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将在万物互联时代迸发无限的可能

2017-06-28 10:13:59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摘要:国家和企业大力发展北斗增强系统的建设,使得北斗系统的精度得到了质的飞跃,北斗正在朝着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方向稳步推进。

  不久前,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ofo小黄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北斗技术在共享单车领域的应用。此前,小蓝车bluegogo利用北斗技术实现了精准定位,摩拜单车已全面支持“北斗+GPS+格洛纳斯”三模卫星定位,北斗使人车互联更加紧密、更加智能。

北斗将在万物互联时代迸发无限的可能

  北斗应用于共享单车,只是北斗万物互联的一个方面。“经过几年的起步阶段,现在北斗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卫星导航专项专家委员会委员曹冲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按计划,北斗系统将于2018年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将形成全球服务能力。

  超两千亿元的产业

  2016年度《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16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已达到2118亿元,较2015年增长22.06%。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达到808亿元。

  在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款28纳米芯片。公司董事长周儒欣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这一芯片支持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功耗比市场主流产品降低了80%,所需外围器件从25个降低至8个左右,未来价格便宜,对物联网有很大促进作用。”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发布了“天鹰”导航专用宽带射频芯片。该公司董事长郭信平说,“天鹰芯片能够处理现有及未来计划发布的主流卫星的导航信号,包括星基增强信号,其中也为北斗全球信号预留了空间。”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元喜评价说,“中国正发力研究自己的芯片。可以说现在中国生产的北斗终端,已经是中国芯。”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4月,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销量已突破3000万片。高精度板卡和天线销量已分别占据国内30%和90%的市场份额,并输出到70余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已达30余个。

  产业应用推广方面,北斗已在诸多民生领域实现跨界融合,各类高精度数据服务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辅助驾驶、精准农业、驾考驾培、边坡监测、智慧房管等10余个典型场景。今年初,北斗系统在配电行业的应用受到各方关注。利用北斗短报文功能,传输配电自动化运行中采集的各类参数信息,有效解决了偏远地区地面通信公网无法有效覆盖问题,为国内无公网信号偏远地区用电信息采集开辟了一种全新模式。

  “北斗如今与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更加广泛融合,一系列新的应用正在催生。随着北斗全球系统的建设发展,北斗将在万物互联时代迸发无限的可能。”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说。

  产业发展须突破三大瓶颈

  曹冲认为,2013~2015年间的北斗产业呈现“小、散、乱、低”的窘况,即规模小、布局散、市场乱、水平低,完善的产业链并没有形成。

  “与2015年北斗产业发展小、散、乱相比,现在产业发展已经有非常大的改善,但仍需进一步整合。”周儒欣说。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咨询中心主任李冬航则认为,当前北斗产业发展还需要突破三大瓶颈:

  一是行业市场没有真正打开。北斗系统是一个时间、空间信息获取的手段。利用北斗的先进技术、解决方案,可以很好地改造传统行业,形成新的信息化业务模式。行业市场规模的打开需要各个行业的配合。从目前看,能够利用北斗升级改造的行业很多,但大部分行业还没有真正形成普遍应用和规模化采购的气候。

  二是企业规模没有真正做大。目前中国已形成由芯片模块、应用终端、运营服务构成的较为完整的北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量达14000家,从业人员有45万人左右。但由于当前主要市场需求规模不大,行业低端化竞争激烈,市场碎片化和产业保护等综合因素导致缺少规模性、国际化企业。

  “现在国内北斗相关企业规模依然太小,北斗星通2016年营业收入16亿元,在国内专注导航领域的企业中是规模较大的,但与国外卫星导航领域企业相比仍非常小。”周儒欣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三是产业资源力量没有真正整合。当前北斗产业发展在技术、资源和能力各方面都还处于较弱的状况,资源分散、支持分散、市场分散,导致产业力量分散。一万多家企业激烈竞争,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业内协同联合、业外相互融合,以及公共资源的有效整合,国家和地方的支持和推动难以达到最佳效率。

  沈飞认为,北斗领域在外服务的企业少,对国外政策法规不熟悉,企业落地时也会遇到障碍。“对中小企业而言,北斗服务‘一带一路’的能力刚刚形成,期待短时间内见成效并不容易。不具规模的企业在前期没有看到明确市场的情况下,很难花大量精力参与国外市场开发。”沈飞说。

  助推北斗“走出去”

  北斗产业是提供导航、位置服务、授时服务的代名词,是基于信息数据做服务延伸和拓展的一种产业。在沈飞看来,“大家对北斗产业发展的理解远不如GPS。现在北斗系统主要还是偏技术发展,真正发展北斗产业,需要与各行业深度结合,即‘北斗+’的概念。”

  周儒欣也表示,北斗具有融合性,包括跟互联网、移动通讯融合。“现在北斗星通船联网,把数据推到各个省、市、渔村,就是靠互联网融合。”

  但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单靠北斗企业融合其他行业市场很困难,打开行业市场需要各方配合。“国家要推动北斗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吸引和鼓励其他行业如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有实力的企业主动‘+北斗’,共同做大做强北斗产业。”

  专家认为,未来若干年是北斗产业整合的高峰期。这种整合包括收购、兼并、重组。应鼓励行业之间兼容并购,促进产业上下游协同和资源整合,政府应支持国内企业开发关键核心技术,做出高端精品,做大市场规模。

  在北斗产业“走出去”过程中,要发挥北斗自身优势,鼓励北斗企业国际并购;在外汇管理方面要合理安排,对企业的正当行为应给予支持。

  “北斗具备自己的独有特色。比如说北斗的高轨道卫星,可以为用户提供高仰角的导航信号,在城市、森林、山谷等地点,能发挥更好的作用。”沈军告诉记者,此外,北斗的大部分接收机都能够兼容其他系统。与单系统接收机相比,在不明显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兼容型接收机的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另外,国家和企业大力发展北斗增强系统的建设,使得北斗系统的精度得到了质的飞跃,北斗正在朝着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方向稳步推进。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声明:中国勘测联合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