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单位代表:谈谈地勘单位分类改革

2014-08-14 15:42:07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摘要:■话题从2011年中央提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要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有条件的
■ 话题

从2011年中央提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要“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可以说,广大地勘专业技术队伍通过近年来的改革探索,分类改革已经开始逐步进入实施阶段,但事实上仍然面临着如何妥善处理人员身份转变、如何实现矿业权有效运作等一系列实际问题,改革已全面进入“深水区”,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 
本期邀请了来自贵州、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陕西等地的地勘单位代表,围绕各单位在改革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发生的变化、面对的困难,以及其进一步完成分类改革的打算进行研讨。

撰稿人:

浙江省地质勘查局 卢文彬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陈 娟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王 晶
福建省第四地质大队 陈伦锋
贵州省地矿局106地质大队 王国甫
江西省地矿局物化探大队 刘 珺
江西省地矿局赣西北队 屈亚灿
陕西地矿总公司西安分公司 刘福宏

1 制度设计:结合实际 渐进改革

去年以来,面对地勘市场下行特别是地勘投资下降、市场低迷、竞争激烈等诸多不利因素,地勘单位的改革受到了冲击,困难面前单位在发展的制度设计方面做出了怎样的调整?
卢文彬:从危机中捕捉机遇
发展压力面前,浙江地勘局客观分析现状、研究对策,从危机中捕捉机遇,在充分分析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总结出了可缓解压力的发展机遇。
地质勘查业前景依然广阔:目前,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依旧突出,而浙江的矿产品对外依赖度较高,作为资源保障的先行者,地质勘查业仍大有可为。
地质环境工作需求依然迫切:随着浙江省委“五水共治”举措的深入落实和构建“两美浙江”战略的不断推进,作为地质灾害多发、易发的省份,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浙江对缓解环境约束,加强地质环境工作的需求尤显迫切。
公益事业和地勘延伸产业的需求空间广阔:目前浙江地勘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虽然去年以来矿业经济受到较大冲击,但经济建设对资源长期刚性需求不会改变,且当前地质公益事业和地勘延伸产业的重大利好,这些都为浙江局提升支柱产业带来了契机。
浙江局把握以上机遇,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步伐,地质勘查业、地质公益事业和地勘延伸业保持协调平稳健康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提振了浙江局应对改革考验的信心,也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陈娟:建成综合实力强的新队伍
近年来,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紧跟江苏地质科技工作的需要,为江苏地质环境保护、资源保障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江苏地调院为顺应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和地勘队伍属地化建设的需要,整合了全省环境地质、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实验测试、资料信息、博物馆等人员、设备、成果资料,重组建成为一支综合实力强大的全新队伍,承担起了全省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通过重组将实验测试所、环境总站统一到江苏地调院,增强了地质各门类的协作性和整体实力,能更有效地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决策依据。新队伍采用企业化管理模式,将预算内地质工作与地质技术服务工作实行分体运作和分类管理,营造了良好的内部竞争机制。
江苏地调院重大项目实行院领导督导制度和项目质量检查制度。并以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为平台,重点打造了地裂缝相关五大研究方向的人才团队。开展2013年度开放基金资助课题,获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及省基础研究计划,并与南京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与交流。重视公益性地质队伍管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出台并严格执行《中层干部任期考评暂行办法》。对新设立的岗位实行公开竞争上岗。
