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吴立新:加强海洋高新技术研究,启动全球海洋观测网建设

2019-03-14 09:27:35    来源:中国海洋报

摘要:今年1月,全国人大《对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工作情况报告的意见和建议》中提出,尽快启动全球海洋观测网、新一代海洋科学卫星等大科学设施建设。

  海洋观测网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如何打造青岛蓝谷?今年带来哪些涉海建议……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吴立新回应了《中国海洋报》记者的提问。

全国人大代表吴立新:加强海洋高新技术研究,启动全球海洋观测网建设_勘测联合网

  大力发展水下滑翔机集群组网观测

  今年1月,全国人大《对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工作情况报告的意见和建议》中提出,尽快启动全球海洋观测网、新一代海洋科学卫星等大科学设施建设。

  吴立新指出,目前的海洋观测网空间布局稀疏、时空分辨率不够,尚不能进行全海域、全水深的实时数据传输,无法满足海洋事业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

  “其整体功能相对比较单一,比如有些海洋观测设备只能测海水温度、盐度等环境参数,而当前需要的是海洋系统观测,比如海水温盐流,海水酸度,海水营养盐等,都需要同步自动观测。”他期望未来构建的新一代海洋观测网具有4个特点:一是海洋观测时空分辨率大幅度提高,从目前百公里级向公里级、从周时间尺度向天时间尺度推进,满足海洋科技发展前沿和经略海洋的需求,如海洋对温室气体的吸收、海上运输、远洋捕捞、海洋工程安全等;二是搭建水面及水下以无人平台为主的观测体系;三是从单一学科要素观测向综合性观测发展;四是融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形成服务产品。

  水下滑翔机是海洋观测网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据了解,2018年,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海燕-10000”水下滑翔机刷新了一项世界纪录,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深度达到8213米。在水下滑翔机领域,中国由此成为第一个具备全海深海洋环境信息感知的国家。

  吴立新也毫不回避水下滑翔机存在的短板。比如它搭载的观测设备、仪器等,基本上依赖于进口,尚未解决“卡脖子”问题。

  “未来希望我国能发展上百台的水下滑翔机组网观测技术,能在一个海区进行集群组网观测,提高时空覆盖率。”他说,今后要加大水下滑翔机平台上的搭载观测仪器研发,进一步提升续航能力,由目前国内最长的143天提高至半年时间。此外,现在搭载的传感器比较单一,希望在同一个平台上能搭载更多的传感器,使水下滑翔机成为系统性的观测平台。

  “海洋面积大,环境复杂,观测成本高,未来海洋观测趋势一定是以水下无人观测和空天观测为主。”吴立新表示,下一步,实验室将加强大深度、长航程、集群水下滑翔机研发,能对特定海区进行全海深、长时间、多学科综合观测与探测,以带动我国水下无人平台的发展。

  加快推进新一代海洋三维高分科学卫星

  作为人类进行大面积、准实时、高效率获取海洋综合信息的重要手段,海洋卫星遥感一直为美、法等海洋强国引领,而我国始终以跟跑、并跑为主。当前,各国正积极谋划发展新一代海洋三维高分遥感技术,以实现全海域、全天时、全天候的海洋三维立体“透视”目标,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

  今年,吴立新提出关于加快推进新一代海洋三维高分科学卫星体系,建设抢占海洋空间遥感观测与探测技术制高点的建议。“要从根本上推动我国海洋遥感技术取得跨越式发展,必须要有重大创新性和突破性的海洋科学卫星计划牵引和推动。”他说,“国家应尽快启动新一代三维高分海洋科学卫星计划,支撑海洋强国建设。”

  希望支持青岛蓝谷创建国家级高新区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结束后,第一站来到青岛蓝谷,视察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并对经略海洋、发展海洋科技作出重要指示,对将青岛蓝谷建设成为中国蓝谷和世界蓝谷的规划表示赞许。

  吴立新介绍,青岛蓝谷是全国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经过7年发展,青岛蓝谷已集聚了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20多个“国字号”重大科研平台,山东大学等20余所全国知名大学校区、研究院或创新园,各类科技创新平台52个,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海洋科技研发、成果孵化、技术交易体系,已初步形成了中国海洋科技创新高地和海洋人才高地。

  吴立新建议,将青岛蓝谷上升为国家级高新区,充分发挥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的支撑引领作用,使青岛蓝谷为全国海洋科技、经济、产业发展提供示范,加快建设海洋科技创新中心,提升国家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经济发展整体水平。

  作者:朱彧 来源:中国海洋报

声明:中国勘测联合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