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整合亚欧地区矿产资源 促进矿产国际合作

2015-06-09 11:20:57    来源:国土资源报

摘要:“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的中亚、西亚及北非、俄罗斯及东欧地区,“海上丝绸之 路”涉及的东南亚、南亚地区,均处于世界重要成矿带上,是我国未来境外矿产勘查开发和加工合作的重要目标区域,也是我国矿产资源贸易的路上和海上通道。

  “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的中亚、西亚及北非、俄罗斯及东欧地区,“海上丝绸之 路”涉及的东南亚、南亚地区,均处于世界重要成矿带上,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种类全,勘查开发程度低、潜力大,与我国合作互补性非常强,是我国未来境外矿产勘查开发和加工合作的重要目标区域,也是我国矿产资源贸易的路上和海上通道。

  本期我们介绍“一带一路”所涉地区矿产资源禀赋状况,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矿产资源合作条件进行分析,并初步提出矿产资源合作方向,以期为“一带一路”矿业领域优先和重大合作项目的选择、部署和实施提供参考借鉴。


“一带一路”东段主要经过地带:俄罗斯及东欧地区

  俄罗斯及东欧地区横跨欧亚大陆,特别是俄罗斯位于东西方交汇处,处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东濒太平洋、西接波罗的海,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经过地,在东部陆海丝绸之路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俄罗斯及东欧地区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天然气、石油、铁、锰、铬、铜、钼、金、银、镍、钨、锡、铅锌、煤等大规模成矿作用尤为突出。特别 是俄罗斯,其自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首位,已探明资源储量约占世界资源总储量的21%,总价值高达30万亿美元,为美国的3倍、中国的6倍和西欧的12倍。 俄罗斯石油探明储量为109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6.6%;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60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45%,居世界第一位。俄罗斯金属矿 产种类齐全,主要金属矿产储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铁矿石储量为250亿吨,占世界总储量16%,居世界第二位;钛储量巨大,居世界第二位;探明铅储量 920万吨,居世界第3位;探明锌储量4540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5.3%,居世界首位;镍储量174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钴储量73万吨,居世界 第三位;钼储量36万吨,居世界第三位;铌储量500万吨,仅次于巴西,居世界第二位;钽储量居世界第一位。俄罗斯80%的矿产资源、能源分布在其亚洲部 分,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是俄罗斯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资源储量极其丰富,开采潜力巨大。根据勘探结果,东部地区蕴藏着俄罗斯石油储量 的大半,天然气储量的80%,煤炭潜在储量的90%。

  俄罗斯及东欧地区国家自前苏联解体以来,经济发展处在转轨阶段,与中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进程中,俄罗斯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 结构转向了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对能源及原材料部门的投资占全国投资总额的74%。以能源出口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有强化的趋势,经济增长70%靠外 需。中俄经贸关系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对俄直接投资年均增长70%以上,其中能源和矿产资源是中俄贸易、投资最重要的合作 领域。


■矿产资源合作方向:

  现阶段建议重点加强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铜、铀、镍、金、银、铂族金属、钾盐等矿产勘探开发投资。重点推动开展俄罗斯贝加尔—维吉 姆地区铅—锌—铜—镍—钴—铂—铁—钛成矿带、锡霍特—阿林地区金—银—锡—铅—锌硼成矿带,俄罗斯和蒙古国的蒙古—额霍次克地区钼—锡—钨—稀有金属成 矿带的资源潜力分析和调查评价工作。


“一带一路”西端交汇地带:西亚及北非地区

  中亚及北非地区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是连接西方和东方的要道,也是欧洲经北非到西亚的枢纽和咽喉。西亚及北非地区是“一带一路”的西端交汇地带,在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节点和辐射作用。

