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中将徐一天:加强综合治理 确保国家地理信息安全

2017-04-07 14:56:29    来源:中国信息安全杂志

摘要:自古以来地理信息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与军事活动、国防安全紧密相连。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军事家历来重视对地理信息的研究、掌握、运用。

  徐一天,中将,20世纪六十年代就读于海军工程学院海军兵器系舰炮指挥仪专业,毕业后在海军北海舰队从事军械工作、部队政治工作。1999年任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政治委员,2004年任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海军南海舰队政治委员。2005年12月至2010年7月任国防科技大学政治委员。现任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结合工作实践,多年来开展国家安全战略研究和外军战略研究,关注信息技术发展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影响。

海军中将徐一天

  地理信息事关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

  自古以来地理信息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与军事活动、国防安全紧密相连。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军事家历来重视对地理信息的研究、掌握、运用。

  孙子兵法《地形篇》指出:“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大家都知道孙子的名言“知彼知己,胜乃不殆”,但对紧跟在后面的一句却可能不一定熟悉。在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知天知地,胜乃不穷。”(孙子兵法《地形篇》)

  古代的政治家、军事家都深知地理信息对于用兵、施政的重要性。三国演义中有“张松献图”的故事,讲了刘备入川前通过当地名士张松得到详尽的西川地理资料,保证了军事行动顺利成功。历史上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无数事实说明,一个国家失去对地理信息的掌控,就丧失了主权,洞开了国防门户;一支军队没有可靠的地理信息保障,就没有作战行动的自由,难以履行自己的使命。

  近代日本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曾派出大批间谍以传教、行医、经商、办学、行乞等为掩护深入我国腹地,长期经营(有的潜伏数十年),全面搜集地理信息情报,包括山川地形、气象变化、道路交通、物产资源等等,进行了详细的测绘和汇总分析。现在披露的这方面史料越来越多。可以说,我们中华民族在这方面有过许多沉痛的屈辱的教训。

  在军事斗争中,围绕地理信息夺取、破坏、伪装、封锁的对抗从来不曾间断。20世纪六十年代,前苏联入侵捷克时,捷克民众曾通过搞乱各类指路标识来迷惑苏军、迟滞其入侵行动。美军轰炸南联盟时,南联盟采取多种手段掩盖、隐藏真实的地理信息,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美军的高科技优势。伊拉克战争中,伊军曾购买一批GPS信号干扰器,干扰美军武器系统地理坐标精确定位,破坏其对重要目标的导弹攻击。这些都是地理信息对抗应用于军事斗争的实例。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地理信息领域带来了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

  信息技术和超级计算、遥感探察、精细测绘、人工智能、高速传输、新能源、新材料等现代技术深度融合,形成了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和生机勃勃的地理信息产业。

  纵观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产业的崛起发展,有两个方面影响应引起大家高度关注:

  一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除了维护国土安全、海洋权益、空间安全,推动国防事业发展外,地理信息服务已渗透到国家重大决策、外交斗争、国土规划、资源管理、环境监测、卫生防疫、防灾减灾、交通物流、公安指挥、导航定位、航空航天等社会管理和生产生活活动的方方面面,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地理信息保障的依赖度越来越大。

  二是地理信息安全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

  地理信息测绘手段日益丰富、服务功能日益强大,但其安全防护又暴露出种种脆弱的一面。国家地理信息这个大系统,包括无数信息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存储、测绘、传输、分发、应用等各类子系统、分系统,整个运行链条中只要有一两个环节出了问题,后果都是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地理信息获取、传输、使用越来越便捷,掌握系统的门槛越来越低,造成管理、控制、防护的难度也同步加大,安全隐患不断增加。

