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地理信息管理司司长李永春:履行好基础战略信息管理新使命

2018-11-30 09:31:57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摘要:在机构改革的背景下,作为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管理工作面临怎样的新形势?存在怎样的难点以及如何推进地理信息管理工作?

  地理信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关系到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调查、确权登记、国土空间规划及自然资源利用监督、监管等各方面。在机构改革的背景下,作为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管理工作面临怎样的新形势?存在怎样的难点以及如何推进地理信息管理工作?本报记者专访了部地理信息管理司司长李永春。

自然资源部地理信息管理司司长李永春:履行好基础战略信息管理新使命_地理信息管理_勘测联合网

  李永春表示,地理信息管理要紧密围绕党中央赋予自然资源部“两统一”职责,进一步转变观念、开拓思路,全面融入到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

  一方面,要紧紧围绕部“三定”规定和《测绘法》《测绘成果管理条例》《地图管理条例》《测量标志保护条例》所明确的职责,加强地理信息安全监管、成果管理、地图管理、测量标志保护、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地理信息领域军民融合以及应急测绘保障等管理工作,加强监督检查,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切实将法定管理职责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另一方面,要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生态保护的需要和部履行核心职责的需要,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加大对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力度,全面推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丰富地理信息产品,增加地理信息有效供给,为部履行“两统一”职责提供保障服务,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更加全面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

  数字时代地理信息管理面临六大挑战

  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导航定位、遥感以及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理信息在诸多新兴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社会对地理信息的需求急剧增长,地理信息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新挑战、新要求。

  如何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既做好地理信息安全监管工作,又能满足经济和社会需求,进一步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如何统筹地理信息和测绘成果的管理和共享利用,更好的服务于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职责履行等成为我们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李永春表示,具体要应对六个方面挑战。

  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亟待加强。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地理信息,特别是重要军事区、重大工程等敏感地理信息失泄密案件时有发生。地理信息安全事关国家政治安全、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重要区域、重要设施地理信息一旦泄露,危害巨大,将直接严重威胁国家安全和利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地理信息安全监管工作,中央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地理信息数据管理和保护的法规和文件,地理信息安全监管工作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地理信息安全形势仍然严峻,政策制度、技术防控体系尚不健全,监管能力、公众安全保密意识有待增强。

  测绘成果管理和应用需加强统筹。测绘成果管理与社会化应用是《测绘法》《测绘成果管理条例》赋予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测绘地理信息需求和投入的不断增加,产生了各类测绘地理信息成果,这些成果,尤其是财政资金投入产生的大量地理信息成果,亟待统筹管理,促进其共享开放,发挥更大效用。

  地图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去年,由原国土资源部、测绘地理信息局牵头,联合14个部门开展了全覆盖排查整治“问题地图”专项行动,有效遏制了“问题地图”的蔓延。但由于常态化国家版图宣传教育成效不够理想,社会公众的国家版图意识不强,地图送审程序得不到有效履行,“问题地图”仍屡禁不止。尤其是一些互联网刊载和自媒体发布的“问题地图”,分布广、传播快、危害大。如何构筑稳定全方位的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平台,完善部门协作监管机制,使地图管理的审核能力和监管措施紧跟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的发展,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面对当前公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地理信息服务需求,迫切需要开发更加丰富的地理信息资源,推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自2011年正式上线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平台建设管理制度不完善、服务的内容和形式还需进一步创新、各类地理信息整合力度仍不够、更新频率不够高、自然资源地理信息“一张图”还未形成等问题。

  应急测绘保障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应急测绘保障工作逐步纳入了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和综合防灾减灾工作体系,应急测绘资源储备不断丰富,技术装备明显改善,人才队伍实力显著提升,作用和职责不断强化,尤其是今年以来已先后为普吉岛沉船事故、大兴安岭火灾以及上合峰会、博鳌论坛等大型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测绘地理信息保障。但目前应急测绘保障能力还存在短板,“平战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尚未建立,应急快速响应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跨区域应急能力、协同能力有待提高。

  测量标志保护较为薄弱。测量标志是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设施,数量巨大,分布广泛。测量标志遭到自然损毁或人为破坏严重,保护工作十分艰巨。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科学分类保护和管理测量标志十分迫切。

声明:中国勘测联合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