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革命与生态文明时代10大社会生活

2013-06-28 10:18:07    来源: 国家林业局网站

摘要:生态文明的实现同样需要转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倡导绿色、低碳、健康、便捷的新生活方式。在崇尚物质主义的工业文明里,高消耗、高消费就是对经济发展
 生态文明的实现同样需要转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倡导绿色、低碳、健康、便捷的新生活方式。在崇尚物质主义的工业文明里,高消耗、高消费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而生态文明要实现由人类为中心到整个生态的和谐,由人与自然对立到人与自然友好的转变,就需要以实用节约为原则,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做到适度消费、绿色消费。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本部分主要介绍生态文明时代社会生活中的十个方面,包括智慧化的衣食住行用——智慧服装、智慧饮食、智慧建筑、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终端,智慧化的医疗——智慧医疗,智慧化的消费——智慧商务,智慧化的工作——智慧政务,以及新型的人际交往方式——网络参与。
  一、智慧服装
  (一)智慧服装概述
  智慧服装是智慧产业与服装产业的有机融合,即在传统服装产业的基础上,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商务和电子商务等新兴科技手段对传统服装产业进行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智慧服装让人与人、物与物更智能、更便捷地交流,智慧服装正让服装越来越“聪明”,服装的设计制造、流通采购、网购网贸采购越来越“便捷”,智慧服装建设正依托云计算、物联网、高端软件、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等最新高科技、新技术,为传统服装产业的转型与提升构建起智慧规划、智慧管理、智慧物业、智慧商业、智慧物流、智慧采购、智慧设计、智慧创意等。同时,智慧服装本身也孕育着一批服装产业的新兴业态的涌现和崛起,特别是互动共享、智能服装、数字商铺、电子商务、专业资讯服务等高端信息服务业,使服装产业运转更高效、更便捷、更文明、更低碳。
  (二)信息技术在智慧服装中的应用
  创新服装面料。服装的生产,面料是关键。在生态文明时代,低碳环保的面料将成为主流。在上海世博会上,由旭荣集团推出的凉爽面料是世博特选商品,该面料接触皮肤后可产生降低温度1~2℃的瞬间冰凉感,长时间日光照射可产生降低温度3~5℃的凉感温差,同时具有吸湿排汗、抗紫外线的效果。这种凉爽纤维的回潮率和纤维热扩散速率均好于普通纤维,并且有多种复合天然矿物、玉石等导入,是一款多功能环保高科技面料。穿着该系列服装时,可以将空调调高1℃,据统计,可节省5~6%的电费,约减少0.62kg排碳量。各国利用信息技术,结合最新的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微波技术,研制出了各种具有特殊功能的超级织物。
  防蚊服装。野外露营的时候,只需穿上一件含有特殊化学成分的纤维制成的“防蚊服”,便可以“百毒不侵”了。无论什么样的蚊虫,只要接触到这件衣服便会晕死过去,而人和小动物接触它时,它和一件普通衣服却没有什么不同。
  防晒服装。一家美国公司把陶瓷纤维同合成纤维结合起来制成了防晒服,这种衣服夏天防晒的效率是普通衣服的两倍,同时它还能把有害紫外线反射出去,而陶瓷纤维又能阻止保温的红外线逃逸。
  免清洗服装。想过几个星期都没洗的衣服依然光洁如新吗?美国空军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具有自我清洁功能的纤维。这种新技术利用微波将纳米大小的离子附着在纤维上。这些纳米离子不仅防水、防油还能抗菌。
  保温服装。在制造过程中添加某种微胶囊制成的衣服则能使你不再担心寒冬。因为,这种附着在纤维上的微小球状薄膜胶囊中含有一些特殊物质,这种物质在正常温度条件下能储藏热能,在气温降低时则释放热能,从而达到保温的目的。
  发电服装。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正在设计一种可从人体收集能量的服装。这种服装中安装了一种能将振动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由导电纤维织成的衣物能将电能储存在柔性电池中。德国科学家则希望通过利用太阳能纤维织成“电池布料”达到同样的目的,据说这种布料能承受100℃的高温。
  防弹服装。未来用碳纳米纤维丝线织成的防弹衣,将比用“凯夫拉尔”纤维制成的衣服强度更高且更柔软,在加入一种复杂的化合物后,它能使头盔在遭到攻击或碰撞时瞬间变硬。
  增加服装功能。在未来几年里,挂在衣柜里的那些东西与其说是衣服,还不如说是计算机、发电机、监测仪或其他什么东西。这些智能衣物是能够读出人体心跳和呼吸频率的“聪明衬衫”;能够自动播放音乐的外套;能够在胸前显示文字与图像的T恤衫……美国科技媒体预测,未来的服装将成为真正的“多功能便携式高科技产品”,一件衣服能同时播放音乐、视频、调节温度,甚至上网冲浪。
  提升生产工艺。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促进纺织机械设备的升级换代,实现智能化甚至无人化生产。现代服装加工工艺主要包括裁剪、缝纫和整烫3种加工工艺。对应的3大加工设备:裁剪加工设备、缝纫加工设备和整烫加工设备,也是服装企业技术改造的3个环节,这些设备的科技发展使服装生产工艺与应用技术不断提高。
