较多改称测绘分局。1955 年前后参照苏军做法,测绘科改称测绘主任,1957 年后又陆续改为测绘科。1983 年,测绘科统一改称测绘处。1992 年,各军区测绘、气象机构合并为测绘气象处。

  随着各军兵种的组建,也陆续设立了测绘机构。1949 年6 月1 日,华东军区海军海道测量局成立,这是人民海军最早的测绘机构。1951 年1月,海道测量局转隶归军委海军,称海军司令部海道测量局( 后改称海道测量部、航海保证部) ,主管海军测绘工作。1951 年2 月,空军司令部作战处设地图科,1978 年改称地图处,主管空军测绘工作。1966 年第二炮兵成立时,在司令部设有测地组,后扩编改称测地计算科( 处) 、测地处,主管第二炮兵测地工作。

  ( 二) 军事测绘队伍逐步发展壮大。人民军队创建初期,没有专职测绘人员。1932 年后,随着培训测绘人员的增多,各部队陆续配备了测绘人员,但编配人员数量少,主要承担随军测绘保障任务。抗日战争时期,测绘力量得到加强。1942年6 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成立了测量队,承担联防军测绘保障和测绘人员培训任务,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组建的规模最大( 64 人) 、持续时间最长( 近4 年) 和较为正规的测量队。解放战争时期,测绘队伍迅速扩大。1946 年5 月,东北民主联军成立了测绘学校( 后改称解放军测绘学校、测绘学院) ,承担测绘人员培训和测绘保障任务。解放战争后期,全军共有测绘人员3800余人( 含接收的国民党军测绘人员) ,第一、第二、第三野战军先后组建了测量队( 大队) 。

  根据开展全国基础测绘的需要,军委作战部测绘局成立后即开始组建直属测绘部队,至1953年底先后组建了大地测量队、航空测量队、地形测量队( 2 个) 和制图队。1954 ~ 1960 年,直属测绘部队进行了3 次扩编,至1961 年有直属测绘单位25 个。1961 年,全军测绘部队统一改称测绘大队。1961 ~ 1964 年,总参测绘局对直属单位作了调整,将12 个直属测绘大队划归军区建制领导,至1965 年底直属测绘单位减少至11 个。1976年后,根据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总参测绘局直属测绘单位进行了多次精简调整,撤并了传统测绘作业单位,新组建了数字化生产、测绘信息保障、卫星导航、航天测绘等新型测绘导航部队,结构更为合理,适应了军事测绘导航技术发展和使命任务要求。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军测绘人员主要分布在六大军区,各军区人数不等。1950 年8 月后,华东、中南、西南三个军区先后成立了测绘学校。1952 年3 月,根据中央军委全军测绘系统整编为5000 人的指示,各军区除留少数人员组成随军测量队外,部分调归解放军测绘学校或总参测绘局,其余全部转业。1958 年12 月,根据总参谋部在东部国防地带进行军控点加密测量的指示,有6 个军区先后成立了临时性测地大队。1962 ~ 1966 年,6 个临时性测地大队列编,随军测量队扩编为测绘大队,加上接收总参测绘局转隶的12 个测绘大队,至1966 年初军区共有29 个测绘大队,另有图库、印图厂等单位, 总员额达1. 7 万余人。1976 年后,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精兵合成、平战结合、提高效能、增强战斗力的原则,军区测绘部队进行多次精简整编,撤并了一些测绘大队,压缩了编制员额,加强了数字化测绘和测绘保障力量建设,20 世纪90 年代军区和陆军集团军组建了测绘保障分队,21 世纪初组建了测绘信息保障部队。

  军兵种测绘队伍在新中国成立后有了长足发展。1949 年6 月,华东军区海军组建了海道测量队,1957 年扩编为海道测量大队,1960 ~ 1961 年扩编为东海、南海、北海舰队3 个海道测量大队;1960 年8 月海军司令部组建了制图队( 后改编为海军出版社) ; 1978 年7 月,成立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1954 年5 月,空军成立了航空测量队( 后改编为空军航空兵测量团) ,1965 年7 月成立空军司令部制图队( 后改编为空军司令部航图大队、测绘大队) 。1966 年第二炮兵成立后,初期测地保障由总参测绘局抽调力量承担,1976 年7 月第二炮兵组建测绘大队。20 世纪60 年代,国防科工委各基地都设有大地测量队,1985 年整编为1 个大地测量队,后扩编为测绘大队。

