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长江计划”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启动

2017-11-27 14:06:05    来源:长江日报

摘要:“地学长江计划”是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面向长江经济带发起的战略性科技创新计划。

  11月26日上午,国内地学界7名院士齐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正式启动酝酿和论证两年多的“长江流域地质过程及资源环境研究计划(简称‘地学长江计划’)”。国内顶级地学专家北京大学陶澍院士、南京大学陈颙院士、武汉大学夏军院士、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翟明国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殷鸿福院士、金振民院士、王成善院士7名院士出席该计划启动仪式。

“地学长江计划”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启动

  据悉,“地学长江计划”是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面向长江经济带发起的战略性科技创新计划。旨在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为解决长江流域所面临的地质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提供科学支撑。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自然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近年来,伴随着长江流域建设和发展步伐的加快,导致了湿地面积萎缩、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蓄水调洪能力下降、水污染严重、大面积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

  启动仪式上,“地学长江计划”领导小组组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介绍了实施“地学长江计划”战略层面的构想:一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长江流域大保护、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地学长江计划”,是学校将自身发展战略统一到与国家发展战略上来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践行“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价值观的必然选择。二是搭建跨学科学术创新平台,汇聚高水平人才。三是围绕“双一流”建设,推进学校综合改革。

  启动仪式上,成立了“地学长江计划”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陈颙院士获聘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夏军院士获聘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发布了“地学长江计划”研究指南,明确提出该计划2017-2030年总体目标是:围绕地质过程对宜居地球形成与演化制约的关键科学问题,重点选择中上扬子地区,研究深部地质结构特征、壳幔相互作用及结构演变的动力学过程、元素迁移富集再分配及其资源能源效应。在此基础上,以鄂西-江汉平原为重点地区,围绕长江中游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与重大工程所导致的江湖关系发生巨大变化趋势下,分阶段、有步骤地系统研究流域在地下空间结构、地质灾害、地貌、水资源、生态系统、关键带、资源环境承载力等方面的整体变化,提出流域大保护的对策和依据,并对未来变化进行预测。

  据悉,“地学长江计划”旨在围绕长江经济带建设这一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所面临的地质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汇聚多学科力量,深入系统研究长江流域深部与表层及其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机制、过程与演化,以保障长江流域生态安全。从中长期来看,对于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乃至美丽中国建设,将起到极为重要的基础性、支撑性、关键性作用。

  “地学长江计划”将聚焦两大科学研究方向。一是全球变化与重大工程驱动的长江流域变化、预测及其对策与管理;二是宜居地球形成与演化的深部地质过程与重大地质事件。目前,这两大方向涵盖中国地质大学80%的科研人才的研究领域。


声明:中国勘测联合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