  二、智慧饮食
  (一)智慧饮食概述
  民以食为天,饮食不仅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生活不可缺少的方面,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逐渐产生了智慧饮食的概念。饮食,众所周知,有吃喝及饮料、食品两层意思。相应地,智慧饮食就既有智慧地去吃又有食物本身具有某些智慧的特质两个方面意思。智慧饮食系统的构建将实现绿色生态和节能环保的需求,让饮食更丰富、更便捷、更健康。
  (二)信息技术为智慧饮食提供全面的平台
  智慧饮食系统首先是一个拥有尽可能全面的饮食信息的大共享信息平台,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饮食需求。
  由于先人记录手段与技术的落后,很多关于饮食的信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渐渐丢失了,利用信息技术探寻、复原这些历史遗失的饮食信息,将对整个人类的历史与文化起到巨大贡献,更能丰富人们的饮食文化和食物的认识,当人们对饮食有更深更全面的认识时,毫无疑问能做出更具智慧的选择。
  智慧饮食系统应该是对所有人开放,而不会受地域和语言的限制。也就是说,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到非洲旅游的时候,不会因为语言不通和环境不熟悉而找不到当地最具特色的饭店和食品。现在,语言的转换已不是问题,对于智慧饮食系统,只需再做整合即可。
  (三)信息技术为智慧饮食提供高效灵活的途径
  信息时代的一大特征是高效,人们对速度和效率的追求更为强烈,某些程度上可以说高效就是智慧。因此,智慧饮食系统要能帮助人们快速获得饮食信息,快速地做出选择。
  为实现这一追求,智慧饮食系统的信息储量将会覆盖所有层次的需求,它的匹配系统要强大到能帮助人快速确定合理的饮食选择,要实现这一目标只有依托互联网共享平台、庞大的数据库以及基于信息科技的人工智能技术。具体来说,推动生产、运输、销售、安全监管等各环节、政商企及行业组织信息化,并将已有但相互独立的平台、数据库和终端整合成大信息共享平台,在此基础上开发足够灵活、简单、智能的选择匹配引擎。
  智慧饮食系统的形式是足够灵活的。它可以是个人移动电话上的一个程序也可以是人工智能的家庭饮食终端,它可以是超市里的自助终端也可以是餐厅的查询系统,重要的是它们所携带的信息都是互通的。智慧饮食系统是简单易操作的。无论哪种形式,智慧饮食系统操作起来必须简便易行,工作忙碌的博士可以借此决定自己的午餐,独自在家的6岁儿童也可以借此吃上有趣的晚饭。智慧饮食系统还应具有更高级的功能,代替思考功能。试想一下,智慧饮食系统就像你家专门负责饮食的管家,他自动收集每个家庭成员的各项身体指标,根据家庭成员的营养需求和口味偏好提供合理的饮食建议,还可以特别的场合时间制定特别的用餐计划。他可以提前为你预定年夜饭,在你喜欢的餐厅,预定你喜欢的菜。在超市购买食物时,智慧饮食系统也可以是专门为你服务的工作人员,他告诉你要买什么,当你拿起一件商品时,他告诉你这件商品的所有信息,从产地到品质评级,从营养成分到菜谱……
  (四)信息技术为智慧饮食提供安全保障
  智慧饮食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是安全,它将具有建立在信息透明基础之上可安全性跟踪功能。特别是在近年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的情况下,食品安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如何让食品本身更健康;二是如何保证健康的食品经历了流通过程后最终成为餐桌上一道放心菜。但不管是第一类还是第二类,对信息时代的智慧饮食的要求是,利用信息技术追踪、监督和公开食物、食品生产链条上每一个环节的安全信息。从农、林、畜、牧、渔,食品的生产,到食品和原料加工,中间的运输物流环节,食品的销售环节,再到市民的餐桌上,质量监督单位能够协同相关企业和工厂对于这一闭合圈全程监控,确保食品安全。
  智慧饮食系统至少要包含食物产品信息、食物生产经营企业信息、食物供需信息、常识法规信息、科技动态信息、食物市场信息、食物营养保健常识指南、重大食物事信息、政策纲要和行动计划、食物质量抽查信息、食品准入单位信息、食物消费提示、食物消费警示、专家咨询和负责食品安全问题的行政部门等,同时要具备两项基本的功能,即信息服务和监督处理功能。
  三、智慧建筑
  (一)智慧建筑概述
  智慧建筑是在建筑智能化的基础上,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以实现智能化、人性化、生态化为目标,满足个性需求与节能生态的现代建筑。智慧建筑导入了环境感知与设备自动控制的功能,就如同身体的感知与动作,能够侦测建筑内外各种不同的事件。并且透过自动控制,适时地根据不同的情境做出反应;智慧建筑以人为中心,与人是感知互动的。对外,智慧建筑可以通过感知元件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依据人的需求设定相应的模式,指挥各种设备调节室内环境;对内,智慧建筑的智慧化系统可以通过提供动态的模式选择,为个人提供符合独特个性、习惯的室内环境。
  (二)信息技术与智慧建筑
