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签署三方合作协议 将在勘测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2015-06-15 16:57:14    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

摘要:三国未来将在地质与地学信息化建设、矿产勘查与资源评价、矿产加工、油气勘查技术、非常规能源勘查技术、海洋地质研究、地下水资源、地质灾害监测与减灾、全球气候变化等领域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深度合作。

在近日举办的第一届中日韩三国地调机构领导人会议期间,中国、日本和韩国三方签署了合作协议,三国未来将在地质与地学信息化建设、矿产勘查与资源评价、矿产加工、油气勘查技术、非常规能源勘查技术、海洋地质研究、地下水资源、地质灾害监测与减灾、全球气候变化等领域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深度合作。作为首届三国地学峰会的成果,中、日、韩国家层面的地学合作关系首次以协议的方式得到强化,合作前景值得期待。此外,中国和韩国双方续签了两国合作谅解备忘录。


各有所长,优势领域明显

东亚地区人口相对集中,经济增长最快,高度工业化,且是全球地质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中、日、韩三国一衣带水,地质构造相似。“地质无国界”,各方在地学研究领域各有所长。通过国际合作方式,解决东亚地区共同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等问题是三国的共识。

中国非常重视滑坡、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喀斯特地区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的调查与防治,建立了国家地质灾害调查信息管理系统。开展了全国水文地质填图、地下水质量评估、喀斯特地区地下水资源调查和岩溶地区石漠化研究、地热资源研究。通过梳理石钟乳—石笋保留的地质记录,研究全球气候历史演变。与此同时,中国开展了海岸带专题研究、湿地调查、海岸带地质灾害监测,部署了海岸带调查10年规划。开展沿海地带集成无缝化地质填图,地学数据库开发、集成与应用,并参加了全球地质一张图计划(OneGeology)和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CCOP)的相关国际合作计划。此外,中国绘制了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分布图。部分地区页岩气勘查取得重要突破,开发试验取得重要进展。不仅如此,中国地质调查局正在建设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并在地质图编制与跨境地质图编图国际合作、低密度地球化学填图技术、野外地质调查数字采集系统、地学数据处理软件开发、地质数据标准建设国际合作等领域在东亚起着主导作用。

日本在本国地质填图和地质信息化建设方面成绩显著。目前,日本已完成周边海域成套的海洋地质图系出版,正着手开展更大比例尺跨国地质图编制、跨境无缝化地质图编制与高级地学信息服务技术的研究。日本地调局重视与本国相关技术部门合作开发勘查技术。通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解译成果监控环境,利用遥感数据支撑基础地质调查。在此基础上,日本十分重视火山与地震历史与预测研究,开发了海上短程多通道人工地震探测船技术和沿海城市海岸带未固结沉积物三维地学信息采集技术。日本还十分重视国际合作与研究。据介绍,日本目前已与全球19个重要国家建立了地学领域的国际合作网络。通过开展系统的国际合作,日本已完成本土外的亚洲8大主要河流(包括黄河、长江)河口三角洲的沉积作用研究。

韩国注重以创造性手段从地学角度改善本国国民生存状态,包括在陆地、海岸带、深海和大陆架海底开展地质调查与资源开发,以及开展数字化地质填图、三维地质矿产填图、城市采矿、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数据库建设与信息服务等。目前,韩国1∶5万大比例尺地质图覆盖率约77%,并完成数字化地质图多次更新与无缝化接图,可以实现跨图幅无缝自由在线浏览。同时,韩国还将新开发 “产品—管理—应用”三部式集成管理系统,使新获取的地质学研究成果数据能够快速汇编到地质图中,进而快速提供读者使用。出于对长白山(白头山)火山爆发的千年大周期和百年小周期近在眼前的忧患意识,韩国非常关注长白山深部岩浆活动监测。另外,韩国积极参与诸如全球地质编图、CCOP等各项国际合作事务,目前已与世界各国和地区,以及各级各类国际组织签订了50份地学合作谅解备忘录。


诉求类似,合作空间巨大

2013年以前,中、日、韩三国之间已经分别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中国、日本和韩国均为CCOP组织成员,以及东盟+3(中、日、韩)合作框架的参与者。中、日合作开展了黄河流域地下水均衡、循环和利用模拟与预测合作研究,还合作开展了中国东南部和日本中新生代火山侵入作用与成矿对比研究等项目。中、韩合作开展了华南与朝鲜半岛南部地质矿产对比研究等项目。 韩国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有中国参加的国际性地学项目,如全球地质一张图(OneGeology)计划、亚洲及邻域联合编图等。而且,三国学者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友谊和顺畅的合作关系。

