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阶段回顾我国基础测绘的发展历程

2016-09-27 15:40:54    来源:中国测绘新闻网

摘要:我国的基础测绘起步晚,但是经过测绘工作者的努力,我国基础测绘完成了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宏伟蜕变。回顾我国的基础测绘发展史,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承担着不同的时代发展任务,未来,随着十三五规划的逐步落实,我过的基础测绘必将更上一层楼。

80年代:数字产品逞英豪_勘测资讯_中国勘测联合网

  80年代:数字产品逞英豪

  上世纪80年代以后,传统的模拟测绘技术体系向现代的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转变,传统的大地测量地面定位手段为卫星定位所取代,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资料大大加快了地理信息的获取与更新速度,数字摄影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地图测制手段,3S技术的集成化和一体化开始走向实用。这一阶段,我国开始组织数字测绘产品规模化生产,3S技术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测绘基准建设日趋完善。1982年完成全国一、二等天文大地网布测和平差,建成国家平面控制网,建立了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西安坐标系,精度更高。1984年建成国家一等水准网,1988年建成总里程13.6万公里的国家二等水准网,并建立了1985国家高程系统。1984年至1985年建成1985国家重力基本网,密度和精度大幅提高。1998年开始布设新一代国家重力网,建成了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

  卫星大地测量突飞猛进。1979至1989年是大规模开展多普勒卫星定位测量阶段。1988年,国家局利用多普勒卫星定位技术开展了南沙群岛定位网与全国天文大地网之间的联测工作。同年,中国大陆架GPS卫星定位网开始布设。这是我国首次应用GPS于大地测量,填补了我国卫星大地测量定位的空白。

  这一时期陆续开始1:5万和1:1万地形图更新测绘。到1989年,共更新测绘4932幅,约12万平方公里。完成编制、印刷全国第二代1:100万地形图工作,标志着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编制达到新的水平。1982至1986年,国家局出版1:100万地形图简化版,1987年再次改编。1989年全国1:25万地形图编制完成,国家局又据此编制成全国第三代1:50万地形图。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局着手建立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提出了建设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整体部署。1985年,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国家局将国土基础信息系统(即后来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七五”攻关项目立项,1986年正式启动。

90年代:数据库神通真广大_勘测资讯_中国勘测联合网

  90年代:数据库神通真广大

  9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测绘科技的发展,我国不断完善大地基准、高程和重力基准,初步建成了动态、高精度、多功能的基准体系。建成2000国家大地基准和2000国家重力基准,各级地方也建立了适应测绘现代化要求的区域性测绘基准,初步形成了我国新一代测绘基准体系。实施了国家第二期一等水准网复测,使1985国家高程系统的精度和现势性进一步提高。对1985年重力基本网增测和复测了国家重力基本点。建成由818个点组成的国家高精度GPS A、B级网,实现了三维地心坐标的全国覆盖,精度比1985国家大地控制网提高两个量级。

  1995年,国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对基础测绘实行分级管理,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1997年,基础测绘正式列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为测绘事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基础测绘经费投入逐年增长。

  地形图更新速度加快了。1990至1997年,国家局系统共完成1:5万地形图更新测图6184幅;1990至1998年,共完成1:1万地形图更新测图38070幅。

  数据库建设是这个时期大亮点。1994年,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全国1:100万地形数据库、1:100万地名数据库和1:100万数字高程模型库,1:400万地形数据库和实验性重力数据库通过专家鉴定。为进一步满足我国在解决资源、环境、人口、防灾减灾、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的需求,国家局1993年启动1:25万数据库建库工程,1996年4月开始全面建库。1:25万数据库成为中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和专家鉴定。全国1:25万数据库覆盖整个国土范围,可以实现在全国范围对居民地及地名、县级以上(含县级)行政境界、国家级干线公路、铁路、5级以上(含5级)河流及大型湖泊等逐个实体地进行快速查询检索,为国民经济信息化提供了数字化空间信息平台。

声明:中国勘测联合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