  智慧建筑能更舒适的满足居住者的需求,并增加建筑使用的年限。智慧建筑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集成运营数据中心和运营指挥中心。所有专业和系统的数据可以集中在一个平台上,一个中心内,一个数据服务器内。所有系统将是一个整体,各系统间能够联动。二是一个触发,即时获得某一点的所有数据。三是极强的位置数据能力和位置管理能力。所有系统的运营数据与位置相关联,让运营管理者实时获得何时何地发生何事。四是极强的感知能力。对整个建筑物什么地方发生什么值得关注的事情,能及时预警提醒和预防。五是极佳的用户体验。如车库运营,现在只能打卡计费,显示还有几个车位。智慧建筑在车库入口处显示:有几个车位,车位在什么位置,如何走。回来时还能引导你在大车库里找到自己的车子。
  智慧建筑与智能建筑相比体现以下特点:先进性,设计采用结构化模式,采用主流的相对成熟的技术;开放性,采用开放式结构,并且可以通过标准的协议和数据库接口,方便用户今后的升级;可靠性,必须是一个可靠性和容错性很强的结构;模块化,集成软件和硬件必须是模块化结构,便于系统扩展和用户需求变化时的变更;可管理性,集成管理系统采用标准化网络协议,实现网络的集中管理;实用性,集成系统的结构模式必须适应物业管理的需求,系统操作简单方便,容易使用;可扩展性,保证今后新系统接入的方便。
  建筑智慧化集成不是智慧建筑的目的,而是实现智慧建筑安全、高效、便捷、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重要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它服务于智慧建筑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不是为集成而集成,智慧化集成仅仅是一种手段而非最终目的。
  (三)智慧建筑的实践——智慧家居
  智慧生活是基于信息革命的一种全新的家居生活,通过传感技术、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等技术手段支持,构建以住宅为平台,兼备建筑、网络通信、讯息家电、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智慧家居系统包含家居布线系统、家庭网络系统、智慧家居控制管理系统、家居照明控制系统、家庭安防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家庭影院与多媒体系统、家庭环境控制系统等。其中,智慧家居控制管理系统、家居照明控制系统、家庭安防系统是必备系统,家居布线系统、家庭网络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家庭影院与多媒体系统、家庭环境控制系统为可选系统。家居的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比如电视控制系统、冰箱控制系统,空调控制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等等。每一个独立的系统通过无线或者有限网络传送技术连接到控制中心,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等终端进行控制,达到半智能状态。真正的智能状态时,控制终端或者子系统终端具有感应功能,就是对周围的环境变化,根据主人的设置变化而变化。比如,电视机可以通过人的眼睛或者身体的移动来察觉观看者是否进入睡眠状态或者进入疲劳状态,如果感知观看者已经闭眼入睡,电视机音量减小,屏幕变暗,进入关闭倒计时状态。智能家居的空调通过红外线等技术,可以感知室内是否有人或者人的体温的变化,按照预先的设定自动变化或者进入省电模式。
  四、智慧社区
  (一)智慧社区概述
  智慧社区就是社区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也就是信息技术渗透到社区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得人们生活的社区环境变得“聪明”和“便捷”,以促进社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协调和高速发展。
  智慧社区以互联网生活为背景,借助物联网等技术对社区服务等进行智能化的构建,将多元的信息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与安防、住宅智能化集成,实现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务与管理,提供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信息智能化管理形态社区。它可以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换,帮助家庭与外部保持良好的信息交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以人为本,通过技术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的便捷、更加的人性化、更加的智慧化是智慧社区的目标。智慧社区典型应用包括智慧家居、智慧物业、智慧政务、智慧公共服务。智慧物业利用小区视频监控网络、各种传感器网络及小区宽带网络构成物联网系统,实现智慧的保安消防、垃圾回收清运、停车场管理、日常设备检修与维护、环境监测、电梯管理等智慧服务。智慧公共服务利用信息共享与集成技术,实现社区医疗服务、“一站式”缴费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养老服务。特别是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使得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实现智能化,打破老人独自居家活动的状态,老人的各种诉求被感知:身体健康状况被社区医院和医护人员感知;居家安全和出行安全被社区服务人员和家属感知。智慧政务对部门、科室、社区业务进行科学分类、梳理、规范,创新服务管理模式,提高服务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二)信息技术与智慧社区建设
