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国家深探专项装备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黄大年

2017-03-30 10:17:11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摘要:2017年1月8日,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装备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黄大年因病逝,享年58岁。

  地球物理学家、国家深探专项装备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黄大年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这句诗是黄大年教授在微信朋友圈最后的签名。

  2017年1月8日,卓越的科学家、无私的爱国者,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吉林大学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装备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航空探测装备主题项目首席科学家黄大年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春不幸逝世,享年58岁。

  1958年出生于书香家庭的黄大年,从小随父母下放农村,17岁进入地质队工作,20岁考入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

  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高薪工作和优渥生活,通过“千人计划”回到祖国。作为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关键仪器设备研发与实验项目首席科学家,他带领团队,攻坚新技术,研发新仪器,以“拼命黄郎”的姿态奋战在科研战线上。

  由于在国外多年没有组织生活,黄大年的党籍没能保留。回国后,他第一时间向组织提出恢复党籍的申请,考虑到工作的特殊性,此事一直暂缓。去世两天后,1月10日,黄大年被中共吉林省委追认为中共党员。

  大学梦——“知识分子无论放在哪里,都会发光。”

  1958年,黄大年出生在广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小学三年级他随父母下放,从南宁市到了桂东南一个偏僻山村,生活条件极为艰苦。虽然环境改变了,但父母对他的教育和引导从未改变,画册、游戏都与科学知识相关。“三钱”的事迹、人才成长对国家的意义、科学家对祖国的忠诚印在了他幼年的心灵里。

  初中时,黄大年被送到远离父母的乡村“五七”中学寄读。他一直谨记父亲的教诲:中国的未来绝不能没有文化知识。两年时间里,黄大年过得充实而快乐。学校里的老师,多数是下放到农村的知识分子,他们大都乐观、认真、对同学既耐心又有爱心,在求索知识的道路上坚毅、刻苦、顽强,生活上又极其清贫,受到学生和家长们的尊敬。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黄大年,也让他看到了知识分子无论放在哪里都会发光。

  高中毕业后,17岁的黄大年进入了地质队,由于身体条件好,反应机敏,学习成绩优秀,他被挑选为物探操作员,这是他人生首次接触到地球物理。那时候条件所限,工作充满着风险,为采集到关键数据,进行有人机操作时有同事不幸牺牲。而黄大年额头上的疤痕,也是那时留下的。

  1977年恢复高考,消息从北京飞向全国各地。黄大年得知喜讯时,离考试就只有3个月时间,他白天翻山越岭采集勘探数据,晚上油灯下复习做题背书。

  高考前一天,他走了近一天的山路,才到达20公里外的广西容县杨梅公社高中考点。近600人的赶考大军浩浩荡荡进入考场。黄大年被分配到外来社会人员考场,在30多人中他是年龄最小的考生。当时考试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和化学,一共两天半时间。考题很难,到最后一科的时候,考场只剩下不到10人了。

  最终,黄大年取得了杨梅公社高中考场的第一名,成绩甚至超出当时我国最好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并实现第一志愿,成功考入国家重点大学——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现吉林大学朝阳校区),从大山深处走入大学殿堂,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

  地质梦——“这里是我开启梦想、追逐梦想和实现梦想的地方,这里是我引以为豪的地方,这里就是我的根。”

黄大年给学生上课。

黄大年给学生上课。

  1978年2月下旬,从广西贵县七里桥村庄出发,经过四天三夜,近3400公里的长途跋涉,黄大年抵达了长春火车站。学校的老师前来接站,一边关切地问他是不是脚都肿了,一边帮他扛起行李直接放到车上,送他到学生宿舍。

  这位只比黄大年大5岁的老师,就是他的大学辅导员王平老师。王平后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做博士后研究,2005年起担任国土资源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主任。30多年以来,无论是校内校外、国内国外,师生二人一直保持着联系。

  在长春地质学院的地质宫,黄大年真正地走进了地球物理的研究殿堂,也从此与之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77级”的应用地球物理系分为两个专业4个班,金属与非金属物探和石油物探,黄大年所在的3773班属于前者。

