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智慧城市”时,科技巨头都有哪种玩法

2018-07-26 10:54:19    来源:品途商业评论

摘要:让我们来回望一下500强中科技公司与智慧城市间的难舍难分。其中的情缘因果,或许关乎于未来十年包括你我、每一个城市居民的生活。

  北美科技巨头的城市之梦

  上世纪70年代,高速发展中的底特律尝试采用数理方式来为城市规划提供依据,这被广泛看做智慧城市的“上古模型”。在当时连电子计算机都没有的条件下,计算一座城市的难度可想而知。但这星星之火至少带给后人以启迪和思索。

  智慧城市的正式起源,被广泛认定为上世纪80年代IBM开启的智慧星球计划,该计划希望基于对城市模型的计算,来达到更好配置城市交通、能源与建设方案的目的,但很快发现现实并没有那么美好。对于经典计算来说,城市的数据量和变化速度都过快了。而此后在waston的帮助下,认知智能给IBM带来了新的智慧城市可能,但其成功普遍被认为太过笼统。

  在IBM之外,北美新兴科技巨头也都开始基于AI与云计算进行智慧城市的布局。早期有微软开启了与IBM对标的“城市计算”体系。20年发展中,城市计算技术带来了很多惊人的成果。值得一提的是,京东在2017年开始吸纳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城市计算人才与技术,应用于智慧物流、无界零售布局等领域,可以看做城市计算技术在中国的再次发展。

  而在云计算成为科技巨头的兵家必争之地后,云+AI构建城市智能的思路开始兴起。比如谷歌在多伦多布局的智能社区方案。在云计算的加持下,谷歌在多伦多建设了具有示范意味的智能社区。在交通、公共安防等领域加入AI解决方案。

  而谷歌的老对手亚马逊,则基于AWS的强大市场份额与平台化优势,推出了未来城市解决方案,主要也是致力于交通等领域的智能化。

  有意思的是,北美科技巨头的智慧城市方案虽然推出很早,但在中国市场的进展速度并不快。由于中国城市普遍人口众多、服务体系复杂,加之移动互联网催生了城市人口生活方式的快速迭代,所以急切需要本土科技企业更符合需求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对于中国来说,北美科技巨头的城市之舞更像是一个原点。通过这个点状体,城市的智能之梦开始在东方点燃。

  智慧生活开启长线型发展

  2010年之后,智慧城市概念逐渐火爆,各种IT企业、创业公司开始纷纷进驻智慧城市市场。截至2017年,全国已经立项超过3000个智慧城市相关项目。

  而在这庞大的市场基数当中,BAT代表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十分耀眼。而基于BAT本身业务优势与技术体系,对传统云计算+数据可视化的智慧城市模型造成了快速突破,也在近几年把智慧城市赛道拉升到了新的高度。

  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腾讯在智慧政务以及智慧医疗方面达成了突破。

  在智慧政务方面,腾讯依靠强大的社交应用基因,以及海量的互联网数据处理能力。在微信这个超级平台中完成了智慧政务的集成。截至目前为止,国内已经有超过5000个政务项目被集中到了微信上。尤其在东南地区城市,很多政府服务已经可以在微信上远程完成。

  腾讯的另一个图谱,来自于其主攻的医疗影像领域。通过腾讯觅影等AI应用,腾讯建立起了可以为智慧城市医疗服务的技术体系。科技部也宣布将依托腾讯公司建设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这种重点领域突破,在泛在城市智能体系中形成自身优势的布局,可以看做智慧城市中的线形体。以某些长足领域进步带动整体智慧城市布局。。

  而显然在腾讯忙碌的过程中,它的老朋友阿里也没闲着。

  城市大脑上线

  AI解决城市问题的重要瓶颈之一,在于海量的数据和城市端口,难以被分别识取与处理。为了应对这个问题,阿里率先提出了给城市交通安装大脑的构想:通过架设大量城市传感系统,利用超算平台全局化处理数据,让AI主动判断和干预城市运行,从而提升城市效率。

  王坚博士的这一构想,最终成为了在杭州萧山区成功布局的ET城市大脑。而城市大脑概念,也先后推广到了苏州、澳门等地,并与雄安新区进行了深度合作。成为了城市智能领域的“AI国家队”成员。

  给城市交通、安防等海量数据图景,安装人机协同的处理中枢,可以看做是把城市复杂的神经线进行了织网。之后类似技术还将从交通领域出发,继续释放到城市安防、城市物流、城市环境与水文等领域。组成多领域共同释放的城市大脑,这也将让城市智能有机会在钢铁丛林中织网,组成中心控制全局的网状智能体。

  基于已有业态的城市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发展到如今,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所谓的“空中建楼”。

  大部分参与到智慧城市市场份额中的企业,都是依托于某一种技术创新,或者商业模式进场。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他们的解决方案可能有效,但却没有与此前的产业实际相联系。造成城市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要另起炉灶。这样“大拆大建”智慧城市模式,显然在成本与效益上并不符合居民对智慧城市的期许。

  而这类科技公司的另一个问题,是他们的技术创新往往聚焦于某一方面。但城市生活却是复杂的,把城市拆成零零散散的碎片,最终结果就是智能技术变得空有噱头。

  比如一家医院,如果智能门禁是一家公司提供的,门诊系统来自另一家公司、智能诊断系统来自又一家……凡此种种,医疗人员自己就会先被搞晕,反而不敢劳动所谓“智慧医疗”的大架。而这种情况在今天却并不是个案。

  所以另一种对智慧城市的差异化认识,认为应该由实体业态积累较强,可以实际黏合城市服务与智能技术的公司来执行智慧化过度。

  这一类的思路下的智慧城市,引发出金融科技企业、电信运营商、银行与保险平台、物流企业的进场。这类企业提供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往往更贴近实用化,相对容易根据自身实际产业抓控力,给出能够延伸到各行各业,城市各个区域的智慧城市解决能力。

  比如平安等金融与保险公司,就通过已有业务体系:比如金融服务、保险、医疗,来展开智慧化业务,渐进式达成所谓城市的智慧。传统金融服务与通讯运营商,在进驻智慧城市时的能量不可小觑。生活中快速贴近新的智能技术,往往是从它们开始。

  不管是哪一家科技巨头,把城市又捏成了什么形状。AI等技术带来的交互迭代、城市效率提升,确实正在改变我们的城市,甚至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

  或许我们回顾整个中国城市的智慧化历史后,会发现能够解决实战问题、能够应对城市的多元与复杂,始终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瓶颈。当平安集团这样的线下巨舰投入智慧城市海洋中,最后的坚冰也开始融化。

  关于城市的AI时代之舞,仅仅拉开了大幕一角而已。


  文|脑极体


声明:中国勘测联合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