  智慧社区是社区管理各个方面和信息技术的具体结合。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一个“细胞”,它将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智能管理系统,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便捷、舒适、高效。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区智能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公众信息服务、教育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社区环境质量监测与管理等几乎涵盖社区生产与生活的所有方面。从技术层面来讲,电子社区管理即以全要素数字地形图、数字正射影像、数字地形模型、社区三维景观模型为空间定位的基本信息数据,结合地下管线、规划、土地、交通、绿化、道路、环境、经济、开发、旅游、房地产、人口、工业、商业、金融、电讯、电力等我们所关心的与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建立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和监控与决策系统,如综合市情系统,社区规划系统,交通指挥系统,配电管理系统等等。
  我国目前所关注的智慧社区是指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主,联合政府部门、社区服务提供商、银行金融机构和物业管理公司等相关单位,以网络平台、语音平台和平面资讯为载体,以政务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物业服务和资讯服务等为内容,整合各方资源,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属地化服务的综合服务体系。
  五、智慧交通
  (一)从智能交通到智慧交通
  近几年,伴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相关技术的出现,以及人们对交通系统提出了更为智能化的要求,新一代综合交通体系的概念——智慧交通被提出来。智慧交通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3G/4G无线通信网络等技术与产业化的全新演绎。
  智慧交通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依据新一代的先进技术,在智能交通的各个应用领域都推陈出新。二是在系统建设方面,更加强调系统集成的智能性和协作的灵活性。三是在公众服务方面,更加强调服务内容的个性化以及服务模式的人性化、智能化。四是在物联网的大背景下,强调交通信息系统最大限度地与其他各类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智慧交通可以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环境污染,促进交通管理及出行服务系统建设的智能化、社会化、人性化水平,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交通基础设施的效能,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公众提供高效、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
  (二)信息技术与智慧交通
  信息服务、数据服务是目前交通行业信息化的方向和重点。云技术在实现了数据集中的前提下进而实现数据共享,达到多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局面。比如道路实时监控系统,在北京的主要路口,都安装有摄像头,这些摄像头由交通控制中心集中控制,交通控制中心可以随时得到道路的通行情况。可是这样的系统只有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型城市才有财力去建设和维护,对于一些中小城市、县城而言则短时间内无法实现。而在云技术的帮助下,设置在各地的摄像头、信息可以集中到统一的道路实时监控系统中来,由于系统是由数据中心负责整合,这样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它们不需要投资建设自己的计算机系统,只要把当地的摄像头和此系统相连即可。这样就大大降低了道路实时监控的建设费用,一般的地方都可以负担得起。同时,系统利用公共的因特网和中心连接,由于采用专有的系统,这样一般大众也可以得到道路的实时通行情况,改变道路实时监控系统不能向社会大众开放的弊端。
  刷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出行、消费的快捷、便利的支付手段。全国各大城市都在积极建设和推广城市一通卡,并逐渐把交通卡和金融支付相融合,从而实现公交、地铁、超市购物、小额支付和自来水、供电、煤气等公用事业收费结算等功能,但是这种一卡通往往有很强的地域限制,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信息孤岛的问题,各大城市的交通一卡通要想互联互通,消除信息孤岛问题,实现全国范围内真正的一卡通,就不得不借助云技术的力量。在保持区域的独立性的前提下,设置数据交换中心,为交通卡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数据交换服务。数据交换中心还可以和银行之间实现数据交换,实现交通卡和银行卡的融合。 
