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信息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公司认证:
  • 企业资质:乙级
  • 公司地址:
联系方式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
公司介绍Company Introduction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理资源所)于1999年9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前身是1940年成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1956年成立)整合而成。 

地理资源所的定位是:以解决关系国家全局和制约长远发展的资源环境领域的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为着力点,以持续提升研究所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线,建设成为服务、引领和支撑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研究战略科技力量。 

发展目标是:成为我国陆地表层过程与生态系统、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安全及地理信息系统核心科学与技术研究中起引领作用的综合研究机构,成为国家区域发 展、资源利用、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重要的思想库与人才库,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开展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区生态环境国际合作研究,提升国际竞争力,建设成 为国际地理科学、资源科学和生态建设领域的著名综合性研究机构。 

地理资源所现有7大研究领域,下设28个学科团队(研究室、中心、站)。7个研究领域包括自然地理与全球变化研究部、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部、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院重点实验室、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地理资源所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设有理化分析中心和五个专业实验室构成的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拥有禹城综合实验站、拉萨高原生态试验站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禹城站、拉萨站、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站3个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野外站。建成中国物候观测网、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和同位素观测网3个全国性观测研究网络,共同构成了研究所野外观测研究平台。建成完整的数据共享平台,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和共享服务网、“97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数据汇交中心、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中心、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国家电子政务工程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分中心设在该所。此外,还设有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专业图书馆。 

2013年,地理资源所面向“四个率先”,聚焦“创新2020”和“一三五”规划,优化组织结构、完善制度体系、提高工作效能,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截至2013年底,地理资源所在编职工584人。其中科研人员405人、科技支撑人员90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35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82人。 

现有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7人,“青年千人计划”1人,“西部之光”人才入选者2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7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 

地理资源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现设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地理学(含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学专业4个二级学科)、生态学、农林经济管理;设有环境科学1个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设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学、气象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农业经济管理8个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推广)、农业信息化(农业推广)、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点。设有地理学、生态学、生物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3年,地理资源所共有在研项目744项(包括新增项目303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5项、承担课题28项,主持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重大项目1项、课题8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课题16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1项、课题3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2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2项、重点项目14项、面上项目174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2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2项、课题8项,院重点部署、创新集群及重要方向项目15项,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1项、院其它项目11项;承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星及应用产业专项项目1项,科学技术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项、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外交流国际合作项目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承担经费在100万以上国家部委委托项目11项、与地方政府合作项目32项。 

2013年,地理资源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14项。 其中,地理资源所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成果“砷超富集植物与植物修复”获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新疆城镇产业布局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研发与应用研究”获新疆 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西藏河谷农区草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农村空废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及优化配置研究”获国 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3年,地理资源所共发表论文1519篇,其中SCI和SSCI刊物收录论文642篇、EI、ISTP及其他国外刊物论文66篇,出版学术著作(地图集)34部,获得受理和授权专利36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1项,完成区域(全国)发展规划23项。35份咨询报告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或被中办、国办刊物采用。 

2013年,地理资源所周成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季焜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张林秀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塞尔索·富尔塔多科学奖,李文华获首届“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奖”,闵庆文获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特别贡献奖”,《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百强报刊”奖等。 

2013年度新争取到各类国际合作项目11项,与巴西伯南布哥联邦大学、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签署科研合作协议2项,成立了“中德环境信息学联合研究中心”;主办了6个国际学术会议和2个两岸三地会议;全年出访451人次;接待来访422人次;引进中科院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6名、外籍青年科学家4名。

中国地理学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和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挂靠在地理资源所。该所为全国科学院联盟地理资源分会理事长单位。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秘书处、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秘书处、全球碳计划亚洲区域办公室和全球土地计划北京节点办公室等12个国际组织或科学计划的相关分支机构设在该所。主办的刊物有《地理学报》(中、英文版)、《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进展》、《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地球信息科学》、《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中国国家地理》、《中国生态旅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