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普查地理国情,测绘服务美丽中国--多地陆续完成地理国情普查工作

2017-09-22 10:42:56    来源:中国勘测联合网

摘要:继国务院发布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后,各省市自治区也陆续完成了地理国情普查工作。

  今年4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此次普查历时三年,对象为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库热西·买合苏提表示,“普查首次全面准确地摸清了我国地理国情‘家底’。”半年时间过去,各省市自治区也陆续完成了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并陆续通过验收或者发布公告。

多地陆续完成地理国情普查工作

  广东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5月19日,广东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项目验收会在广州召开,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出席会议并讲话。以中国科学院龚健雅院士为组长的验收专家组听取了工作汇报,观看了普查数据库及信息系统演示,审阅了相关报告和材料,经质询与讨论后,一致同意广东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项目通过验收。

  广东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于2013年11月正式启动,经3000多名普查人员历时3年多,对全省所辖陆地范围及有人居住的岛屿进行了普查,获取了1094万个图斑构成的海量地理国情信息,全面查清了我省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摸清了我省地理国情的“家底”。形成了覆盖全省的数字高程模型、高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地表覆盖分类、重要地理国情要素等数据成果,编制了省、市、县统计分析系列报告、综合统计、图件图集等成果。建立了全省全覆盖、无缝隙、高精度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同时,坚持“边普查、边监测、边应用”,开展了一系列国家级、省级、地市级专题性监测、应用试点,取得了有特色、有价值、有影响的成果。

  江西省:发布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公报

  6月22日上午,江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江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省国土资源厅、省统计局、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全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情况和普查公报。这是江西省首次全面准确摸清地理国情家底,江西局局长陈祥云、副局长焦三梓,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许建平,省统计局副巡视员张家玉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陈祥云介绍,这次普查对象为江西省陆地国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采用0.5米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收集整合多行业专题数据,并以2015年6月30日为标准时点,以我国资源三号高分辨率测绘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对普查数据进行了统一时点核准,如实表达了地理国情要素在标准时点的现实状况,共获取由10个一级类、56个二级类和120个三级类共870余万个图斑构成的全覆盖、无缝隙、高精度、多要素的海量地理国情数据。

  江西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开始于2013年8月,共有28家测绘资质单位承担了普查工作,普查期间出动了内业人员4万余人次、外业人员5万余人次、质检人员2万余人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时间最集中、出动内外业人员最多、质检频次和要求最高、要素内容最全面的一次国情国力调查。普查成果客观反映了江西省资源环境和国情国力的本底状况,有利于促进相关部门科学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推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全省重点工程的落实。

  山东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公报发布

  8月2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省统计局联合发布山东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公报。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李琥、省统计局副局长陈汉臻、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赵培金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李琥介绍,这次普查对象为全省陆域及32座有居民海岛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累计投入普查专业技术人员5000多人次、现代化技术装备1000多台(套),采用0.5米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收集整合多行业专题数据,并以2015年6月30日为标准时点,获取全覆盖、无缝隙、高精度的海量地理国情数据,如实表达了地理国情要素在标准时点的现实状况,总数据量达到55TB,是名副其实的“大数据”。

  普查成果客观反映了山东省地表自然资源环境承载本底状况,全面查清了全省各类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现状和空间分布,准确掌握了全省“山水林田湖”等自然禀赋和空间特征,形成了完整覆盖全省陆域和有居民海岛的地理国情“一张图”,客观揭示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内在关系,为科学分析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提供了数据基础,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了客观依据,为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和相关管理工作提供了统一的地理空间公共基底,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撑。

  陕西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发布

  8月18日下午,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省国土资源厅、省统计局联合发布陕西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情况和普查公报,这是陕西省首次全面摸清地理国情家底。陕西局局长杨宏山、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卢勇、省统计局总规划师张烨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本次普查历时三年,对象为陕西省陆地国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以2015年6月30日为标准时点,以我国资源三号高分辨率测绘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对普查数据进行了统一时点核准。普查采用分辨率优于1米的遥感影像,结合基础测绘成果数据,收集国土、住建、民政、林业、农业、交通等多行业专题数据,获取了由12个一级类、56个二级类、133个三级类、80万个地理国情要素、739万个地表覆盖图斑构成的高精度、全覆盖的海量地理国情数据。

