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女GISer在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著作

2016-04-05 09:55:29    来源:中国勘测联合网

摘要:该研究成果创造性地解决了多点可视域中候选观察点冗余处理的理论与技术难题,在该学科领域引起重要反响。于天星也成为国内在该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研究论文的首位本科生。

  前段时间由武汉大学龚健雅院士编制的地理信息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发布,成为我国主导编制的首个地理信息国际标准,也标志着我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如今,我国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研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中自然少不了新生代的不懈努力。

  今天的主角便是一名大四在校生,90后的她成为了国内首个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地理信息科学国际顶级刊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SCI TOP)上发表研究论文的本科生。她是一名女GISer,她叫于天星。

  

创新算法,破解多点可视域难题

  3月下旬,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本科生于天星等同学的《A new algorithm based on region partitioning for filtering candidate viewpoints of multiple viewshed》(《基于区域划分的多点可视域候选观察点快速过滤方法研究》)论文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SCI TOP)上发表。该研究成果创造性地解决了多点可视域中候选观察点冗余处理的理论与技术难题,在该学科领域引起重要反响。于天星也成为国内在该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研究论文的首位本科生。

  这份研究论文基于于天星等同学参与的创新实践项目。在校期间,他们在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汤国安教授的指导下,申报并主持了省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基于DEM的山区视频监控点布设研究》。该研究项目的完成,不仅需要攻克诸多理论与方法难题,还要开展一系列有相当难度的创新实验。


\

  面对样点组合的高度复杂性等难题,他们层层剖析,在正、逆向的交叉追溯过程中终于找到问题根源,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分析思路,在区域划分思想的基础上成功设计出一种全新的迭代算法,实现了对候选观察点的快速处理,该算法较前人算法无论精度与效率都有大幅提高,通过这样的项目实践,于天星等人完成了对基于区域划分的多点可视域候选观察点快速过滤的方法研究。

  对于这一研究成果,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刘瑜表示,多点可视域问题经常被归结为观察点可视范围设置问题,既为军事国防中有限点、无死角、全域面监控点的布设提供重要参考,又广泛应用于通讯信号基站选址、濒危动物保护观察站布设和山区森林全景实时监控等。

  刘瑜认为,于天星论文中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实现了对多点可视域中候选观察点质量的快速量化评估,以区域分割思想为基础,成功设计出一种全新的迭代算法,实现了对候选观察点的快速过滤,解决了长期以来由于候选观察点过多而难以快速获得高质量选点组合的技术难题。

  有国外专家表示,该方法是一次重要的理论创新,对GIS地理空间的数据分析研究有重大推动作用。


\

  “这是GIS领域国际最顶级的期刊,一年只出4期,每期只刊登约10篇英文原创论文,没有重大理论创新的研究成果不可能入选,它甚至成为国内教授评选的标志性加分项。”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汤国安教授表示。

  对于论文得以在全球顶级科学刊物上发表之事,于天星谦虚地表示,若没有指导老师汤国安教授的指导,若没有地理科学学院学科团队的大力支持和培养,她和整个团队很难达到质的飞跃,取得突破性成果。


\

  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年轻一代的GISer尚未走出校园,就已经利用自己的学识,开创了新方法新理论,与此同时,一批刚刚走出校园的 GISer又在国家双创政策的带动下自主创业,挖掘全新的商机。由此看来,科技创新已不再是口号,我国地理信息行业将要迎来好戏连台的新时代。


声明:中国勘测联合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