  西亚及北非地区矿产资源最突出的是石油和天然气。铜、铁、铅锌等金属矿产,硼矿、磷矿、钾盐等非金属矿产也十分丰富。西亚及北非地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 石油储存区和生产、输出区,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2/3以上,具有储量大、埋藏浅、油质好、易开采等特点。西亚以波斯湾为中心,形成一条巨大的石油带,其中 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西亚重要的产油国。北非撒哈拉沙漠地下也埋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其中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是北非重要的产油国。西 亚地区天然气十分丰富,其中中东天然气储量占世界总量的40.6%。西亚及北非地区除了拥有世界上占绝对优势的油气资源外,铜、铁、铅锌等金属矿产,硼 矿、磷矿、钾盐等非金属矿产也十分丰富。伊朗铜探明储量占世界总量的4%,居世界第三位;铁储量居世界第九位;铀储量居世界第十位。土耳其硼矿储量居世界 首位,重晶石和铬铁矿储量均居世界第六位,此外还有丰富的膨润土、高岭土、油气、煤和铀。死海钾盐产量占世界钾盐总产量的11.5%。北非具有丰富的磷矿 资源,其中摩洛哥储量最大,占世界磷矿资源总储量的70%以上。

  西亚及北非地区经济最大的特点是能源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开发利用和加工贸易。中国和西亚、北非国 家中小企业众多,经济结构互补性较强,合作空间很大。目前中国在西亚、北非几个主要贸易伙伴中,向中国出口原油占双方贸易总额的比重较高,比如沙特、科威 特、阿曼、伊朗、伊拉克等。


■矿产资源合作方向:

  现阶段建议重点加强与伊朗、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尼日尔、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国家的矿业投资经贸合作。优先开展石油、天然气、铜、锌、铁、铀、铬铁、 汞、硼矿、磷矿、钾盐、白云石等矿产勘探开发投资。重点推动开展几内亚—科特迪瓦成矿区红土型铝土矿和红土型镍矿、摩洛哥成矿区沉积型钾盐矿、几内亚—利 比里亚成矿区铁矿、尼日尔成矿区砂页岩型铀矿的资源潜力分析和调查评价工作。


“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南亚地区

  南亚地区介于东南亚与西亚之间,东、西和南三面为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和印度洋所环绕,是亚洲通往欧洲、非洲最便捷的地区。南亚地区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

  南亚地区油气资源匮乏,但铬铁矿、铜矿等金属矿产和重晶石、岩盐等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南亚地区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印度优势矿产有铁 矿、铝土矿、锰矿和铬铁矿。巴基斯坦金属矿产中比较突出的是铬铁矿和铜矿。在非金属矿产中,印度最突出的矿种是重晶石,储量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巴基 斯坦的岩盐资源丰富,储量据估算超过了百亿吨。孟加拉国煤炭资源较丰富,开采程度低。

  近年来,南亚经济在国内消费需求大幅上升、外部资本大量涌入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下不断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和世界重要的新兴市场。但 长期以来,南亚经济增长受到基础设施落后、贫困问题严重等因素的制约,经济持续增长面临不确定性因素。中国与南亚各国经济结构互补性强。近年来,中国与南 亚的经贸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双边贸易额由2006年的300多亿美元发展至2013年的近10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南亚国家主要的贸易伙伴和外资来源 国。同时,南亚则是中国重要的海外工程承包市场和投资目的地。随着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等经济合作走廊战略实施,中国与南亚国家正在打造经济发 展共同体。


■矿产资源合作方向:

  现阶段建议重点开展与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的矿业投资经贸合作。优先开展锰矿、铬铁矿、重晶石、岩盐、煤炭等矿产的勘探开发投资。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第一站:东南亚地区

  东南亚地区北连东亚、南邻大洋洲,连通太平洋与印度洋,处于两洲、两洋“十字路口”,是东北亚经东南亚通往欧洲、非洲的海上最短航线和必经通道。作为全球海上贸易的主要区域,东南亚地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站。

  东南亚地区位于环太平洋成矿域西南段、特提斯成矿域东段,是二者交汇地带,成矿条件有利,主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铜、金、镍、铝、锡、钛、锑、 银、钾盐、石膏、重晶石和磷,以及铁、锌、铅、铬、锰、钴、高岭土和膨润土等。石油和天然气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和越南,其中文莱以“东 方石油小王国”著称。东南亚地区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世界上1/3的锡储量集中在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其中马来西亚锡储量占世界总量的 16.4%,居世界第二位。铜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老挝、缅甸等,其中印尼铜储量占世界总量的7.1%,居世界第三位。镍矿主要集中在印尼、菲 律宾和缅甸,其中印尼探明镍储量占世界总量的4.8%,居世界第八位。越南是世界第十大钛铁矿资源国。锑主要集中在泰国和缅甸,泰国锑矿储量占世界总量的 8.6%,居世界第三位。钾盐主要分布在泰国和老挝。重晶石分布在泰国、越南和缅甸,泰国重晶石储量居世界第五位。