  普查成果客观反映了陕西省资源环境的本底状况,有利于促进相关部门科学合理保护自然环境和利用自然资源,推动全省重大发展战略落实。普查成果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全面,全省陆地国土实现无缝隙全覆盖;二是真实,遵循“所见即所得”原则,如实反映客观情况;三是精细,普查最小图斑对应面积为200平方米,即使篮球场大小的一块绿地,都能统计出来;四是系统,在查清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湖南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新闻发布会召开

  8月25日,湖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湖南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新闻发布会,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省统计局联合发布湖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情况。这是湖南省首次全面准确摸清地理国情家底。湖南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金勇章,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绍文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此次地理国情普查历时三年多,覆盖全省21.18万平方千米范围,以2015年6月30日为标准时点,以全省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为普查对象,以航空航天对地观测技术获取的0.5米高分辨率航空航天遥感影像为原始数据源,通过专业人员室内技术加工和野外调绘,获取了10个一级类、58个二级类和135个三级类共1871.18万个图斑,构成全省全覆盖、无缝隙、高精度、多要素的海量地理国情数据。

  此次普查兼具“全面、真实、精细、丰富、系统”五大特点。根据普查成果,全省国土总面积为21.18万平方千米,怀化市国土面积最大,湘潭市国土面积最小。本次普查还查清了湖南各类地形地貌的面积和空间分布,种植土地的面积构成和空间分布,林草覆盖的面积构成和空间分布,水域的构成及空间分布,铁路与道路的路面面积、长度、构成及空间分布等情况。普查结果显示,湖南省房屋建筑(区)占地总面积为6776.28平方千米,人均房屋建筑(区)占地面积为99.90平方米,房屋建筑(区)密度为3.20%。

  福建省:召开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会议研究公报

  9月12日,福建省政府办公厅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福建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等有关工作。福建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作工作汇报。

  会议指出,摸清全省地理国情家底,对于了解省情、把握形势、制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福建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历时四年多,完成了普查数据采集、标准时点核准、数据库建设和数据统计分析等工作,全面查清了全省各类地理国情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掌握了全省地理国情家底。

  会议强调,福建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十分丰富,要认真做好普查成果数据发布和解读工作,让社会公众和市场主体充分了解和开发应用普查数据,拓展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服务社会。

  河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发布

  9月13日上午,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河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党委书记刘济宝介绍了河南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和普查公报有关情况,河南局纪委书记何晨,副局长毛忠民、宋新龙参加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刘济宝指出,此次普查利用优于1米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收集整合多行业专题数据,获取了由10个一级类、58个二级类和135个三级类近800万个图斑构成的多要素、全覆盖的地理国情数据,全面查清了全省“山水林田湖”等地表自然资源和人文要素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掌握了各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如实表达了河南省地理国情要素在标准时点的现实状况,建成了普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编制了统计数据汇编和普查公报,形成了丰硕成果。普查首次全面准确地摸清了河南省地理国情家底。

  云南省:审议通过《云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

  9月15日,云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召开全体会议,听取了省普查办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云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并对推动普查成果应用、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等工作进行了安排。

  会议肯定了3年来云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取得的一系列丰硕成果,圆满完成了普查任务,得到了国务院普查办的充分肯定,为各级政府部门了解省情、把握省情、精准施策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和科学手段保障。

  会议强调,本次普查摸清了云南省地理国情“家底”,填补了诸多空白,各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积极主动对接需求,努力使普查成果发挥最大作用。一是认真做好普查成果数据发布和解读工作。二是深入挖掘普查成果的应用价值。三是大力推动普查成果和数据资源统筹共享。