  在那样的年代,能够坐在大学教室里听课学习,每个同学都十分珍惜这宝贵的机会。黄大年更是怀着十二分的学习劲头,几乎天天泡在地质宫二楼的阅览室上自习。厚厚一本的弗拉基米诺夫数学物理方程习题集,他做了一遍又一遍。一年时间,黄大年的各项成绩就进入班级前几名,直至毕业。

  “当时上学带的衣物完全无法抵御东北的严寒,物探系的老师就亲手为我缝制棉裤、棉被;广西的教学基础薄弱,老师就利用课余时间帮我补课”……大学时光的师生情谊,让黄大年感到格外温暖,心中充满了阳光。和舍友针对课堂问题热烈讨论,奔跑在足球场上挥洒汗水,在舞台上参加班级文艺演出,四年大学生活充实而生动,转眼就到了毕业季。

  那时候流行毕业纪念册,同学互写临别赠言,留下彼此的通信地址。在同班同学张贵宾珍藏至今的纪念册上,黄大年写下了“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这句话。留言下方,是一张黑白一寸证件照,24岁的黄大年,一头浓密的黑发,炯炯有神的目光中透着坚毅,年轻俊秀的脸庞充满朝气和激情。

  1982年黄大年本科毕业,急需优秀人才的学校留他在物探系当老师。第二年,他一边工作,一边攻读硕士。从助教、讲师,再到破格副教授,黄大年以杰出的工作业绩和科研成果受到广泛认可,其间还获得学校教学一等奖、原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1992年,黄大年获得“中英友好奖学金项目”的全额资助,被选送英国攻读博士学位,成为当时30个公派出国留学生中的一员。临别时,他坚定地对着大学同学、学校的同事林君说,老同学,再会,我一定会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带回来!

  在英国利兹大学四年的学习研究,黄大年获得了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回国没多久,又被派往英国继续从事针对水下隐伏目标和深水油气的高精度探测技术研究工作,成为当时从事该行业高科技敏感技术研究的少数华人之一。

  再次回到英国后,黄大年加入英国剑桥ARKeX航空地球物理公司,任高级研究员12年,曾先后担任过研发部主任、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海洋和航空快速移动平台高精度地球微重力和磁力场探测技术工作,致力于该项高效率探测技术服务于海陆大面积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民用领域。他带领的研发团队被同行公认为国际上最优秀的研发团队之一,在移动探测技术行业内长期被作为跟踪和赶超的主要对象。

  稳定的工作,高薪的收入,在英国学习工作18年,他有了自己的花园洋房,妻子经营着一间诊所,女儿也学业有成,一家人的生活安逸舒适。然而黄大年心中总惦记着祖国,惦记着母校。他经常借机回国访问交流,了解国内地球物理界的动态。在他的心中,从未忘记对祖国的承诺。

  报国梦——“如果祖国有需要,我必全力以赴。”

  2009年,我国正式启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主要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在国家重点创新领域引进2000名左右高端人才,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来华创新创业。

  在一次回国讲学中,黄大年知道了这一消息,他意识到这是考虑回国的时候了。

  “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从来没觉得我和祖国分开过,在英国也是经常利用假期回来讲学,我的归宿在中国。多数人选择叶落归根,但作为高端科技人员应该在果实累累的时候回来更好,而现在正是最有价值的时候,应该带着经验、技术、想法和追求回来,实现报国梦想。”

  内心已经打定主意的他,最艰难的是要说服妻子。卖掉自己苦心经营的诊所那天,妻子失声痛哭。黄大年心中也十分难过,他理解妻子,要放弃现在拥有的一切确实不容易,“她是学医的,那是她一辈子的梦想。”即使不舍,妻子也还是支持他的决定,一起回国。同时,黄大年也告别昔日建立起深厚感情的工作团队,辞职回家就开始收拾行李。那年平安夜,他搭上了飞往北京的班机。

1490768793821.jpg

黄大年与学生在一起。

  北上广等大城市,国内顶尖大科研单位,“千人计划”专家可以自由选择,但是黄大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吉林大学,这是母校长春地质学院合并后的大学。“剑河留下了我的眷恋,而地质宫刻有我的梦想。”