  物联网作为一种融合无线通信技术、微电子传感器、嵌入式系统的新技术,逐渐被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等需要数据采集与检测的相关领域,给城市智能交通带来了一次全新的升级。现有的城市交通管理基本是自发进行的,交通信号标志仅仅起到静态的、有限的指导作用。这导致城市道路资源未能得到最高效率的运用,而智能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可以将整个城市内的车辆和道路信息实时收集起来,并通过智能化动态地计算出最优的交通指挥方案和车行路线。据研究,采用智能交通技术提高道路管理水平后,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可减少30%以上,并能提高交通工具的使用效率50%以上。
  物联网技术不仅可以运用到普通汽车上实现出行、工作的便捷,还可以广泛地运用于出租车、警车、救护车等特种车辆上,比如在出租车上安装RFID标签将实现对汽车油耗、机械部件等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安全驾驶,在救护车上还可运用物联网技术来实现视频手术等。
  在智慧交通系统发展的过程中,3S技术也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能提供必要的空间数据和交通信息的获取、处理、分析以及可视化的理论和技术支持。为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交通规划、交通诱导、车流量预测提供技术支持,为缓解交通拥堵提供支持。
  六、智慧终端
  (一)智慧终端概述
  智能手机是智慧终端的典型代表。营销大师Martin Lindstrom尝试找出对人们影响最大的10种声音,他发现手机的震动声是第三位,只排在英特尔音乐和婴儿啼哭声之后。电话诞生130多年来,通话是其核心用途,但到今天,只有10%的智能手机应用是和语音呼叫相关的,其它90%活动包括电子邮件、网上冲浪、购物、发微博、拍照片、看视频、3D游戏等。不可否认,智能手机正凭借着很多优势吸引着我们。如今,大街上、地铁里、办公室里,随处可见人们拿着手机,除了打电话、收发短信或者邮件,人们更多地是用手机在上网、看电子书、玩游戏……环顾四周,智能手机早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智能手机是由掌上电脑演变而来的,2000年,摩托罗拉生产的“天拓A6188”,标志着智能手机的诞生。而智能手机中的“智能”,指的是手机上所运行的应用软件给人们带来的完美体验效果,从这个意义上,智能手机也可以看做是一台微型计算机。
  随着移动多媒体时代的到来,手机从简单的通话工具逐渐向智能化发展。智能手机除了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外,还具备了PDA的大部分功能,特别是个人信息管理以及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浏览器和电子邮件功能。智能手机为用户提供了足够的屏幕尺寸和带宽,既方便随身携带,又为软件运行和内容服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很多增值业务可以就此展开,如:股票、新闻、天气、交通、商品、应用程序下载、音乐图片下载等等。
  (二)信息技术与智慧终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智能终端成本会越来越低,并向以用户为中心,向更加智能化、环保化、融合化方向发展。在智能终端逐步取代PC的时代,智能终端正在以大爆炸的形式推陈出新。而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智能手机的应用将不再局限于业余生活的休闲娱乐,还将覆盖到更多与办公、医疗健康、文化教育、交通出行、科研等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
  智能手机与汽车。大多数2011款通用汽车公司出产汽车的驾驶者都将可能使用一部智能手机,以执行在一个钥匙圈上能够被发现的许多汽车功能,比如说像是远程启动,开启喇叭和大灯,以及远距离的为汽车门上锁和解锁等等。据了解,通用汽车公司已经宣布了该项技术。使用移动电话也就意味着无论汽车驾驶者距离汽车多远的距离,汽车的功能都能够被控制。如果一位旅行者在机场忘记锁车,就能够用手机发送一个上锁的信号至汽车。
  智能手机与航空。国泰航空、联合航空、英国航空、三角洲和法国航空等9个航空公司,在香港机场开通了智能手机登机服务,乘客无需打印纸质登机牌,只需通过智能手机上相应的QR码(二维条码的一种)即可登机。这套登机系统与2007年在美国机场推出,2010年已经成为主流登机方式。
  智能手机与医疗。中国工程院邬贺铨表示,在2015年,全球将有5亿多的用户使用移动医疗应用,他认为移动医疗的发展,与目前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目前的智能手机在性能上已经达到了8年前普通计算机的水平,能够处理一些医疗应用的需求。加之传感器的广泛应用,医生可以远程获取各种数据并给出诊断结果和建议。