  在军事领域,掌握和保护地理信息问题尤为突出。信息化战争中,军队的机动、展开和武器装备的使用,都离不开高质量的地理信息服务保障。飞机、舰艇、战车等各类作战平台,都需要实时提供准确可靠的地理信息保证导航定位、目标引导。导弹攻击过程中,无论是初始发射、中段飞行还是末端制导,都离不开精细的各类地理信息服务。方位高度、山势起伏、江河湖海等地理特征,风向风力、阴晴雨雾、昼夜日照等气象要素,一般是不可缺少的。有些制导武器需要掌握相关区域电磁场、重力场、地形匹配特征。有的精确打击需要末端成像制导,必须有近距离的目标照片、影视数据库。海上作战还需要掌握海区潮汐洋流、深度温度盐度、海底地形地质、声波传导特征等。很多地理、气象信息和目标细节单靠卫星、航拍等远距离探察难以搜集到,需要派特工人员抵近侦测拍摄。据媒体报道,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中,美国中央情报局和海军、陆军情报部门派了大量谍报人员渗透到敌后,抵近交战一线搜集地理、气象情报,校准地理坐标和成像匹配,为精确打击提供细节的、充分的数据支撑。最近的叙利亚战争中,俄罗斯也专门派出特种作战人员到战场精确定位目标、引导战机轰炸和导弹袭击,取得了重大战果。有个特种作战人员在指引目标时阵亡,普京总统给予高度评价和高规格褒奖。这些事例都警示我们,地理信息博弈是现代战争中一条不可忽视的战线,围绕地理信息夺取和反夺取、防护和反防护的对抗,往往成为战争胜负、民族兴亡的重要因素。保护地理信息就是保国防、保安全、保胜利。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是每个公民神圣的责任。

海军中将徐一天:加强综合治理 确保国家地理信息安全

  正因为地理信息产业关系国家重大安全和发展利益,新形势下围绕地理信息采集、测绘、监管、应用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地理信息失、泄密及非法测绘案件时有发生,国外境外有些人以种种非法手段在我境内偷测偷绘、窃取地理信息,对我国家安全构成巨大威胁。一些发达国家利用技术、资本和人才优势,加速抢占地理信息产业市场,不少新一代地理信息装备进入国内;既带来了便捷高效的服务,也造成了地理信息管理防护的种种隐患。对此我们应引起高度警惕。为了防患于未然,确保地理信息安全底线,建议多管齐下进行综合治理: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意识

  确保地理信息安全,最关键的是打牢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随着对外开放深入,国外境外人员来华活动增多,这是大趋势,但其中也混杂了一些人以科研合作、学术交流、旅游探险、登山健身、考古研究等为借口进行不可告人的偷测偷绘地理信息活动。随着网络技术和测绘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获取、传输便捷,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的界限模糊,单靠执法部门难以及时掌控、监管到位。某国一个情报技术研究所长先是参加旅游团到我国新疆旅游,中途脱离旅游团带助手到某地,租当地民房安装GPS接收机,雇请当地居民当向导、翻译,大摇大摆地采集了机场、重要设施的坐标数据。事后查获,其偷测的数据精确到厘米级,完全可用于军事目的。从他们脱离旅游团到深入一个个重要目标窥探,在租用的汽车上大肆采集地理情报,在居民家安营扎寨处理传输数据,其间一系列环节无人监督无人阻止,直至卸载GPS接收机时才被国家安全部门查获,教训十分深刻。还有些网民缺乏保密意识,将敏感地理信息到网上发布,在互联网地图标注,给国家安全带来了难以弥补的损失和长远的威胁。有些企业为创收违法测绘,擅自处理、发布、出版地理信息。有的部门在对外合作中毫无戒备,无视法规制度,造成严重泄密。出现这些问题,说明我们部分人员中地理信息安全意识还比较淡薄,对地理信息的特殊性、敏感性缺乏深入了解。实践证明,要保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健康发展,必须抓好地理信息安全知识和相关政策要求宣传教育。各级政府应将地理信息安全知识宣传纳入平安社会建设和全民普法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宣讲有关案例,使地理信息安全的各项要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加大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执法力度