  东南亚地区是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东南亚国家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国内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于投资和出口拉动。近年来,东盟经济处于高速增 长状态,各成员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中国与东盟双边投资与经贸关系不断加强,目前中国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境外投资的第一大市 场,同时也是中国第三大外资来源地。中国与东盟累计双向投资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矿业是重要投资领域之一。中国与东盟建立了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双方签 署实施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全面建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矿产资源合作方向:

  现阶段建议重点加强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老挝、缅甸、泰国等国家的矿业投资经贸合作。优先开展镍、锡、钾盐、铝土矿、宝石矿、铁、铜、镍等矿产勘探开发投资,兼顾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铁、钨、金、铅锌、锰等矿种。

  重点推动开展老挝—泰国北部钾盐成矿区、老挝—越南—柬埔寨铝土矿成矿区、菲律宾中部铜金和银多金属成矿带、缅甸北部铜金成矿带和铬镍金矿成矿区、越南 北部铜铁矿、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铜金矿及铝土矿成矿区带、印度尼西亚红土型镍矿成矿区和斑岩型铜矿成矿等资源潜力分析和调查评价工作。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先行区:中亚地区

  中亚地区处于亚欧大陆腹地,与中国西部边界山水相连、陆路相通、民族跨界而居,是连接欧洲和中国西部的交通走廊。中亚地区作为中国周边重要地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当前境外建设的重点和先行区。

  中亚地区因蕴藏丰富的能源、金属矿产、水力等自然资源,被称为“21世纪的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中亚及里海地区是仅次于中东和俄罗斯的世界第三大石油 富集区。中亚—里海地区石油储量达328 亿吨,天然气储量18 万亿立方米,分别占全球油气资源总量的 8%和 5%。中亚地区铀矿资源储量位居世界前 列,其中哈萨克斯坦铀储量为59.48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25%,居世界第二位;乌兹别克斯坦铀储量为18.58万吨,居世界第8位。中亚地区是有色金 属和贵金属矿产的富集成矿区带。中国与中亚各国有多条区域性跨境成矿带,主要包括阿尔泰成矿带和准格尔成矿带、中亚天山成矿带、卡拉姆—塔里木成矿带、兴 都库什—帕米尔—西昆仑成矿带。这些跨境成矿带矿产资源丰富,潜力巨大,主要优势矿产资源有铁、铜、铅、锌、铬、镍、钴、金、锑等。其中,铬铁矿探明储量 仅次于南非和津巴布韦,居世界第3位;金、铜、铅、锌探明储量居亚洲第一位,属世界前列。

  中亚地区曾是原苏联的原材料供应基地,加工工业不发达,农业在各国产业构成中占有重要份额。当前,中亚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特点是结构较为单一,以原材料 出口为主,制造业和工业相对落后。近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双向投资贸易保持稳定快速增长态势,中国与中亚五国间贸易额年均增幅保持在40%左右。中国对中 亚五国各类投资累计超过240多亿美元,已成为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第一大投资国。中亚国家丰富的矿产资源和 中国在产业、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形成了较大的互补性,为矿业领域相互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矿产资源合作方向:

  现阶段建议重点加强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三个国家的矿业投资经贸合作。优先开展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铜、铀、铬、金、银等矿产 勘探开发投资,兼顾汞、锑、钨、锡、镉等矿种。重点推动开展中哈萨克斯坦铜—金—铁—锡成矿带,天山铜—金—铅—锌—铀成矿带,阿尔泰—萨彦地区铁—钨— 钼成矿带,以及准噶尔成矿带地质成矿研究和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积极推动帕米尔—昆仑地区铁—铜—铀—金成矿带资源潜力分析和调查评价工作。