  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的畅销使得互联网用户大幅度增加,无线网络数据流量相应剧增,甚至由此催热了移动互联网这一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结合,带给人们巨大的想象空间。3G让移动互联网时代加速到来,智能手机终端也因此步入高速发展轨道,使其拥有广阔的前景,智能手机的应用将迎来更丰富、更广阔的发展时代,同时智能手机的发展也将进一步推动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值得期待的是,随着智能手机用户的爆棚式增长,现有的3G网络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人们对移动通信网络的速度需求,所以,智能手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4G的发展。
  人们还将智能手机应用于图书馆,打造移动图书馆平台、与小区的物业管理相结合,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业主,而美国、韩国等国家将智能手机运用于军事作战领域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越来越强大,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在移动办公中担当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多企业也开始鼓励员工使用自己喜欢的移动设备。
  七、智慧医疗
  (一)智慧医疗概述
  智慧医疗旨在解决我国医疗系统中的主要问题,如医疗费用过于昂贵难以负担、医疗机构职能效率低下、缺少高质量的病患看护以及医疗信息和资源缺乏共享等。
  智慧医疗可以理解为通过打造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在不久的将来医疗行业将融入更多人工智慧、传感技术等高科技,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推动医疗事业的繁荣发展。在中国新医改的大背景下,智慧医疗正在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
  (二)智慧医疗的发展
  在治疗环节中。医疗机构服务要通过移动医疗服务,建立国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每个人都有医疗健康档案,通过数据中心交换共享健康信息,当你在社区医院看病时,医生能看到你在别的医院的用药和检查情况;在山区、农村、海岛的病人借助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医疗,能够足不出户享受大医院名医生的医疗资源;采用RFID技术的智能隐形眼镜和配戴在病患颈部的小接收器,能随时读出完整的眼压变化数据记录。
  在健康监测中。普通人穿上带有传感器的服装,就能定期自动测量患者的重要健康信息,存储并传送到数据库、急救中心和医院;运用手机等移动通信,可以轻松实现健康管理;利用通信网络传输图片、视频会诊、监视生命体征、咨询医疗卫生知识和接入护理呼叫中心等,实现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较频繁的交互,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减少对门诊的压力。
  在病房管理中。一条佩戴在住院病人手腕上的RFID腕带,存储了包括药物过敏史、每天用药和打针情况等在内的病人相关信息,帮助医生或护士对交流困难的病人进行身份的确认;医院的工作人员也佩戴有RFI D胸卡。防止未经许可的医护、工作人员和病人进出医院,并监视、追踪未经许可进入高危区域的人员;在产科病房的出入口布置固定式RFID读写器,每当护士、产妇和婴儿需要通过时,通过读取护士、产妇身上的RFID身份识别卡和婴儿身上的RFID母婴识别带,身份确认无误后房门才能打开,护士、产妇和婴儿的身份信息及出入时间记人数据库。RFID腕带能够防止被调换或除下,确保标识对象的唯一性及准确性。腕带允许医院管理员对部分数据进行加密,即使腕带丢失,也不会被其他人员破解。
  在药房管理中。利用各类传感器管理病房和药房温度、湿度、气压,监测病房的空气质量和污染情况。在药品管理和用药环节上:每个药品的RFID标签中部存有药品名称、品种、产地、批次及生产、加工、运输、存储、销售等环节的信息,当出现问题时,可以追溯全过程;在把信息加入到药品的RFID标签的同时,可以把信息传送到公共数据库中,患者或医院可以将标签的内容和数据库中的记录进行对比,从而有效地识别假冒药品。患者也能利用
  RFID标签,确认购买的药品是否存在问题(朱雅芬、邢黎闻,2010)。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医疗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远程医疗市场的前景非常远大。无论从市场需求还是市场容量看,在我国开展远程医疗都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八、智慧商务
  (一) 从电子商务到智慧商务
  智慧商务是电子商务的新阶段。电子商务出现以来,新的电子商务企业成长起来,传统企业也大举向电子商务拓展。活跃的商务活动向电子商务的功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信息新技术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新的要求与新的技术促生了智慧商务。