从长远来看,各国在地学领域合作方面既有很多相同的或者相似的需求,成为开展合作的潜在重点领域,也有一些合作诉求突显本国的急迫需求,需要取长补短。特别是中国、日本和韩国同处于环太平洋构造带西部,地质构造活动强烈,由此引发的地震、海啸、火山、滑坡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给东亚地区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近年来,日本和韩国投入力量开展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研究并掌握了先进技术。比如,为充分认识沿海主要城市地下地质结构,日本将海岸带三维地质填图与相关研究列为重点研究领域。因此,中、日、韩三国在开展环境地质和地质灾害调查合作研究方面有着强烈愿望。

中国希望在滑坡填图、监测、早期预警和工程预防,地热资源和干热岩资源的勘查与利用,城市选址与地下空间利用,二氧化碳地质填埋技术,海岸带无缝化数字地质填图,海岸带地质灾害监测与评估,黄海和东海现代沉积的物源区—沉积区运移机制研究,页岩气资源勘查与开发的理论和资源评价方法技术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

日本由于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地质上不稳定地区,对于地震、海啸、火山爆发、滑坡和洪水灾害等的社会自我修复能力,是国家层面重点优先关注的领域。日本发起了“亚太地区全球地震与火山喷发风险评估计划”(G-EVER计划)。为此,日本认为,其沿海主要城市的地下地质结构研究还不充分,开展海岸带三维地质填图与相关研究成为日本地调局最近的研究热点。同时,日本希望未来三国合作开展地质灾害风险研究。特别是在遥感领域,日本明确希望与中国和韩国利用ASTER影像数据开展区域岩性填图,监测活动断层(主要是喀喇昆仑地区的活动断层研究),研究地质灾害问题。日本还希望三国联合持续开展亚洲大陆东部边缘晚古生代至中生代时期的大地构造演化研究。

韩国则强调白头山(长白山)成因机制与日本列岛的板块碰撞机制是类似的,白头山活火山一旦爆发,其灾难性影响将是世界性的。因此,韩方建议中、日、韩三方应密切配合,研究白头山(长白山)活火山深部岩浆活动机理并对其活动进行监测。


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鉴于三国在地学领域相似的合作诉求,笔者对推动未来合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借助国际组织影响力,推进“一带一路”地质调查计划。CCOP组织成员和东盟组织成员包括东亚、东南亚地区全部国家。日本地质调查局和韩国地质与矿产资源研究院在上述国际组织以及东亚、东南亚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比如:日本地质调查局局长佃荣吉担任CCOP指导委员会主席;韩国地质与矿产资源研究院面向东盟国家牵头开展一系列培训和国际合作项目。而中国地质调查局自2015年开始,围绕服务“五大需求”,部署了地质调查工作9大计划。其中,“一带一路” 地质调查计划合作国包括东亚、东南亚地区大部分国家。为此,建议加强与日本和韩国地质调查机构的合作,借助CCOP组织及东盟+3的平台,全力推进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地质调查计划国际合作项目,提升我国地质调查与地球科学研究能力。

利用国际合作机遇,搭建攻克技术瓶颈的良好平台。从我国以往国际合作经验,以及日、韩两国在之前国际合作中取得重要成果的途径来看,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包括方法技术流程和仪器设备研制等)除了增加研发投入以外,另一个重要途径是经由跨国合作创新产生的。国际合作是跨国“智力接龙”的摇篮,攻克技术瓶颈的必由之路是加大国际合作的力度和深度。目前来看,中、日、韩三国在一些基础地学新方向上“齐头并进”的趋势较为明显,但部分技术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有些已经到了技术瓶颈阶段,需要资金投入和跨国合作 “攻坚”。这些技术领域的合作正当其时,国际合作资金安排和项目非常必要,合作成果也值得期待。

扎实研究本次峰会资料,精选优选地学领域合作内容。通过详细研究本次峰会的资料获悉,我国地学界目前主要的工作动态和最重要的技术关切在日、韩两国都存在技术对接的可能性。

三国的关键地学技术各有所长、优势互补,开展合作的前景良好、空间很大。建议我国将地质灾害(地震、滑坡、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填图、非常规能源(页岩油气、地热能、干热岩、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与开发、海岸带地质填图、三维矿产潜力地质填图、地震与火山减灾(监测)技术、城市地质与地下空间利用,以及无缝化地质图服务等三方共同感兴趣的议题,作为第一批次的具体化合作内容。尽管本次峰会上各国还只是公开了部分本国地学研究的动态和需求,但峰会资料还可继续深入研究。特别建议综合考量日、韩两国与我国其他部门和领域的合作情况,深入策划三国之间更宏观、更综合的跨领域、跨专业、跨地域合作内容。(舒思齐 张新元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原标题:地学合作“破冰”,共解资源环境难题——中日韩三国共谋多领域深度合作


声明:中国勘测联合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