  ( 三) 军事测绘管理体制不断完善。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没有设立统管全军测绘工作的机构,测绘人员分散地承担随军测绘保障任务。1950 年军委作战部测绘局成立后,开始统管全军测绘业务。6 月,朱德总司令对军事测绘任务作出指示: “测绘为国防建设所必需的工作,建设也是国防,所以必须参加此一工作。”同月,中央财经委主任陈云致函军委作战部测绘局,称其是全国性测绘机构,要求配合全国经济建设。由此,军委作战部测绘局肩负着国防和经济建设测绘双重任务,当年提出了“统一规划,分散经营;适应国防,结合建设; 全面计划,逐步实施”的业务指导方针。

  为明确军委作战部测绘局与各大军区测绘任务的分工,1951 年10 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军测绘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军委与各大军区测绘任务的决定》,明确: 测绘局负责测量、制印国防地图,掌管国防地带地图,承办政府的测绘业务;军区配合测绘局的任务,培养部队测绘员,担任军区零星测绘任务,保管分发地图,进行兵要地志调查。同时,将测绘业务方针中的“适应国防,结合建设”调整为“满足国防, 兼顾建设”。1952 年,军区测绘部队大规模精简,又将“统一规划,分散经营”调整为“统一规划,集中领导”,将“满足国防,兼顾建设”调整为“专办国防”。这些调整,突出了军事测绘为军事服务的性质。

  随着国家各项建设全面展开,军委作战部测绘局承担的测绘任务逐步加重,难以兼顾国防与经济建设测绘任务。1954 年10 月和1955 年10月,总参测绘局先后两次向国务院、中央军委提出成立国家测绘机构的建议。1956 年1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批准成立国家测绘总局。国家测绘总局成立后,对全国基础测绘任务作了分工: 总参测绘局负责东部沿海与西南边防地带,国家测绘总局负责腹心地区与北部边疆地带。于是,在10 月召开的第六次全军测绘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军事测绘的两项基本任务: 进行全国性基础测绘,保证部队平时和战时之需; 领导全军测绘勤务,建立部队战斗行动之地形保障。1962 年11 月,总参测绘局召开了全军测绘科长工作会议,制定了《总参测绘局与军区测绘科职责和业务管理办法暂行规定》,划分了总部与军区的测绘工作职责,建立了一套业务管理规章制度,实行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

  “文化大革命”中,军事测绘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1968 年年9 月总参测绘局机关合并为4 个组,工作秩序被打乱,直到1969 年底才得以恢复。此时,国家测绘总局撤销,总参测绘局又统管全国测绘业务。1973 年国家测绘总局( 1982年改称国家测绘局) 重建后,国务院、中央军委明确: 国家测绘总局负责管理全国测绘业务,保障国家经济建设测图; 总参测绘局负责国防、战备和边界测图,主管测绘军援工作。随着全国基础测绘任务的完成,总参测绘局从1977 年开始改变测绘部队由军区管理、总部统一调配使用的管理体制,实行“以块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军队工作重点的转移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军事测绘工作重点和指导思想也作了调整,在1986年召开的第八次全军测绘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调整改革、缩短战线,突出重点、发展技术,更新设备,改善测绘部队的技术合成,提高现代化战争合成作战和快速反应的测绘保障能力”的方针。1993 年后,总参测绘局认真贯彻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逐步建立起与军事测绘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

  1992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国家测绘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根据《测绘法》赋予军事测绘的职责,1996 年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条例》规定: 军事测绘实行统一规划,分工实施的原则; 总参谋部主管全军测绘工作; 国防科工委、军兵种、军区司令部主管本系统、本单位的测绘工作; 海军司令部同时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规定的职责分工,管理海洋基础工作。这是对军事测绘管理体制作出的法律规定。

  随着改革强军战略的实施,通过对战场环境保障力量资源的整合,测绘导航组织结构和力量编成将更加合理、多能,管理体制也将更加完善、高效,为全面提高战场环境测绘导航保障能力提供组织保证。

声明:中国勘测联合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