  智慧商务平台将原来电子商务以交易环节为核心的平台延伸到商务活动的全程。它通过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进行市场营销、产品销售、企业运营、社交网络的无缝衔接与整合。同时,新技术支持智慧商务能够实时掌握采购动向,依客户反馈及时调整营销方案,预测仓储与销售。与电子商务相比,智慧商务具备以下新特征:第一,采购方面,要求创建高效的、质量符合需求的、更具性价比优势的采购环节;第二,市场营销方面,提高市场营销的科学化管理;第三,销售过程,应该更多地把销售过程看作是服务提供过程,不能使销售过程过于僵硬,而应该确保正确的时间点送达客户正确的产品或服务;第四,售后服务方面,必须确保培育一个良性的客户关系体系。总体来讲,智慧商务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拓展了电子商务平台,更方便企业开拓新市场,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就目前的发展现状而言,智慧商务已经成为电子商务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二)云计算和物联网推动智慧商务的发展
  云计算和物联网是智慧商务赖以建立的技术基础。基于信息技术,云计算实现网络资源集成,物联网实现货物跟踪和移动支付,智慧商务正是基于这个主要功能支柱建立而成的新型电子商务平台。
  在智慧商务的应用中,基于云计算的分析软件能对企业定价和采购能力进行优化,预测市场趋势,缩小买卖、供需之间的差距。基于云端的分析软件通过分析顾客线上和线下的消费行为,分析价格、促销等营销行为,发现顾客购买意向的变化趋势,帮助企业确定价格和产品结构。海尔、TCL、创维等传统家电企业租用了云计算服务为他们的上百万终端用户提供丰富的应用、游戏、视频、教育等服务资源。
  在零售业,物联网能提高物品可跟踪性和供应链效率,从而降低因无库存、偷窃、损坏、退货等造成的损失。在医药卫生行业,物联网能实现药品和医疗设备防伪、跟踪,病人信息记录和跟踪。在食品加工、烟酒业,物联网能更好地跟踪食品来源和生产过程,提高食品安全和防伪能力。在制造业,物联网能透视生产过程,降低错误率,满足零售商标准。在交通运输业,物联网能跟踪车辆货物和票务信息。
  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不仅可以实现对物和信息的掌握,更能对企业的社会网络实施有效地控制。企业的电子商务活动所编织的社交网络,包括交易网络和非交易网络、企业外部网络和企业内部网络等,越来越错综复杂。企业为了能及时提供价格合理又符合需求的产品,需要企业内部网络迅速响应,也需要更为紧密的外部合作伙伴关系,很多时候交易网络以外的其他社会资源也是重要战略步骤。电子商务越推进,就越要求企业具备对社交网络的控制能力。网络控制力在交易活动中的重要性并不亚于交易行为本身。电子商务若将注意力集中在交易阶段是远远不够的,智慧商务对商务流程进行预估和优化,强化了企业在供销链、公共关系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控制能力。
  九、智慧政务
  (一)从电子政务到智慧政务
  在政府行政领域,智慧政务成为未来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与国家的大部制改革相呼应,电子政务需要一体化改革。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的一体化政务平台是智慧政务的主要攻关目标。
  智慧政务的目标包括一站式办公、一网式服务、一体化政府、一卡式生活、一线式咨询等。也有观点从城市管理的角度将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政务分成若干公共管理及监控平台,包括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区域智能交通管理平台、自然环境及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平台、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农业服务平台、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平台,以及工业领域的物联网平台。
  (二)智慧政务的阶段与特征
  普遍认为,政府发展必然从服务型走向智慧型。以电子政务为基础的智慧政务以信息化手段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治理能力。欧盟早在2005年就正式提出“i2010”战略。2010年又在《欧洲2020战略》中提出完整的一套智慧城市建设目标。相似的,韩国提出“u-City”建设,将首尔、釜山、仁川等6个地区作为示范区。
  智慧政务从无到有经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零阶段,政府没有开始信息化行政。第二阶段是初始化,电子政务正在建设或者已经使用。第三阶段是各地正在构建云计算平台。第四阶段是在第三阶段的基础上搭建公共业务技术数据库,实现部门业务连接和数据共享。第五阶段是以云计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依据,相应地进行智慧决策。
  智慧政务特征包括:第一,智慧政务是在区域内提供公共服务并起重要作用或者掌握关键资源的组织,实现区域内数据的更新与流动,推动公共服务,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核心资源分配。第二,与公共云计算相比,智慧政务中的大量信息来自专业数据的积累。第三,政务涉及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政务平台的安全问题更为突出。第四,智慧政务涉及国家和地方政治体制改革,它的影响将更深远。