  会议要求,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要坚持不懈、积极作为,认真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一要加强依法监测;二要坚持需求导向,扩大地理国情监测服务领域。三要建立协作机制,形成地理国情监测常态化工作格局。四要强化创新引领,提高地理国情监测服务保障能力。

  重庆市: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发布

  9月18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重庆市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市规划局(市测绘地理信息局)、市统计局、市国土房管局联合发布重庆市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市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市规划局总建筑师、市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曹春华,市统计局副局长黄可,市国土房管局总工程师韦平,市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规划局副巡视员胡旭伟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黄振伟主持发布会。

  曹春华在发布会上介绍,本次普查工作开始于2013年2月,历时3年多,采用0.4米分辨率的航空遥感影像数据及优于1米的卫星遥感影像,收集整合多行业专题数据,以2015年6月30日为普查标准时点,对全市8.24万平方千米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进行了全面普查,获取了由10个一级类、54个二级类和113个三级类共计1024万个地表覆盖图斑、56万条地理国情要素、5万个地理单元等构成的全覆盖、高精度的海量地理国情数据成果,这是重庆市首次全面摸清地理国情家底。普查成果质量取得地表覆盖合格率100%、优良率100%,国情要素合格率100%、优良率95.5%的优异成绩,并一次性通过了国务院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验收。普查项目通过了跨部门院士、专家验收和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审议,经市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发布。

        黑龙江省:审议并原则通过《黑龙江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

  9月19日,黑龙江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在省政府会议室召开。黑龙江省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副省长郝会龙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省政府副秘书长马立新主持会议。省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徐开明,副局长殷福忠参加会议并作汇报。

  会议观看了黑龙江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视频宣传片,听取了省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普查工作完成情况和普查公报编制情况的汇报,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黑龙江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

  黑龙江省地理国情普查工作首次获取了多类型、高精度、全覆盖的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填补了诸多数据空白,真正实现了对全省的“一张图”完整覆盖,建成了全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开展了统计分析、专题性监测试点、专题数据对比分析等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监测应用成果,为今后黑龙江省测绘事业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西藏自治区: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通过专家验收

  9月20日,西藏自治区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验收会在拉萨召开。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测绘司司长白贵霞,自治区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厅长梁建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邀请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等单位的11名专家组成验收组。自治区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区普查办”)主任、自治区测绘局局长陈新湖主持会议。

  验收组认真听取了普查工作及技术报告、基本统计报告、财务决算报告等,查阅了相关材料,观看了普查数据库系统展示,经质询与讨论,认为区普查办全面完成了国家与自治区普查任务,组织实施科学有力,安全管理体系完备,成果系统丰富完整,质量优良,经费使用合理,一致同意通过验收。普查成果已见成效,建议加大成果推广应用,持续开展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提供更丰富的地理信息服务。

  四川省:审议通过了《四川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

  9月20日下午,四川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听取了普查工作和成果汇报,审议通过了《四川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省政府副秘书长严卫东主持会议并讲话,省普查办常务副主任、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杨升通报普查工作情况。

  四川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历经三年多,圆满完成普查任务,成果丰硕。一是首次取得了全省无缝隙、全覆盖、高精度的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建成了全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第一次全面摸清了全省地理国情家底,为各级政府、部门、各行各业及社会公众提供了权威、客观、精准的基础数据。二是突出了四川特色,增加了芦山地震灾区、地质灾害、交通干线三个普查专题,并圆满完成了任务。三是坚持边普查、边监测、边应用,开展了20余项地理国情监测试点,为生态文明建设、国土空间开发、多规合一、防灾减灾、精准扶贫、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国家大熊猫公园建设、河长制以及军民融合等方面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撑。此外,普查工作在健全技术规范、强化管理监督、深化科技创新、加强质量管控等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海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发布

  9月21日上午,海南省人民政府举行海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和普查公报新闻发布会。海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副秘书长朱华友出席并发布《海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海南测绘地理信息局、省统计局、省国土资源厅等海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单位的相关领导出席。