  地理信息安全需要强大、有效的法律保障。当前一方面相关的立法需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执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建议对现有政府部门层面的立法和大量行政规章进行科学整合,提高立法层次,强化法律权威。同时要加强对地理信息安全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将一些新兴领域的安全保密措施及时上升为法律意志,不断健全地理空间信息保护法规政策体系,改变某些法规制度滞后于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状况。各级领导、地理信息企业法人,应带头学好相关法律法规,熟悉行业要求。要把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维护地理信息安全,作为行业准入的必备条件,行业监管的首要任务,行业自律的基本内容,形成知法懂法、自觉守法的良好行业风气。

  三、深化改革,破除国家地理信息系统自主可控的制度障碍

  一要改革采购制度。落实好政府采购国产化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各项要求,积极推动自主可控技术装备的应用。涉及国家安全与主权的地理信息系统,应限时完成相关平台软件、操作系统、计算机整机的国产化替代。要将测绘地理信息平台软件纳入国家基础软件发展战略,纳入对政府相关部门和集成商国产化率检查、考核清单,为实现自主可控提供制度保证。二要改革地理信息标准体系。统一并完善国产技术、装备的各类标准。建设若干区域地理信息数据共享云中心和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拓展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产品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地理信息数据交换与共享服务,打破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跨部门跨行业互联互通,营造地理信息自主开发利用的良好环境。三要改革管理体制机制。打通不同体制单位技术合作、转化、应用的种种壁垒。推行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的多元投入机制,鼓励相关科研院所、高校、企业联合创新,探索效率更高的科研组织模式。吸引社会资本设立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扶持基金、风投基金,引导金融信贷向地理信息产业投放倾斜,助推地理信息产业做大做强。

  四、聚力攻关,加速研发地理信息核心关键技术

  在国家多项政策推动下,当前我国地理信息科技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自主研发的装备日渐成熟,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50%,但也必须看到,距完全自主可控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主要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投入不足,一些重要成果产业转化迟滞不畅;产业规模不大、产业链条不全,创新能力不强,部分核心技术和装备仍受制于人,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基础软件、高端测绘设备等多采用外国公司产品,存在安全隐患。我们要正视这些差距,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解决好国产地理信息系统升级换代的一些瓶颈问题。加大对基础软硬件、重要元器件、关键信息网络设备等核心技术研发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测绘地理信息平台、系统和应用软件国产化。组织各方力量协同攻关,在地理信息获取、生产、管理、分发、共享、应用等基础环节扎扎实实下功夫,力争在高端测绘、数据管理、地理计算、地理信息制图与终端服务、信息系统构建等主要薄弱环节尽快有所突破。加快光学卫星、干涉雷达卫星、激光测量卫星、重力卫星和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系统等的研发、部署,建立自主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摆脱国外对我地理信息获取的制约。

  五、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盘活地理信息产业优质资源

  建议将地理信息领域军民融合纳入国家、军队领导机关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协调机制,定期沟通会商,加快落实军地测绘融合发展的各项政策。不断深化军地协作,共同承担和申请国家及行业重大科研与工程项目,联合开展重点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共同制定军民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融合标准,合力推动地理空间信息开发利用,加大各自优势技术成果的共享力度,加速成熟的军工技术民用转化,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做出积极贡献。

  六、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为自主可控地理信息系统持续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中,安排好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满足地理信息技术研发、应用推广、服务保障等日益增长的各方面需求。面向未来科技发展,培养新一代地理信息科技人才,为地理信息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储备与智力支持。依托有关教学、科研、企业单位和事业部门,建立基于自主技术的应用环境和开发环境,推动形成测绘地理信息自主可控用户群,进而形成规模化的建设应用人才队伍。强化项目与人才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人才分类支持,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着力培育关键技术研发“国家队”和国际级领军人才,汇聚国家测绘系统、 军队测绘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军工集团和各类创新企业等不同体制单位的优秀科学家、工程师、技师队伍,不断壮大地理信息技术攻关力量。(文/徐一天)


声明:中国勘测联合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