  2009年12月30日,黄大年由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引进回国,与吉林大学正式签下全职教授合同,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他成为第一个回吉大、第一个去吉林省,也是第一个去东北的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刚一回来,黄大年就立下誓约,竭尽全力、鞠躬尽瘁、不计得失,为我国的地球物理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写道:“从海漂到海归一晃18年,得益于国家强大后盾,在各国才子强强碰撞的群雄逐鹿中从未言败,也几乎从未败过!有理由相信,回归到具备雄厚实力的母校,只要大家团结和坚持,一定能实现壮校情、强国梦。大跨度的经历难免遭遇各种困难,拼搏中聊以自慰的追求其实也简单:青春无悔、中年无怨、到老无憾。”

  2008年,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实施地壳探测工程,提高地球认知、资源勘查和灾害预警水平”的部署精神,在财政部、科技部支持下,国土资源部与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过多部委联合,组织实施了“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这是我国历史上实施的规模最大的地球深部探测计划。专项设置九大项目49个课题,集中了国内118个机构、1600多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被专项首席科学家董树文形象地称为中国地学界的“集结号”。

  2009年,中科院和吉林大学共同组织申报第九项目“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黄大年刚一回来就被委以重任,作为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他以吉林大学为中心,组建校内外优秀科研人员300多人,开启了深地探测关键装备攻关研究。他的项目下设有6个课题,包括移动平台探测大型软件系统、无人机探测系统、地面电磁探测系、无缆地震勘探系统、万米超深科学钻探装备和仪器装备试验示范基地建设。

  从制定方向到监督进度,黄大年都要亲历亲为。他一方面协助科技部、国土资源部等部委完善战略部署和方案编制,另一方面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担任项目直接负责人、首席科学家。刚回国半年中,他遭遇到的问题超出了之前的预估,甚至萌生了辞去首席科学家职务的念头,想去担任一名普通的教授。那时,身体素质向来良好的黄大年因焦虑病倒,带状疱疹、炎症不退。

  2010年7月,中组部组织“千人计划”科学家代表到北戴河度假,强制科学家休息一周,大家一起交流畅谈。在那次为期一周的休假里,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与他们座谈,倾听他们的建议,共同讨论国家发展大政方针和专家面临的具体问题。这次北戴河休假,给了黄大年莫大的鼓舞。

  此后,一切悄然发生了变化。项目首席科学家有了足够的支配权,观念与人事关系渐渐理顺,项目的开展也逐步顺利。黄大年不知疲倦,几乎是夜以继日地连续工作。

  对于关键设备的研制,黄大年创造性地提出了“红蓝军路线”战略计划。我国地球深部探测领域相对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大约30年的差距,他认为,要完全从0到1,进行自主创新,没有那么多时间,所以建议从0.5到1,从国外购买先进的数据平台和后台,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这是“红军计划”,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改造升级,这是“蓝军计划”。这一思路与以前的科研单位不一样,是充分利用了后发优势。他的概念和思维后来被董树文借鉴到科学钻探项目上,最后成功研制并投入使用“地壳一号”万米科学钻。

  “我们失去了黄大年,失去的不只是一名优秀的科学家,也失去了他带回来的先进理念,这种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在得知黄大年去世后,董树文十分痛惜地说。

  项目实施中的一千多个日夜里,他成了同事和学生口中的“拼命黄郎”。一方面,他作为首席科学家,要参与战略部署,同时要跟进6个课题的项目进度。经常是全国各地出差,一个月平均飞行公里数超过5000公里。回国6年,5个生日他都是在外边的工作中度过的。

  2016年6月底,北京青龙桥地球深部探测中心。黄大年作为首席科学家负责的“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经过了项目成果汇报、专家质疑,专家讨论评估等程序,通过了评审验收,最终,国土资源部、科技部、财政部组织的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这表明,中国重型探测装备技术研发获重大突破,实现了跨代研发的设计目标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2016年,国土资源部将“向地球深部进军,全面实施深地探测”成为“十三五”期间的国家科技战略。

  如今,黄大年负责的项目终于画下了圆满的句号。

  然而,高强度的工作投入和他拼命的身体透支,给他的健康状况标上了一个大大的惊叹号。

  2016年12月初的一个晚上,黄大年在赶往成都开会的飞机上突然晕倒,半夜飞机一降落,他就被送往成都市第七医院进行紧急抢救,直到凌晨3点才出院。其实外人谁也不了解,黄大年卧室床头柜的三个抽屉,满满都是药。4年前,他就被检查出肝部已经出现硬化,但是他隐瞒了自己的病情。

