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永生:抉择与突破——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地理信息产业危机

2017-08-14 13:50:44    来源:泰伯网

摘要:从近20年全球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上看,信息产业或者技术驱动型产业的产业方向并不是太稳定。

   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得到了巨大发展,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平均每年的产业增加值都超过了30%,很多信息产业媒体认为地理信息产业将是我国未来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

廖永生:抉择与突破——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地理信息产业危机

  然而,从近20年全球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上看,信息产业或者技术驱动型产业的产业方向往往是不太稳定的,“黑天鹅”效应非常明显,这些现象在产业的主体——企业中体现得更加明显,如雅虎、3721、诺基亚的崛起和凋零,都是惨痛的教训。

  虽然地理信息产业是整个信息产业大厦的一小部分,但是由于其专业性的特点,在较长时间内,其发展是独立的。随着信息一体化时代的来临,地理信息科学技术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对地理信息产业的影响是什么?在已经到来的大数据服务年代,地理信息数据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地理信息产业的边缘化是否已经来临?而更加严重的疑问?地理信息产业是否会消失? 现在地理信息企业的对策和转型方法是什么?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和开发自己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并在90年代初开始民用化的地理信息系统,形成地理信息产业。

  在20世纪80年代,作为地理信息来源的测绘工作,其主要技术手段仍然是最传统的机械光学测量,而最主要的成果仍然是传统的纸质载体地图。从产业主体上看,基本都是政府下属的事业单位,而没有真正的地理信息企业,没有成型的地理信息产业。

  进入90年代之后,我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国家基础建设特别是城市建设以及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都急需地理信息科学技术的支持,在逐渐形成的市场需求推动下,出现了大量的地理信息企业,这种企业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类,以设备制造和销售地理信息采集设备为主的企业;第二类,以采集和销售地理信息为主的企业;第三类,以研发和销售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主的企业。而必须说明,除了企业外,我国地理信息市场上,还存在具有我国特色的,介于企业和政府之间的特殊市场主体——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在市场中主要是第二类和第三类。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8年左右,我国第一次地理信息产业大洗牌,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走过一条并不崎岖但是竞争非常激烈之路。总体上看,可以总结为,第一类稳步向前,第二类盆满钵满,第三类血雨腥风。

  从第一类企业看,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现代测量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而从90年代开始,几个民营企业从销售进口的现代测量仪器设备开始,逐渐生产自己品牌的现代测量仪器设备,并做强做大,改变了我国严重依赖进口测量设备的局面。这些企业并不多,但是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

  从第二类企业看,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中,产值比重最高的仍然是地理信息数据采集产业,我国大多数地理信息产业企业都属于该类企业,该类企业的特点是入行门槛低、数量庞大,且包括大量具有一定企业性质的事业单位和政府背景的国有企业,可以用“前有狼,后有虎,中间一群小老虎”来形容第二类企业的情况。而从市场需求上看,地理信息数据需求占了地理信息产业的主流、技术含量低且利润高,无疑是该类企业数量庞大的推手。

  从第三类企业看,地理信息软件企业,属于真正现代型的地理信息企业,在企业数量和产值上都无法与第二类企业相比,但是技术含量高,且由于是新型企业,缺少市场参照,因此市场淘汰率很高。在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曾经出现过短暂的地理信息系统“百家争鸣”的状况,进入二十一世纪10年代之后,能够在市场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地理信息系统产品仅有几家。而众多地理信息企业中都存在一个问题,即很少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平台,严重依赖于其他大品牌的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导致定制类软件价格很高且被平台提供商掐住脖子,这类企业竞争力很低,故被市场淘汰在情理之中。

  回顾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和地理信息市场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地理信息产业中,高劳动力低技术含量的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占了市场产值的大部分。而地理信息系统产值在整个地理信息市场中占比值较低。

  其次,从用户和订单上看,政府或者与政府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是用户和需求主体。

  再次,从市场主体上看,事业单位的产值占了地理信息市场很大一部分,而事业单位由于政府体制的保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事业单位的大部分工作都并非来自于市场机制中,很多政府以及下属单位的业务都直接由事业单位承担。而在政府内部,同样存在专属地理信息部门,如国土、建规、林业、矿业都有自己的测绘地理信息单位,而独立的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也比较难参与这些领域工作,行业隔阂严重。

  最后,从市场用途上看,地理信息市场的用户存在需求不明确的情况,特别是行业地理信息标准不统一,导致数据重复采集的工作相当普遍,而且数据共享差,很多地理信息数据利用率极低。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我国地理信息市场与产业并非严格意义上自由竞争的市场产业,这种情况严重束缚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特别是束缚科技的推动力。而从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历程上看,在2012年以前,其产业的独立性仍然是非常明显的,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较少。

  近年来,由于我国国家政策对不符合市场规律的机制进行改革,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政府和市场各就其位”,很多事业单位都改制成企业或者改制成完全独立于市场外的公益机构。未来,地理信息产业市场的竞争性将更加强。

  那么,真正实现自由竞争后的地理信息产业市场,其走向如何?

  进入2010年以来,由于个人智能终端、4G网络以及各种服务的普及,人们对地理信息的需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无论政府还是个人,在工作中、生产中以及生活中,都严重依赖于地理信息。但是,和很多科学技术一样,当其越来越重要的时候,就越容易融于其他大的产业,其独立性越来越低,基础性越来越高,其普及度将越来越高,其市场价值就越来越低。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地理信息产业的地位或将削减,其声音将湮没于信息产业的大潮之中,其独立性亦受到挑战,或将成为信息产业版图不起眼的组成部分。

  首先,传统地理信息技术的边缘化。

  如前文所述,地理信息产业由硬件设备、数据产业和地理信息系统产业构建。而随着对地理信息的信息量不断扩大,要求能够在更快更短时间内采集更多地理信息数据,传统的硬件设备的淘汰,设备更加高精尖,而操作更加简单,在硬件设备和数据处理技术的推动下,数据采集和处理更加简单,人工干预更加少,使传统大规模人工采集和处理的工作方式淘汰。例如,目前的空天地一体的“航天遥感卫星-航空有人飞机-无人机-地面测量车”无像控点摄影测量体系以及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极大提高了地理信息采集效率和精度。未来几年,传统测绘和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工作虽然仍然存在,但是从工作量和市场占有率方面,也将不断减少。

  大数据技术无疑是目前全球最热的技术之一,而地理信息数据也是一种大数据,但是,如前文所述,地理信息在大数据体系特别是在应用体系中,只是一种应用体系,其主要内容仍然是空间位置信息和最基本的地名、交通路网等信息,作为承载其他专题信息的基础数据,虽然不可或缺,但是所占比例不高。我国地理信息领域技术人员试图直接把专题信息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集成(如地理国情普查),但是其最终结果往往是得不到认可,特别是基于空间数据的大数据挖掘技术,其约束分析的专业性要求非常高,用户更认可自己定制的地理信息基础上的大数据。

  在地理信息的信息表达和互操作方面,最早缘于计算机图形技术,而长期以来,虚拟现实技术甚至游戏技术的信息表达和互操作都优于很多地理信息系统。从我国地理信息技术与其他技术的横向对比上看,主要优势集中在数据的采集和数据自动化处理领域,而非数据应用和数据服务领域。

声明:中国勘测联合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