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心”号上的关键:动力定位、钻孔重返、升降补偿

2015-12-22 15:15:38    来源:新华网

摘要:我们都知道,目前“决心”号正在西南印度洋中脊海域进行紧张的大洋钻探,它将向着打穿地壳与地幔边界的目标进发,但是,从漂浮于茫茫大海的船上,伸出几千米长的钻杆,穿过海水找到确定的洋底位置,向下钻进千余米的孔,再把孔里的岩芯取到船上,这一看似简单的大洋钻探过程实则难度极大,他究竟都需要什么技术呢?

  我们都知道,目前“决心”号正在西南印度洋中脊海域进行紧张的大洋钻探,它将向着打穿地壳与地幔边界的目标进发,但是,从漂浮于茫茫大海的船上,伸出几千米长的钻杆,穿过海水找到确定的洋底位置,向下钻进千余米的孔,再把孔里的岩芯取到船上,这一看似简单的大洋钻探过程实则难度极大,他究竟都需要什么技术呢?

  深海不能抛锚,如何将船只固定在同一钻孔的上方?当一个钻头磨坏后必须更换,如何保证新的钻头重返钻孔?海浪的频繁颠簸,如何保证几千米长的钻杆不被折断?要解决上述困难,“决心”号离不开三大关键技术:动力定位系统、钻孔重返系统与升降补偿装置。

  “决心”号上安装了两个4500马力的主推进器和12个750马力的伸缩式推进器,由船上的计算机动力定位系统统一管理。当抵达预定钻探地点后,船上将一个声呐信号装置投入海底。该装置不断从海底发出声波信号,船上的接收装置将接收的信号输入计算机。当船从固定的孔位上方漂移时,计算机就能根据声波信号,测出漂移的方向和距离,并将数据传给船上的推进器。推进器立即开始工作,自动校正调整船舶位置。这一系统可保证“决心”号在浪高7.5米海况下,将船位控制在水深2%范围内。

  钻孔重返系统包括高分辨率的声呐扫描系统和返孔锥装置。在首次钻探时,将漏斗状的返孔锥安放在钻孔位置,钻杆通过返孔锥钻入海底。钻头磨损后,要将钻杆取出更换,返孔锥仍留在海底。更换钻头后,将带有水下摄像机的钻杆放到海里。船上通过接收钻孔附近的声呐发射器信号,调整船舶位置。当钻杆与返孔锥相距不远时,船上通过观察海底摄像机,辅助以钻杆上自动装置,让钻头落入返孔锥中。

  在大海中钻探,船只时刻都会随着海浪上下颠簸。为解决这一问题,“决心”号上安装了400吨的升降补偿装置,以随时补偿船体随波起伏给钻探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决心”号上使用的钻杆也与陆地上用的不一样,是一种可以吸收上下振动的“缓冲钻杆”。

  为了提高钻探效率、减少起钻、下钻次数,“决心”号还采用了绳索取芯系统。取芯管放在钻杆内,通过钢丝绳与钻塔的牵引器连接,当取芯管装满岩芯后,牵引器就将其提升上来。由于每次钻探的任务不同,“决心”号上开发了多种型号的取芯管。本航次将采用“回转取芯管”。这是一种旋转的取芯工具,每次能在坚硬的岩石中取出9.5米长的岩芯。

  另外,为了防止钻孔中的岩屑堆积,形成“蚁冢”,决心号还专门设计了一个工作系统,通过海水和泥浆的循环作用将岩屑从孔口排出,并清扫掉孔口周围的“蚁冢”。因为岩屑堆积在钻孔口周围,会像“蚁冢”一样,超过一定高度势必垮塌,如果垮塌的岩屑重新落入钻孔,就会妨碍钻具旋转,甚至卡钻。


原标题:科普:揭秘“决心”号开展大洋钻探关键技术


相关阅读:

探秘地壳第一钻: “决心”号成功钻取700米岩芯

打穿地幔边界——“决心”号探秘“亚特兰蒂斯浅滩”

他们要打个3000米的洞 他们要首次打穿地球壳幔边界

声明:中国勘测联合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