  12月4日,组织安排黄大年进行体检,检查完他又回到了办公室,同事看他脸色不好,劝他在家休息几天。可他为了不影响工作,又接着到北京出差。14日,因为疼痛难忍,他到吉林大学第一人民医院做胆管肌瘤摘除手术。手术完成后,他给中国地质科学院党委书记王小烈发了一个短信,告诉担心自己的老同学手术非常成功,一切都在康复中,过不了几天就又活蹦乱跳了。没想到2017年1月4日,已经转入外科普通病房的他,突然肝部大出血,被推进了抢救室。

  2017年1月8日,因医治无效去世,黄大年永远离开了他未竟的地球物理事业,离开了他心心挂念的母校,离开了他为之奋斗的祖国。

  育人梦——“老师,如果有来生,我还想再做您的学生!”

  侯振隆当初拜入黄大年师门,是慕名而来。那是2010年5月,他主动给黄大年发了一封邮件,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立刻就收到了回信,黄大年很高兴有这样喜欢研究地球物理的学生,约他见面。

  侯振隆研二直博时,黄大年对他的学习生涯作出了规划:“你是个能坐得住的孩子,适合在办公室搞研究,推荐你到计算机学院去,是联合培养,将来做地球物理软件、大规模数据计算,这些都是很好的方向!要坚持下去!”不光这么说,黄大年还买书送资料,通过多种途径训练,提高他的计算机编程能力。

  刚回国,黄大年担任吉林大学李四光班名师班主任,他就自费为班里近30名学生每人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黄大年总是告诉学生,为梦想而行动的人不会被埋没。

  优秀的导师,不仅是科学家,更是教育家。黄大年在学生身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和感情,他不仅在科研学习中为学生传授知识,答疑解惑,积极促进学生成才,在生活上也十分关心学生。

  “夏天,老师会让师母给我们煮绿豆汤祛暑;雾霾天,他会想着给买口罩;周末和节假日,只要他有空,就一定要和我们一起打球,鼓励我们多参加体育锻炼。”研究生高秀鹤说,“黄老师对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注每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呵护每个人的兴趣点。”

  2015年,黄大年邀请学生一起到自己家中过圣诞节,忆起刚到剑桥时和歹徒搏斗的事,讲得热血沸腾。侯振隆十分开心,也要喝点啤酒,黄大年知道他肠胃不好,便拿热水温了一瓶。回想起那一瓶啤酒,侯振隆说自己终身难忘,那是最好喝的啤酒。

  很多个夜晚,地质宫晚上10点关大门时,黄大年总是帮助保安催促学生回去休息,而自己五楼办公室的灯总是在凌晨两三点后才熄灭。不出差的周末,他也会背着双肩包到办公室,和学生们一起加班。学生的印象中,黄老师总是乐观向上,科研路上,他不畏艰险,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从未改变方向。他告诉自己的学生:“地球物理专业是我们最好的专业!我们希望国家好、学校好,我们要坚持下去,哪怕剩下我一个人,我也要坚持下去!”

  “干咱们这行要能耐住寂寞,当初我在剑桥,每年圣诞节办公室的人都回家了,就只剩我自己还在搞科研,只有你不断地努力你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黄大年的这些话,深深鼓舞了侯振隆。

  2016年6月,侯振隆博士毕业,走之前,想和黄老师再单独促膝长谈一次,遗憾未能如愿。师生二人最后一次见面是在12月30日,彼时黄大年已经躺在病床上。学生的到来令他很高兴,他关切地问侯振隆上班怎么样,未来如何发展,还说要去沈阳参加学生的婚礼。可老师的突然离世,成了侯振隆一辈子最大的遗憾。在黄大年的追悼会上,侯振隆心中默默说道,学生会时刻牢记您说的话,追逐梦想,不忘初心!老师,如果有来生,我还想再做您的学生!

  1988年,黄大年在入党志愿书里写道:“人的生命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黄大年,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是历史长河里一朵不可磨灭的绚烂浪花;他的精神,是永不熄灭的灯火!(作者:杨 旋 王少勇)

声明:中国勘测联合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