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遥感考古”锦州发现100多处辽代人工遗迹

2016-01-22 13:36:58    来源:3sNews

摘要:近日,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运用机载激光测绘技术对锦州市北镇医巫闾山遗址区进行考古调查,确认了医巫闾山150平方公里的辽代重大遗址,发现了100多处人工遗迹疑似点。

  近日,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运用机载激光测绘技术对锦州市北镇医巫闾山遗址区进行考古调查,确认了医巫闾山150平方公里的辽代重大遗址,发现了100多处人工遗迹疑似点。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业务办公室主任熊增珑说,医巫闾山地区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密布,考古范围大,加之林区又是封闭的,一年一年针叶林落叶越积越多,腐植越来越厚。以前考古需要人去现场测量、绘图、造像,但是如此大的范围,犹如大海捞针,在请示国家文物局后,决定采用机载激光进行考古。

  此次辽宁机载激光考古,在三维GIS、虚拟现实和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搭建三维可视化成果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按照时间叠加各种考古资料,进行遗址、墓葬等信息定位查询、量算和分析,为遗址规划考古发掘、遗址展示以及管理提供全可视化的三维考古平台支持,并提供一个大遗址文物分布和保护情况展示平台。

  熊增珑说,通过对野外航飞采集的地面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获得了医巫闾山辽代帝陵区及其周围150平方公里的三维电子沙盘,目前已发现了100多处人工遗迹疑似点。

  “医巫闾山辽代重要遗迹考古发现,是辽宁继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之后又一重大考古发现,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熊增珑说。医巫闾山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山,自隋朝起就是我国“五大镇山”之一的“北镇”。元、明、清帝王登基时,都照例到北镇庙遥祭。

  

遥感考古优势凸显

  传统考古在地面获取信息,受人的视野和视角影响,所获取信息往往不够全面,利用遥感等技术从空间获取的照片视野广阔,利用信息技术则可将照片制成三维模型。

  伴随着空间遥感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考古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应用,“遥感考古”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三维模型不仅可以反映“面”信息,还能更全面地反映“体”信息,地面物象的面积、体积、形状都可以获取;建模后,可对地面进行三维展示,为研究者和公众提供更丰富和形象的信息。

  与摄影测量法相比,激光雷达技术测距精度可达厘米级,最大的优势就是精准和快速、高效作业,性能更优越,因此,激光雷达技术在各领域的行业应用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原标题:借助机载激光测绘技术,又有了考古重大发现


声明:中国勘测联合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