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走进中科院地质地球所的漠河观测站

2018-02-07 09:23:08    来源:科技日报

摘要:漠河站是设在我国最北端开展空间环境观测的地球物理野外台站,主要用于我国空间环境扰动观测研究,特别是来自北极高纬度地区的扰动及其传播。

  2月2日,祖国版图最北端的漠河,上午9时30分,气温零下24摄氏度。

  李来顺从两层的小办公楼里走了出来,来到东侧30米外的测量室。这里是中科院地质地球所的漠河观测站。因为是周五,按照惯例,李来顺需要操作CJ6仪器,开展地磁场基准测量。虽然气温很低,但李来顺走进测量室之前还是脱下了大衣,把一切带有铁制品的衣着全部留在了屋外。因为测量地磁是不能有铁玩意儿作伴的。

新春走基层--走进中科院地质地球所的漠河观测站

  这样的操作,52岁的李来顺已经干了30年了。他是漠河站的负责人。

  漠河站是设在我国最北端开展空间环境观测的地球物理野外台站,主要用于我国空间环境扰动观测研究,特别是来自北极高纬度地区的扰动及其传播。在祖国的最北端设站意义重大,因为来自太阳的能量和物质(如日冕物质抛射)都是通过地球两极开放的磁力线与地球交互,进而向地球的中低纬地区传递和渗透。

  提起漠河,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里的严寒。记者来到漠河时,全副“武装”。白天的气温已经低到零下18摄氏度,晚上则是零下37摄氏度。“上周更冷呢。夜里的温度有零下47摄氏度。”当地村民对前一段的寒流记忆犹新。

  寒冷,对记者来说是巨大的考验,但对李来顺和他的两个同事来说就是家常便饭了。测量室里的温度也就3—4度,必须保持恒温,因为测量仪器有些“娇气”。李来顺和同事每次观测都要持续一个多小时,一人观测,一人记录。室内室外耐寒抗冻已经成了他们的基本功。

  1988年,漠河观测站建立时,李来顺就在此工作。他就是漠河当地人。同现在相比,那时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要艰苦得多。

  观测,记录,维护设备仪器,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中,李来顺熬白了头发。当然,他也有收获:从1991年开始,他们测量的漠河地磁数据每年都出一本报告,供相关科研人员使用。依据包括漠河等多个观测站多年的自主观测等资料,中科院地质地球所在“电离层变化性的驱动过程”研究中取得了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成果,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在漠河,李来顺他们的工作,就像“混凝土中的钢筋——只出力不露面”。

  冰天雪地中,记者还见到地质地球所技术与装备中心高级工程师王中兴等人。他们特地赶在漠河最冷的时节来工作,测试自主研制的地面电磁探测仪器。以前这种仪器国内多数单位靠进口,用来勘查地下矿藏,由于国外的垄断,中国人只能高价购买。地质地球所的科研人员新研制了这种探测仪器,它能够测到地下超百公里的地壳结构。王中兴告诉记者:“在来到漠河之前,我们的仪器已经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做了40多摄氏度的高温测试,状况良好。现在我们在漠河还要测试仪器在中国最寒冷地方的使用状况。”

  王中兴等人的测试工作在距离漠河站500米之外的一片茫茫雪海中。他们先将二三十厘米厚的积雪清除掉,在大约4平方米的地面上将宽频带感应式磁传感器、电场传感器、电磁接收机、电瓶等摊开。为了延长测试时间,电瓶上裹着厚厚的棉被。王中兴说,希望我们的探测仪器能够既耐高温,也耐严寒。

  往常一提科研,人们想到的可能多是研究大楼和实验室。其实,对地质地球所的科研人员来说,严寒中的观测(漠河站)、酷暑中的观测(三亚站)都是常态,科研人员经常是冬趋寒冷夏赴高温。

  对他们而言,科研也是一种修行。


声明:中国勘测联合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