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行业如何?看我国地质勘查行业“产能”分析

2016-07-04 11:55:43    来源:新闻组

摘要:2001年以来,我国地质勘查投入9841亿元,主要矿产查明资源储量持续增长,地质找矿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地质勘查行业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产生了地质勘查投资渠道单一、队伍结构不合理,地质勘查行业市场化程度低和“产能过剩”等问题

  石油和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1~2015年)

  煤炭和铁矿石查明资源储量变化

  煤炭和铁矿石查明资源储量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1~2015年)

  铜矿和铝土矿查明资源储量变化

  铜矿和铝土矿查明资源储量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1~2015年)

  2、地质勘查行业面临的问题

  2.1 地质勘查投资渠道单一, 队伍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我国地质勘查投入的主体是财政和国有企业,保持在80%以上。占全国地持勘查投入67.6%的油气矿产地质勘查投入全部来自于国有或地方石油企业、财政。非油气矿产地质勘查投入中财政投入比例保持在40%以上,2001年甚至接近70%。因此,民间资本很难进入地质勘查市场,尤其是油气勘查市场,造成了地质勘查市场化程度比较低,难以激发活力。财政投入的变化成为地质勘查行业的风向标,而不是市场变化。在地质勘查业比较好的情况下相关问题没有显露出来,而当前地质勘查业不景气,市场化程度低的问题就突显出来了。

  非油气矿产地质勘查投入变化

  非油气矿产地质勘查投入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1~2015年)

  地质勘查单位以国有为主。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2574家具有地质勘查资质的地勘单位,其中国有地勘单位1268家,占全国总量的49.26%;有限责任1129家,占43.86%;私营仅有55家,占2.14%。实际上,在有限责任性质的地勘单位中多数由国有企业控股,因此,国有地勘查单位所占比例远超过50%,进一步降低了地质勘查的市场活力。

  全国地质勘查单位经济类型构成(2014年)

  全国地质勘查单位经济类型构成(2014年)

  (数据来源: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5年)

  2.2 地质勘查行业市场化程度低

  商业性矿产勘查难以于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相衔接, 增大了商业性矿产勘查的难度和风险。始于2011年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出了“公益先行、基金衔接、商业跟进、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找矿新机制。2013年前,由于矿产品市场比较好,基金和商业资金跟进的积极性比较高,因此找矿新机制指导地质勘查发挥了重要作用,找矿成效显著。但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包括中国矿业在内的全球矿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再加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政资金和商业资金减少对地质勘查的投入,财政投入的下降造成基金投入下降,商业资金减少部分主要是对高风险商业性投入下降,因而高风险区域探矿权无人问津,造成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矿产勘查之间无法有效的衔接,影响下一步的找矿成果。

  资源配给方式影响了探矿权市场的活跃和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换而言之,今后市场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任何改革都应该围绕改善市场来进行。但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依然出现背道而驰的现象,资源配给方式仍然存在,而且在有些地方和行业有愈演愈烈之势,与国家的大政方针相左。例如我国稀土行业发展的的“5+1”稀土大集团战略,国务院明确包钢集团、五矿集团、中铝公司、赣州稀土、广东稀土和厦门钨业分别牵头进一步推进兼并重组,组建大型稀土企业集团,这6家企业将构建中国稀土的新版图。这种整合不是以市场为主体进行,而是通过行政命令来主导,整合是按区域划分,六大集团将整个中国稀土资源瓜分,整合过程没有竞争,整合之后也没有竞争,很难想象没有竞争的稀土行业能够健康发展,全球竞争力能够提高。稀土行业整合过程,实际上违背了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理念,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角色定位不准,没有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各自应该发挥的作用,其结局必然是稀土行业发展仍然是两端在国内,中间在国外,高端技术依然受制于人。

  2.3 地勘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现象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地质勘查投入的不断增加,地质勘查从业人员快速增长。2001~2014年,非油气年末勘查从业人员从24.0万人增至49.6万人,其中2012年达到峰值59.8万人;非油气勘查技术人员从5.1万人增至16.8万人,其2013年达到25.3万人的峰值,与全国地质勘查投入的变化趋势基本相符。随着地质勘查投入的下降,现有的地质工作已经无法满足庞大的地质勘查队伍的业务需求,地勘行业出现“产能过剩”。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地质勘查投入将持续下降,则非油气勘查从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必然也会下降,尤其是技术人员的培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一旦大量技术人员离开地质勘查行业,那么在下一个地质勘查行业的繁荣期,我国很可能会又陷入本世纪初技术人员极度缺乏的状况,不利于地质勘查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非油气年末勘查从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变化

  非油气年末勘查从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年鉴2007~2014年)

声明:中国勘测联合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