  海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于2013 年 7 月启动,历时三年多,采用分辨率优于1米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结合基础测绘成果数据,收集国土、住建、民政、林业、农业、交通等多行业专题数据,按照“所见即所得”的地表覆盖分类基本原则,获取了10个一级类、54个二级类、125个三级类的196.5万个地表覆盖图斑和88.2万条地理国情要素信息数据,构建了高精度、全覆盖的海量地理国情数据库。本次普查全面、准确地摸清了海南省地理国情家底,准确把握了省情,科学揭示了海南省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内在关系,对科学分析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吉林省:《吉林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公报》发布

  经省政府同意,9月22日,吉林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吉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正式对外发布《吉林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公报》(简称《公报》)。

  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要求,吉林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采用覆盖全省优于1米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收集了林业、农业、水利等多行业专题数据,按照“所见即所得”的数据采集原则,获取了由10个一级类、58个二级类和145个三级类共548万图斑构成的全覆盖、无缝隙、高精度的海量地理国情数据,历时三年首次查清了我省地理国情“家底”,为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各类资源配置提供了重要依据,对推动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是做好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服务,开展其他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数据基础,也为相关行业部门开展调查提供了重要数据基础。

  《公报》结合我省宏观决策要求和社会关切的重点和热点领域,从海量普查数据中筛选了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铁路与道路、居民地与设施6个方面的地理国情要素基本信息和统计指标数据进行发布,内容包含文字、表格和大量地图,数据权威准确,形式丰富生动,从地理空间角度全面展现了全省地理国情要素的分布状况和特征。

  宁夏:发布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

  9月22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宁夏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宁夏国土资源厅、宁夏统计局有关负责同志对普查情况进行了通报,并回答记者提问。宁夏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陆军主持发布会。

  宁夏利用三年多时间,对自治区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开展全面普查工作,首次查清了宁夏各类地理国情要素的现状、空间分布情况,准确掌握了山水田林湖的“家底”。宁夏海拔在1000(含)~1200米的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5.87%,海拔在1200(含)~1500米的面积占30.18%,海拔在1500(含)~2000米的面积占43.28%,海拔在2000(含)米以上的面积占10.67%;5度坡度以下区域占全区国土面积的49.42%,5度至25度以下区域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9.71%;平原、台地、丘陵、山地分别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9.26%、8.49%、37.41%、14.84%。宁夏种植土地总面积为13767.64平方千米;全区单条长度500米以上的实体河流总长度为7486.12千米;林草覆盖总面积为33622.77平方千米;荒漠与裸露地总面积为1022.38平方千米;铁路网总长度为1213.61千米,宽度大于5米的公路(含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专用公路)总长度为15593.8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累计长度为1590.89千米;房屋建筑(区)占地总面积为1155.23平方千米,其中低矮房屋建筑(区)占地面积最大,占房屋建筑(区)占地面积的86.98% ,废弃房屋建筑(区)占地面积最小,占房屋建筑(区)占地面积的1.27%。

  浙江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公报发布

  9月20日,经浙江省政府批准,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省国土资源厅、省统计局、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浙江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首次向社会公布浙江省地理国情家底。

  浙江省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于2013年7月启动,历时三年,投入3000多名技术人员,以优于0.5米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获取了一张由705万个图斑组成的全覆盖、无缝隙、高精度的地理国情图。

  本次普查查清了全省陆域面积和地形地貌。全省陆域面积为10.43万平方千米,其中山地面积占72.58%、水域面积占5.66%、平坦地面积占21.76%。全省大部分地区以低海拔区为主,海拔在1000米以下地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6.68%。同时,查清了全省耕地、园地、林地等自然地理要素的面积构成和空间分布。

  浙江省在完成国家普查要求的基础上,结合省情实际开展了大陆海岸线、滩涂资源、海岛(礁)、陆域面积、国土绿化及平原区国土绿化、公益林、水土流失、平原区地面沉降、城市建成区、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及绿化覆盖率、美丽乡村等13项内容的普查工作。此外,各市县还开展了城市不透水层、城市停车位、城市地下空间等105项市县情普查。

    

声明:中国勘测联合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