  十、网络参与
  (一)网络参与概述
  网络公民社会最主要的组成就是各种开放性的网络公共空间,如网络论坛、BBS、微博群、SNS社区、QQ群、博客圈子等形式存在的网络交流空间,这为趣好相投或具有同样价值观的人们营造了一个共同交流同一话题的沟通平台。网络公民社会突破了现实社会中的公民社会组织在地域交流上的种种制约因素,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做媒介,使得关系到广大社会民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性问题的讨论可以在一个更大范围的交流平台上进行,从而给公民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更为开阔的空间。
  (二)信息革命促进网络社会的勃兴
  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到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也发生着重要的变化,当代公民社会在信息网络社会也有了全新的发展。在西方对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进行研究的学者中,最著名的有丹尼尔 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他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中认为人类面临的后工业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将处于后工业社会的中心地位。著名学者阿尔文 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认为第三次浪潮是人类思想的又一次大变革,信息技术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人类将进入信息政治时代,人们必须注重研究与信息相关的种种政治问题。
  信息革命拓展了全球公民社会参与全球公共事务的技术空间。信息革命使全球建立起普遍的交往方式,以电子技术为后盾的全球公共领域也获得了极大发展。非政府组织通过全球化的网站、论坛、电子图书、杂志等开展沟通与交流,打破了政府与传统媒体对于信息的垄断,以极低的成本传播其思想、扩大影响力。1997年禁止使用地雷的“渥太华协定”就是全球公民社会利用电子邮件纷纷向各国政府施加压力才得以最终通过的。
   (三) 数字信息的互动与交流
  从贝尔发明第一台电话机,到现在人们可以轻松获得的手机,这些进步无疑都源自于一次次的技术革命。正因如此,在信息革命的推动下,人们的沟通和互动方式逐渐由面对面、实物对实物发展成为了数字化的、虚拟化的、远程的方式。世界信息技术和服务联盟主席丹 伊 邱指出,2011年全球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支出达4.1万亿美元。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生活就无法正常进行。信息技术正取代传统的交流和沟通方式以及贸易与营销手段,以强劲的动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移动化、依存化、融合化和虚拟化的特征。计算机在朝小型和移动式的方向发展;移动式计算机,特别是移动电话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计算机的传统模式,而且重新定义了电子商务的概念,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商业谈判和营销,无论是效率还是效果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传统方法。依存化则是指在信息时代公民的互相依存,联合在一起才能让全世界来分享巨大的资源,比如量子计算机与材料技术发展的相互依存等。传统电视与互联网的融合,传统电视与手机的融合,传统电脑与手机的融合,出版业和印刷业的竞争与融合等。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的读书看报的概念已经变了,取而代之的是电子阅读器的风行。所有原来看似不太现实的想法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似乎都可以转化成相互融合的新技术。传统的电脑,一台电脑只能使用一个操作系统,虚拟化的出现使得一台电脑可以同时使用多种操作系统,大大地节省了电脑的使用、资源和能源的使用,发展出了“绿色IT”的理念,并且提示人们新一代互联网的无数种使用可能。
  现今互联网上有6亿个网站和近2亿个博客。著名社交网站Facebook在全球拥有超过10亿的用户。YouTube网站上的视频每日浏览量达到40亿次。信息技术已对当今世界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信息技术可以建立强劲的数字经济,提供新的财富创造机会;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为更好的民主和更完善的管理提供平台和工具;鼓励创新并营造不断进取的文化氛围;助力人类保护大自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声明:中国勘测联合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