王国甫:“十五字”方针促改革
贵州省地矿局106地质大队以“控人数、增资产、强产业、转机制、做准备”的“十五字”方针,从容应对地勘单位分类改革。
控人数,采取有利于单位发展、有利于资质申报和维护的人才招录制度,严格控制职工队伍规模。
增资产,抓住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实施给找矿有功单位配置探矿权这一政策优惠,凭借在铝土矿、煤矿等矿种取得的丰硕找矿成果和精良的技术装备,成功获得了务川县大竹园南段、正安旦坪铝土矿、兴义市普客金矿、印江县鹅岭地热等矿业权。
强产业,106队在做强地质勘查主业,夯实发展基础的前提下,逐步建立了以矿业权运作、投资为主,地质勘查为辅的经营发展模式,变“打工”型服务为资源型、管理型服务,做大经济总量,提高职工收入。
转机制,该队调整内部管理机制,修订完善了经营管理办法,鼓励全队职工充分利用自身专业技术、人脉资源,投入到地矿经济发展中。这份内部政策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参与经营的积极性,仅2014年上半年,106队就签订各类勘查项目55个,其中,续作项目13个,新签项目42个。
做准备,该队要求各科室把涉及分类改革内容的家底摸清,让全队职工树立了从容应对变革大趋势的意识。
陈伦锋:做地方建设的“助”力军
2011年以来,福建省第四地质大队坚持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抓手,当好闽东地质工作和地质服务先行军的发展思路,努力向事业公益二类改革的方向迈进。
四队充分发挥地勘单位公益职能,积极融入当地社会经济建设,先后与福建省福安市签订《共同推进地质工作协议》、《探采利用福州市地热资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积极借助国有企业雄厚资金,联合开展地质勘查;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通过四年的努力,四队提前两年完成队“十二五”改革与发展规划中提出的经济目标,单位的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高。
王晶:实行“切块管理”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通过对各实体部门进行调研后,找出影响其地勘项目成本、效率和效益的主要因素,设计出项目费用“责、权、利、包、干”切块管理的绩效管理模式。
切块管理的具体方法是,每个实体岗位按照岗位职责进行“切块”,加大外业生产技术、内业技术等岗位的自主经营权,同时组织纪检、审计部门对费用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督查。例如,对外业技术生产岗位,按照合同总价款的60%“切”(分)给外业施工生产岗位,40%留作管理费用、内业技术岗位工资、折旧和业务协调等费用。将设备仪器“切”(分)给外业岗位的施工生产单位。工程结束后立即核算,算得利润后再扣除风险基金,剩余的部分可以由各生产单位自由分配。这一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全队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同时,物测队还成立了六大专门工作委员会,包括生产技术安全委员会、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委员会、奖金分配委员会、民主监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案工作委员会。六大专门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有效的化解了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刘福宏:进一步强化企业化管理
西安分公司意识到,要从困难中突围,必须强化企业管理,规范经济运行,理顺经济关系,提高经济效益。
一是积极扩大地质勘查、工勘施工、矿产开发业,促进公司地勘产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结合公司实际,采取“分块管理”的办法设置管理机构。三是逐步完善财务管理、劳动人事及用工管理运行机制。四是各实体和公司下属独立法人子公司是公司生产经营单位,与公司的关系以合同确定。各实体及下属子公司具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人事管理权、设备采购权和利益分配权。五是公司领导班子实行集体领导,归口管理,分块把关的责任制度,班子成员薪酬与分管的部门效益和责任挂钩。
刘珺:组建新团队主攻省外市场
江西局物化探队形成了“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的发展理念,一切发展必须紧跟时代步伐。2012年物化探队进行了机构重组,积极拓展省外市场,打响了江西局物化探队的“物探”品牌。重新整合了全队的技术力量,在凝聚原有“物探”精英的同时,广泛吸收年轻人才。并成立起了“物探八院”,主力承担各类基金及商业物探项目,稳步开拓省外市场及相关领域,并加强资质建设。
屈亚灿:“一主三辅二补充”加快经济发展
赣西北队及时转变经营模式和产业结构,按照坚持地勘主业不动摇,工程勘察、工程测绘、地灾治理三业并举,矿业开发、多种经营共同发展的“一主三辅二补充”战略,经济呈现平稳增长的良好势头,为全面深化地勘单位分类改革奠定的坚实基础。2011年以来全队产值平均每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趋势。