从他国战略看态势

美国:“新丝绸之路战略” “重返东南亚战略”

  目的是通过“新丝绸之路战略”加强区域间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力图以经济利益扩大政治影响。

  2009 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上任伊始的“东亚之行”首站选择的就是东盟,高调宣布美国已“重返东南亚”,与东盟加强全面的合作,并提出“湄公河下游倡议”。“美—湄合作”一时也成为东南亚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领域的热门话题。

  2011 年,希拉里在印度正式提出“新丝绸之路战略”。该战略的主要设想是利用阿富汗连接中亚和南亚的区位优势,加强其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贸易、交通 等方面的联系,维护阿富汗在“后撤军时代”的稳定。此外,加强地区间的合作,整合地区发展,通过经济链条使整个中南亚地区形成利益共同体,力图建立以美国 为主导的中南亚新秩序。


日本:“丝绸之路外交战略”

  目的是开辟新的能源进口渠道,保障其能源来源的多元化,以及扩大日本在中亚地区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

  1997 年,时任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首次提出“丝绸之路外交战略”,开始与中亚地区加强交往。2004 年,日本外相访问中亚,推动设立“中亚5+日 本”机制,继续谋求其在中亚地区的“发言权”,促进能源进口渠道的开辟。目前,日本是东盟的主要投资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是日本在东盟最大的两个投资目的 地。除了巨大的市场潜力,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交通区位优势之外,该地区丰富的油气和矿产资源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欧盟:“新丝绸之路计划”

  目的是加强与周边地区全面合作,保障欧盟能源安全,提高在区域内的影响力。

  欧盟于2009 年召开“南部走廊—新丝绸之路”能源峰会,提出“新丝绸之路计划”。在会上与涉及“纳布卡天然气管线”项目的几个主要国家签署了联合宣 言。“纳布卡天然气管线”项目是“南部走廊”计划的主要项目。欧盟旨在通过这一项目加强与相关国家的能源合作,同时拓展与中亚及周边地区的全面合作,提高 欧盟在中亚地区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


俄罗斯:“北南走廊计划”

  目的是加强区域内运输通道建设,力图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持在中南亚地区的传统影响力。

  “北南走廊计划”是俄罗斯、印度和伊朗三国于2002 年开始积极筹建的北—南国际运输走廊。走廊将北起芬兰湾的圣彼得堡,经俄罗斯南部的港口阿斯特拉 罕后跨里海至伊朗,经阿曼、阿拉伯海最后抵达印度港口孟买。北—南走廊全长约5000公里,包括公路、铁路和海运等多种运输形式,和目前的欧亚运输线路相 比缩短了40%,运费也将相应减少30%。俄罗斯作为“北南经济走廊”的主导国家,意欲通过此举,既降低货运成本,获得经济上的实惠,又可以抗衡西方国家 的欧亚运输线路,保持在这一区域的传统影响力。但是,由于各方难以就实际运作达成共识,该计划中的公路和铁路项目进展缓慢。


从数据看热点

  ●2013年全年世界外国直接投资(FDI)吸收存量达到百亿美元的64个国家中,43个属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2013年流入东亚、南亚、东南亚和西亚等发展中国家的FDI达4260亿美元,增幅明显。东亚增长2%,达2210亿美元;西亚增长9%,为440 亿美元;东南亚增长7%,为1250亿美元;南亚地区流入量达360亿美元,增长达10%,印度是南亚地区吸引FDI的主要国家。

  ●2013年,流向内陆发展中国家的FDI达到35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以哈萨克斯坦为代表的中亚丝绸之路经济体吸引了内陆直接外资流入量的近 54%,近20年内投向中亚地区的FDI哈萨克斯坦更是达到80%。哈国的FDI约有70%~80%集中在自然资源相关领域,其中采矿业吸引FDI占总额 的比例约为30%、地质勘探业约占39%。

  以上数据来源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4世界投资报告》

  “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是新时期我国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打通矿产合作通道,对我国有重要意义。


原标题:“一带一路”重续资源合作新传奇


声明:中国勘测联合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