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森:西部测图是测绘人的骄傲

2014-08-15 10:10:16    来源:中海达定位杂志

摘要:6年前的2006年4月27日,国家西部测图项目正式启动,这也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组织实施的一项重大测绘专项工程。2011年8月,经过测绘地理信息工

6年前的2006年4月27日,国家西部测图项目正式启动,这也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组织实施的一项重大测绘专项工程。
2011年8月,经过测绘地理信息工程技术人员历时5年的艰苦努力,该项工程顺利完工,并实现“零伤亡”的目标,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目前,在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新疆铁干里克铀资源勘查区、哈米卡拉塔格铜金矿资源区等地,找矿的人们,拿着这些图,开展了一系列的开发工作,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西部测图——这个几代人的梦想,如今终于实现。它的成功完成意味着什么?有怎样的重大意义?这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将起到怎样的作用?
2012年5月,记者独家专访了国家西部测图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组长、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国家西部测图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组长李维森看望西部测图职工


记者(以下简称记):我国为什么要开展“西部测图”工程?
李维森(以下简称李):1:5万比例尺地形图是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重要图种之一,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必不可少的基础图件。水利、交通、能源、电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其规划设计都非常需要精确的地形图。
此前曾出现过有投资者拟在西部进行项目投资,但由于缺乏基础测绘图件,导致工程无法开展的情况。也有一些工程由于无基础地形图,只好临时应急测图的情况,导致不但投入了数倍人力和财力,其成果却没有按国家统一标准测制,不能满足其它部门后续的工作需求。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西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设计和施工,包括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西南诸河水力资源开发、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规划以及塔里木、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和节水农业工程、罗布泊化肥及钾盐基地建设、西部地图空白区道路、交通建设等,都需要用上1:5万地形图。
此外,西部地区还是我国能源、矿产资源的主要接替区,如果没有1:5万地形图,地质调查工作就难以顺利实施,因此,西部测图还事关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数字化战场建设,反恐反分裂、维护国家安全以及西部科学文化的进步,都对1:5万比例尺地形图提出了十分迫切的需求。
同时为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需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必须尽快实现1:5万比例尺地形图和相关数字地理信息产品对我国陆地国土的全面覆盖。因此,加快推进西部测图工程的建设,不仅是现实的建设需求,更是未来的发展需要。
记:西部测图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怎样的作用?
李:随着西部测图工程的全面竣工,其建设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在应对突发事件,服务抗震救灾方面,2008年的拉萨 “3.14”事件、2009年的乌鲁木齐“7.5”事件等突发事件,2010年的青海玉树地震、“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以及2011年的云南盈江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均紧急利用西部测图工程建设成果编制完成了各类地形图和地理信息系统,为突发事件处置和应急救灾救援提供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
此外,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西部测图工程的建设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国土、地矿、民政、建设、交通、水利、电力、公安、安全、地震等部门和行业,在2008年的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2009年的新疆“西煤东运”工程、2010年的阿坝州灾后重建以及2011年的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中,三江源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满足了国家建设需求,保障了重大战略的顺利实施。可以预见,随着工程成果的全面提供使用,其效益将更加可观。
对测绘部门而言,西部测图工程使测绘部门提升了技术水平,推动了测绘转型。在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测图和雷达影像测图等方面,西部测图项目开展了自主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形成了系列创新技术,构建了地形困难区域的测图技术体系,不仅为西部测图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数字化测绘向信息化测绘转变,促进我国测绘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进步与升级。
记:西部测图的成功完成意味着什么?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李:西部测图工程的顺利竣工不仅完成计划的任务,而且对于数字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和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进步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西部测图工程的圆满完成,实现了我国陆地国土1:5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全面覆盖,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为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通过西部测图工程的实施,构建了我国地形困难区域高新测绘技术体系,形成了大范围稀少控制高分辨率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测图系统、机载多波段多极化干涉SAR测图系统、外业安全生产监控与救援系统平台等测图生产作业系统平台,为我国测绘设技术水平的进步和测绘装备水平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部测图工程表明,没有测绘科技的创新,就无法保障西部测图工程的顺利实施,无法在五年的时间内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面向国家西部测图工程建设需求而实施的一系列测绘科技创新不仅有效地保障了工程建设,同时提升了我国在困难区域遥感影像获取和地形地物测绘能力,推动测绘行业的水平进步和技术升级。
此外,西部测图工程的实施,在管理方面构建了我国重大测绘工程组织建设管理模式,包括组织机构、管理办法、管理手段等方面,为后续工程建设的组织管理树立了典范。
在异常艰苦的环境条件下,能够顺利实现“零伤亡”的目标,这对国家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西部测图工程的实施,还在安全创新方面构建了我国测绘外业生产安全监控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监控体系和安全监控技术等方面,为国家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生产技术推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借鉴,并形成了我国大范围高效率测绘生产作业模式,包括地图测制模式、测绘技术升级、管理信息化等方面,促进了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的转型。
记:完成了西部测图后,我国的基础地理信息方面,接下来需要完善和加强的方面还有哪些?
李:西部测图工程、1:5万更新工程的顺利竣工,为推动“十二五”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后,我们将按照“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发展壮大产业、建设测绘强国”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基础测绘事业,繁荣地理信息产业,加快推进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转型发展,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呈现爆炸性增加,预计“十二五”期间产业规模将超过万亿元,因此加强和推动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任务依然艰巨。
包括持续推进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更新工作;全面实施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构建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以及加快推进数字城市建设等工作。
记:去年的新闻发布会上,您提到以后西部测图区重要区域更新频率将要加快,这个频率是怎样的,目前这个计划实现了吗?
李:西部测图工程的完成,实现了全国陆地国土的1:5万比例尺的“一张图”,其后续的更新将纳入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工程,持续推进。目前,我们计划从“十二五”开始要加快全国数据库的更新,改进和提高更新方法,今后每一年推出一版全国的1:5万地理信息数据,一年更新一次,三年进行一次全面的更新,所以更新的工作量非常大。我们现在的更新工作也是建立在总结“十一五”经验的基础上的,今后国家、省、市联动,一年一版,这是“十二五”的目标。但是,面向地理国情监测、数字城市建设和“天地图”建设的需求,我们还将有计划、有步骤地针对重点区域、重点城市和特定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更新。
记:这么重大工程的完工,对您来说,有无特别印象深刻的事情或感受?
李:西部测图工程作为国家重大的基础测绘工程,从启动实施到竣工验收,始终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家各部委、西部六省区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西部广大地区的各族百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及广大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干部职工的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
感受最为深刻的还是我们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科技水平的提升,没有坚强的国力作为后盾,我们是无法完成如此艰巨的测绘任务的。历史上,之所以在我国西部南疆沙漠、塔里木盆地和横断山脉区域存在200多万平方公里的1:5万比例尺地形图空白区,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地区多为沙漠盆地、高原之巅、横断山脉等地形困难区域,交通极为不便,人员难以进入,常规测图手段难以满足西部测图的需要;另一方面主要还是由于我国当时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有限,缺乏必要的财力支撑和西部测图工程需要的大范围卫星影像测图和雷达影像测图技术以及外业测绘生产安全监控技术等。
今天,我们这一代人有幸在这样的伟大时代,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与亲切关怀下,去完成几代测绘人的梦想和夙愿,历史性地完成了西部测图工程,实现了我国陆地国土的1:5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全面覆盖,既是我们的骄傲,更是我们的责任。展望未来,希望与困难同在,动力与压力并存,我们有信心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加快推进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声明:中国勘测联合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