2 形成优势产业,广泛吸引资金 

当前地勘行业竞争激烈,在形成优势产业和获得资金支持方面各单位有哪些尝试?
陈娟:主动出击争取支持
江苏地调院坚持“中央牵头、地方配套、公益先行、政府跟进”的方针,积极推动公益性地质投入多元化。地调院主动向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提出提请省政府立项开展沿海综合地质调查,同时努力争取中国地质调查局支持。最终项目设计总经费3.1亿元,其中国土资源部投入1.5亿元,省财政投入1.6亿元。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与中国地调局构建了新的项目管理机制,并明确了江苏地调院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单位与牵头单位,负责项目的总体部署与成果集成。
截至目前,江苏地调院已先后在苏州、镇江、徐州开展城市地质调查。苏州城市地质调查项目先期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区调项目任务,并出资500万元,江苏省地勘基金配套500万元,苏州市政府翻倍跟进,项目总投入2200万元。“三元投入”的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地方积极性,也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开展。随后,镇江、徐州等地纷纷要求开展城市地质调查。
陈伦锋:“商业跟进”运作模式
福建四队是福建局首个成功进行“商业跟进”运作的单位。2012年7月四队与闽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宁德环三矿业有限公司,该队以寿宁天池金矿普查项目等四个探矿权按价款评估价作价入股,占30%股份。环三矿业的成立,解决了该队找矿资金不足问题,一年多来,环三矿业投入了400多万元的找矿资金,有力地推动该队地质找矿突破和地质找矿主业地位的树立。四队还加快“走出去”发展的脚步,在南美洲玻利维亚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占有6%的技术股份,并获得661万元的国外风险勘查资金。
王晶:“三驾马车”有所侧重
物测队在仔细分析了国内外、行业内外的市场环境,提出了“三驾马车”有所侧重的改革思路,即“打响鲁煤物探品牌”、“拓展电磁法勘探技术和数字测绘技术”、“做好煤炭和非煤产业的矿业权的申请”。物测队认识到,多元化改革不是盲目抵御“主业单一”风险,更不是盲目进入其他领域发展新的产业。“三驾马车”的中坚力量仍然是进一步强化主业优势,进一步提高“鲁煤物探”品牌的号召力。
屈亚灿:结伴大型矿山企业
赣西北队地处长江中下游九瑞成矿带和钦—杭成矿带,九瑞、大湖塘两个整装勘查区。近年来,大队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和区位优势,通过引进中央基金、省基金、大型矿业公司的资金投入,运用就矿找矿、探边摸底的总体找矿思路,在重点成矿区域、大型矿山深部及周边开展大量的地质工作,实现了找矿大突破。通过与江铜、江钨、厦钨等大型矿山企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有效运用技术加资本的合作模式;积极与科研院所搭建技术合作平台。
刘珺:积极走向省外、走向海外
“物探”是江西局物探队的优势技术,新成立的物探八院两年来积极开拓江西省外市场,如今已在青海、云南、福建等地形成了良好声誉。物探队将进一步巩固省外地质勘查市场,在条件具备时成立驻外省办事处。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在物探领域的整体实力和技术水平,今年,物探队购置了GDP-32Ⅱ多功能电法仪、PMG-2磁力仪等世界先进的物探仪器多套设备。
在充分发挥物探优势的同时,物探队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地勘基金及国外风险基金的支持。

