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空间规划技术“酒香也怕巷子深”

2019-03-07 09:05:40    来源:中国海洋报

摘要:全球海洋空间规划”项目的启动,反映出海洋空间规划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开展海洋治理的重要手段。

  近日,一则国际消息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据报道,2月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和欧盟委员会启动了“全球海洋空间规划”项目。该项目为期3年,旨在制定海洋空间规划的国际准则,规范沿海和海洋水域活动,更好地促进海洋空间规划,改善对水产养殖、旅游、海洋能源和海底资源开发等人类活动的管理。该项目是2017年海委会与欧委会联合发布的《加快全球海洋空间规划进程联合路线图》的后续行动。按照规划,未来海委会还将在非洲、南美洲、加勒比地区以及东南亚等地区开展跨区域的海洋空间规划合作试点。

我国海洋空间规划技术“酒香也怕巷子深”_空间规划_勘测联合网

  消息并未引起轰动,但新闻背后的意义值得关注,特别是在这项国际计划中,如何发出中国声音,引人思考。

  “全球海洋空间规划”项目的启动,反映出海洋空间规划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开展海洋治理的重要手段。同时,这也告诉我们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在海洋空间规划国际合作领域,无论是技术体系应用,还是国际规则制定,依然是欧美“当家”,我国虽有参与但并没有发挥主导作用。

  事实上,就海洋空间规划技术来说,目前各国虽然在总体原则上争议不大,但根据不同国情,由具体方法和手段形成的技术体系却并不一样。也就是说,在这一领域,还没有形成所谓的国际统一技术标准。

  从海委会发布的消息来看,“全球海洋空间规划”的项目计划,其中就包括由地区试点进而推广到全球应用,最终形成国际准则。由此,笔者不禁要问:目前我国的海洋空间规划国际合作进展怎样?在该领域我们的影响力如何?

  探究这一问题,首先要来看一看海洋空间规划技术的发展。如同陆地上国土开发利用需要合理规划,一个国家的管辖海域同样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利用,于是海洋空间规划应运而生。当前,作为一种公认的有效工具,海洋空间规划已是国际海洋治理的热点领域。据统计,已有60多个国家开展了海洋空间规划相关工作,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和亚洲地区。其中,约有18个国家在全部或部分区域实施了海洋空间规划。

  我国在海洋空间规划领域的起步并不晚,而且还比较早,是世界上最早编制和实施海洋空间规划的国家之一。早在3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开始这项工作,虽略晚于澳大利亚,但却早于欧美国家。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海洋空间规划技术体系,编制和实施了3轮海洋功能区划,形成了国家、省、市(县)三级海洋功能区划的空间规划格局。

  一位长期从事海洋空间规划工作的研究人员说,从技术层面看,我国的海洋空间规划技术体系已日臻成熟,与欧美相比“各有千秋”,并不落后。而且,我国的海洋空间规划技术体系更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与欧美相比,我们的海洋空间规划技术体系效率更高,技术可操作性更强。”该研究人员对笔者说。

  然而他也坦言,目前国际上居于主流的海洋空间规划技术体系依然是欧美国家主导,我国的海洋空间规划技术体系并不为国际社会所熟知。究其原因,不是因为技术不先进,而是我国在海洋空间规划国际合作领域的参与度不够,缺少交流,在理念上与国外技术并未充分兼容,成为“走出去”的瓶颈。

  据了解,目前国际上几部公开出版的主流海洋空间规划指导性文件,全部都由欧美学者编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海洋空间规划——循序渐进走向生态系统管理》和《海洋空间规划评估指南》等提纲性的海洋空间规划技术指南,也由欧美学者撰写。目前,我国编制并应用的海洋空间规划相关技术指南只有中文版,尚未出版可在国际上流通的版本。

  “养在深闺人未识”。再好的技术,缺少有效推广,得不到广泛认同,同样难以“走出去”;即使偶尔“走出去”,也不会“遍地开花”。

  我国海洋技术体系与标准要想获得国际认可,还需各方群策群力、携手而为,持之以恒地推广。就拿参与对外海洋交流合作活动来说,我们的海洋科技人员除了完成规定的任务,还应该把自己当作是一名“推销员”,努力“推销”我们的理念和技术产品。这样的“吆喝”多了,时间久了,自然就有可能将东西“卖出去”,也就有了话语权和影响力。

  显然,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一位长期从事中外海洋科技合作的资深专家曾对笔者表示,我国的海洋对外交流合作活动有很多地方值得改进。比如,一些国内研究人员去国外参会,往往只是往那儿一站,干巴巴地看着PPT读报告,完事就急着走人。这样的对外活动,往往效果堪忧。

  当然,究其原因,也不能全怪这些秉持“沉默是金”原则的科研人员,这与存在语言沟通障碍、不熟悉议事规则,甚至与国际关系与国际环境、相关管理部门的支持力度和宣传力度等,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

  回到海洋空间规划,事实上,近些年,我国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正致力于推动海洋空间规划技术“走出去”,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据报道,我国已与柬埔寨、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泰国、佛得角等沿海国家在海洋空间规划的理念和实践方面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我国首例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编制的覆盖全海域的海洋空间规划——《柬埔寨海洋空间规划(2018-2023年)》已报批柬埔寨环境部;我国对孟加拉国政府官员和科研人员进行了海洋空间规划培训,启动了孟加拉国海洋空间规划编制;泰国兰岛及周边海域海洋空间规划项目已移交泰国资源环境部;我国编制的《佛得角圣文森特岛海洋经济特区规划》正式移交佛方……

  这些项目的实施与落地,说明了我们的主管部门和科研机构已经认识到海洋空间规划对外推广的重要性。但还有一项工作很重要,就是搭建服务于海洋空间规划技术“走出去”的平台。

  2018年12月,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海洋空间规划研究院成立,为我国海洋空间规划“走出去”提供了抓手。凭借这一平台,我国海洋空间规划国际合作的形式将更加多样灵活,成效值得期待。

  奋起直追,后来居上。对于本次这则消息背后所隐藏的问题,我们不应回避。相反,国际上的形势也在逼着我国的海洋空间规划要更加注重扩大国际影响力,要与欧美国家专家学者加强交流,取长补短,形成一套在国际上拿得出手、经得起检验的技术方法,我们还要与国际涉海组织积极对接合作,跟踪和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唯有此,才能推动海洋领域的“中国标准”走出国门,为全球海洋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作者:周超 来源:中国海洋报

声明:中国勘测联合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