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地理信息支撑能力,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

2014-10-23 13:37:42    来源: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摘要:第三届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高层论坛开幕式结束后,紧接着第一个环节就是各国代表进行报告发言,交流彼此经验。李朋德副局长代库热西局长作出了报告。

第三届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高层论坛开幕式结束后,紧接着第一个环节就是各国代表进行报告发言,交流彼此经验。

李朋德副局长代库热西局长作出了报告。


库热西:提升地理信息支撑能力,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


“提升地理信息支撑能力,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于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提出的“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地理信息是可持续发展的必须工具。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20年后再次在巴西召开,我国政府专门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这次大会不仅描绘了我们憧憬的未来,启动了后2015议程发展的编制,并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要有规划,可实施、能监测,这对全球地理信息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政府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高度重视人口、资源、环境和扶贫等工作,并把地理信息作为重要的支撑手段广泛应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而且将更加重视地理信息能力建设,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提供支撑和保障。


一,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地理信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不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中,形成了天人合一、不能涸泽而渔等发展理念,并传承至今。中国的快速发展极大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但资源紧缺、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也成为发展的瓶颈。中国政府正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维护人民的根本或长远利益。

中国政府一贯重视地理信息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测绘法》为地理信息事业发展和广泛服务奠定了法律基础。一系列的政府法令促进了地理信息管理体系改革,提高了地理信息的能力。随着地理信息的广泛应用,政府制订了一系列鼓励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法令和规划,大力推动自主创新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全国地理信息行业有两万多家单位,从业人数超过40万人。地理信息获取等方面的重大基础设施也取得了明显进展,北斗卫星系统服务已经覆盖亚太地区,资源卫星、测绘卫星、环境卫星、海洋卫星等卫星系统进入业务化运行阶段。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水利、林业、农业、统计等部门大力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开展资源环境的调查评估和规划工作。2011年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规划实施进行监测,并指出建立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各类空间信息之间测绘基准的统一和信息资源的共享,中国把土地分为四大类,优化开发、重点开发、有限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区域。


二,地理信息支撑可持续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当前地理信息已经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规划制定、经济结构调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得到深入应用,并在决策支持、监测预测、灾害防治等方面开花结果,取得明显成效。

1.地理信息成为国家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更加重视对国土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地理信息技术作为研究地理空间分布规律的主要技术,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家重大战略的决策和实施的各个环节。比如,国家编制的十几个区域规划都用到了地理信息的支持,国土空间管理部门正在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对相关国情进行深入研究,基础设施建设中地理信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有效避免了重复,而且有效地管理这些设施。

2.地理信息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公共信息平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方向,要求开展城市承载力分析和县域空间规划,把多种规划在地理空间上统一,确保建设发展的科学性。我国强调,要促进基于地理信息的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加强城市管网的建设与管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大力推进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我国明确要实现“三个一亿人”的目标,即:一亿农业人口要落户到城镇,一亿居住在城市棚户区和城中村的要进行改造,一亿在中西部地区的居民要就地在城镇安置。这三亿人的安置,为我们的新型城镇化带来重大的机遇。

3.地理信息成为集约化利用资源的重要支撑。近些年,我国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取得显著成效。地理信息的开发利用功不可没。利用地理信息开展了汽车燃油节约技术研究,出台了相关税收和财政补贴政策,我国实现了基于“一张图”的国土资源管理,充分利用遥感、卫星导航定位和地理信息技术,形成了国土资源的立体化监测体系,地理信息在能源、森林、水、湿地、生物等资源管理方面,以及退耕还林、退耕还湖、退耕还草和水土保持等工作中也发挥了极大作用。

4.地理信息已成为改善民众生活的重要工具。中国政府为改善民生所开展的各项工作越来越依赖于地理信息的支持,明显提高了中国的扶贫、生态移民等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地理信息产品和服务已经成为中国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车载导航、基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位置服务在中国蓬勃发展,百姓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生活内容发生了重大改变。地理信息引领的市场竞争和市场热度不断提升,地理信息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应用正在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

5.地理信息成为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是地理信息技术在我国应用效果最为突出的领域,为遏制环境恶化趋势,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地理信息开展大江大河污染源的监测和评估。我国开展了全国水资源以及污染源的普查,系统摸清了水资源家底和污染源的分布,为有效预防和治理提供了依据。基于地理信息建立了对三江源,也就是青藏高原重要湖泊敏感地区的生态环境监测评估的机制和监测体制,这为生态环境保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地理信息在应急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也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四川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灾中,依靠地理信息挽救了许多的生命,并减少了财产的损失。


三,大力提升地理信息服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目前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向实现生态文明的方向推进,这不仅为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而且也成为对地理信息支撑能力的严峻挑战。为此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将继续大力推进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智慧城市和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建立更加符合发展要求的地理信息监管体系,不断提高智慧中国建设水平和服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完善法规体系,提升统一监管能力。根据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要求,要加快对《测绘法》进行修订,以反映技术变化、市场变化和需求变化。更好地为测绘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管理、交换和应用服务提供法律保障。在此基础上,还制订新的法规,并对已有的法规进行修订,提高测绘地理信息的立法监管水平。还要结合全面改革的要求,研究测绘地理信息监管部门的职能定位,建立权威的地理信息决策、实施和监督体系。

2.丰富地理信息,增进公共服务能力。要结合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开展对地理信息资源建设的规划分析,不断丰富地理信息数据的内容,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大力推进共建共享,提高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对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的建设,提高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能力。

3.实施创新驱动,提高技术支撑能力。要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要求,加快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改革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强地理信息的基础理论研究,创新技术方法,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类测绘地理信息软硬件产品,建立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移机制,提高高新技术的支撑能力。

4.营造市场环境,促进产业发展能力。要依据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健全地理信息产业公平竞争环境,形成地理信息要素市场,加快地理信息标准体系的建设,探索地理信息产品的认证和知识产权保护。要加快基于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中国位置网建设,促进室内外一体化位置服务发展,开发地理空间智能化解决方案,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

5.加强数据融合,形成决策支持能力。要积极开展经济社会信息的空间化转化,形成基于地理位置的信息融合集成机制,探索形成不同行业对地理现象和事物的共识,建立不同专业数据的转换机制,通过地理国情监测,为各专业的监测和普查服务,促进国家权威数据的形成,积极开展大数据技术在决策支持中的应用。

6.统筹基础设施,提高应急保障能力。要加强对测绘卫星、遥感平台、仪器装备、网络设施、云计算等资源统筹力度,形成有效地理覆盖的立体化监测体系,建立全国联动的测绘机制,促进各类应急预案在地理位置上的统筹,提高应对多种灾害与危机的地理信息支撑能力。

7.壮大人才队伍,增强国际合作能力。测绘地理信息的专业化、网络化和社会化,对人力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把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和应用地理信息数据作为通识教育的内容,加强对高等教育在专业化人才培养方面的指导,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和资格认证。要建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发挥非政府专业组织的作用,加强国际的技术交流和业务合作。以全球30米分辨率的地标覆盖数据为基础,促进更多全球地理信息资源的汇聚,逐步建立全球共享的地理信息平台,提升全球治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中国作为可持续发展事业的积极支持者和实践者,将进一步加强地理信息能力建设,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精准的保障服务。也将按照对外开放的总体部署,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地理信息的国际合作。积极支持联合国开展全球地理信息管理能力提升,不断丰富全球地理信息资源,为智慧世界建设做出积极贡献。谢谢大家!(杨璐 葛宇)



声明:中国勘测联合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