3 转型“大地质”适度多元发展

各单位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陈娟:树立环境地质品牌
如今,江苏省地调院以保障沿海发展为己任,开展综合地质调查。以建立地质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和资源保障为核心,建立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地质环境保障体系,搭建沿海地区地质空间信息系统平台,深入开展江苏沿海地区地质环境安全和地质资源保障研究,提出沿海地区重大工程建设安全与地质资源科学利用的战略对策,为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地质安全保障。
以城市地质安全为己任。苏州城市地质调查项目成果已成功移交。城市地质信息系统落地苏州,实现了地质调查支撑政府管理与决策的新飞跃。
自江苏省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与监测项目对全省土壤、生态、环境地质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基础性调查后,地调院就一直谋划耕地常态监测及土壤修复相关项目的立项。江苏省委、省政府现大力推进生态省建设,地调院抓住了新的发展机遇,启动了江苏省国土(耕地)生态地质监测。该项目将调查并监测省内现有耕地,完善耕地质量等级评定与监测,从而提高耕地质量管理水平,并建立统一的耕地资源监测网络预警机制。
屈亚灿:工勘、测绘、地灾治理“三业并举”
赣西北队多角度、多模式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实现了工程勘察、测绘、地灾治理“三业并举”良好局面。
在工程勘察方面,与铁路、公路、石油管道等多家勘察设计院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完成几十个铁路、公路、输油管道的勘察项目。另一方面拓宽经营领域,积极参与工民建勘察项目。在工程测绘方面,购置了GT4空中解析设备、无人测量机、NTS32R南方全站仪等设备,先后承揽了九江地区四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工程、上高县等三个江西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项目以及多个短平快中型测绘项目,有效地提升测绘服务能力。在地灾治理方面,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查和应急调查、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地质灾害性评估等工作。下一步该队将继续延伸地质产业链,争取在农业地质、环境地质、旅游地质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有有所作为。
陈伦锋:以服务民生为重任
近年来,福建四队由单一的基础地质工作逐渐扩展到服务社会经济、服务民生的“大地质”领域拓展。四队承担了宁德环三都澳区域1:5万水工环地质调查任务,为宁德环三都澳区域国土资源开发整治、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地质依据;该队利用地质灾害评估、治理、施工的技术优势,积极与宁德市各级地方政府加强合作,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协助地方政府做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积极为闽东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服务;加强地下水应急水源地调查,目前,该队在市主城区及霞浦东冲半岛范围内初步圈定了6处应急供水水源地,将作为宁德主城区和东冲半岛的应急供水水源;依托宁德山水测绘有限公司,为环三发展提供重要测绘数据信息;积极开展闽东北地区地热资源调查与评价,为闽东北地区地热资源能够合理规划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刘珺:为城市规划提供支撑
江西局物化探队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在城市物探、管线探测、道路检测等领域进行尝试摸索以求稳步提高。今年初,物化探队成为江西省首家进入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的专业队伍。近期,由物探八院及瑞华国土勘测规划院承担的“江西省遂川县城区地下管线普查及建立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外业工作已全部完成,工作得到了甲方的肯定。

4 矿业权的高效运作

改革过程中如何运作持有的矿业权?
刘珺:“资本+技术”和“打包合作”打开矿业合作新局面
江西局物化探队在盘活自有矿业权方面大胆创新,以“资本+技术”和“打包合作”的新模式,打开该队矿业合作的新局面。目前,物化探队自有的24个探矿权已陆续签订合作协议、合作意向书。这种“盘活矿业权、打包合作,引进资金、实现突破”的矿业权经营新思路,提升了单位的知名度,吸引了各界勘查资金。
刘福宏:不断探索矿业权运作的有效模式
2012年,西安分公司开始实施“三个转型”战略目标。一是区域转型,把地质找矿的主战场,从陕北转移到西北领域;二为结构转型,从“只探不采”的经营方式,转变为走“探采一体化”的新路径;三为产业转型,从“为他人找矿、挣勘查费”的“打工经济”,转变为“自己找矿、自己开发”的新格局。2013年西安分公司成立了新疆公司和青海公司,开拓西北地质市场。
经过近两年多的努力,西安分公司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矿业权49个。两年来,公司在矿业权运作上一方面对已有矿业权进行野外找矿排查工作,扩大矿业权价值。另一方面联合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合作勘查开发。其中与武汉地大、陕西富盛两公司分别合作了新疆博乐四台金矿普查、和静托色特铅锌矿普查2个矿业权项目,以向合作方授让矿业权权益方式实现收入近百万元。与青海康华矿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勘查青海省格尔木市小南川地区铜矿项目,双方按比例投资进行风险勘查,使地质工作达到普查程度。与安康市东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陕西中金金牛矿业有限公司签订《陕西省周至县金牛坪-东河地区金矿合作勘查开发协议书》,三方按照矿业权权益比例出资,公司作为勘查单位负责方案编制和具体施工的报告编制工作。

声明:中国勘测联合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