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管理信息在土地相关税收征管中的应用

2015-05-21 11:36:43    来源: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武汉市国土规划局和地方税务局基于多级匹配的规划管理信息和税源登记信息的实时共享交换模式,然后介绍了基于该模式下开发的武汉市土地税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最后介绍该系统的应用情况。

1 引言

  在城市土地相关税收的管理中,针对土地使用过程中不同阶段需要向不同的对象征税,其中在土地开发阶段,即建设单位在城市规划部门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建设单位需要向当地地税部门缴纳营业税、土地使用税、契税等。由于我国税收的征缴主要采用纳税人在申报期限内主动向税务机构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相关纳税资料的模式,且城市规划部门和地税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程度较小,使得地方税务部门在城市土地开发阶段相关土地税收的征管过程中往往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缺乏有力的监管手段和权威准确的信息来源,容易造成相关税收的漏征漏管,也难以发现潜在的税源。因此,如何有效的共享规划部门的管理审批信息,利用城市规划部门权威的信息辅助地方税务机关进行土地开发阶段税款的征收,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成为城市规划信息创新型应用的一个重要内容。


2 基于多级匹配的实时共享交换模式

2.1 基于前置服务器的实时共享

  通过前置服务器的方式联通城市规划部门和地方税务部门间的业务系统,实现两家单位相关信息的联动和共享。前置交换服务器部署在连接武汉市国土规划局和地方税务局的政务内网,作为信息共享和交换的中间数据库。国土规划局专网数据库的信息由国土规划内部业务系统实时产生,由内部数据库实时同步到国土规划专网数据库中,并通过ArcGIS Server为地税局实时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地税局通过前置服务器将国土规划部门共享的管理审批信息同步到地税前置数据库中,并在前置服务器上部署土地税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通过系统将规划部门权威的管理审批信息与其地税部门内部业务系统的纳税人基本信息和纳税人缴税信息进行比对关联,形成相应的税源。

  

1.jpg

图2.1 系统架构图


2.2针对规划管理信息的多级比对关联

  将规划管理信息应用到土地税的征管过程中,最主要的工作需要将规划管理信息与纳税人基本信息和纳税人缴税信息进行比对关联,从中发现漏征漏管的纳税人和新的潜在税源。纳税人基本信息和纳税人缴税信息主要以纳税人为单位,包含纳税人的组织机构代码,纳税人名称,登记的所持有土地的土地登记信息,应税税额和免税税额等信息;规划管理信息以地块为单位,主要包括地块的面积、土地坐落、用地单位、证书编号、各类规划指标等信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规划部门和地税部门内部业务数据库结构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和习惯不同,导致两个部门的信息无法直接关联,因此需要首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进行比对关联。数据的关联采用立体式多级关联方式,首先通过计算机自动关联、对于关联不上的采用人工方式关联,在关联的过程中通过组织结构代码、土地证号、用地单位名称、用地位置等进行逐级关联,地税部门对关联比对后的信息进行核实,从而进行相关税收的征管。


3系统框架及功能设计

3.1系统框架

  武汉市土地税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以武汉市政务专网为基础,以规划国土信息化标准和安全体系为保障,以各类涉税的规划国土数据为核心进行建设。系统采用B/S架构,基于面向服务的一体化框架进行开发,功能完善、数据丰富。


2.jpg

  图3-1系统总体架构


3.1.1基础层

  基础层是指平台稳定运行所需的软硬件环境以及网络基础设施。软件方面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中间件等;硬件方面主要包括服务器、客户机终端、存储设备、网络设备、机房及附属设施等;网络基础设施涉由武汉市国土规划专网、地税专网及武汉市政务专网、市地税专网和武汉市政务专网共同组成。


3.1.2数据层

  数据层是系统运行的核心,由于土地税源的特殊性,决定了系统数据层由规划信息数据库和税源业务数据库两部分组成。规划信息数据库是平台稳定运行所需的信息资源支撑,是土地税源征收的起点。数据库主要包括与土地税源相关的规划管理审批信息。税源专题数据库,是地税局业务系统的核心,包括纳税人基本信息、纳税人缴税信息等。


3.1.3应用层

  应用层包括武汉市土地税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客户端、维护系统和对外接口三部分。该系统是一个基于图形操作的管理平台,为用户提供地图浏览、信息查询、税源分析、数据统计、多屏对比以及数据更新维护等功能,满足全市税务部门对土地自有及衍生税源的征管工作需要。维护系统是实现数据更新维护的软件系统,保证系统数据持续更新。接口是平台与现有其他应用系统衔接的重要部分。


3.2数据集成

  武汉市土地税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对涉及土地税收所需要的各种规划国土信息进行了梳理,形成了土地征用、土地出让、土地转让、土地开发、土地保有全环节的信息资源目录,同时系统还集成了包括政务电子地图、卫星遥感影像、土地征用、土地出让、招拍挂、土地转让、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地籍等信息资源,建立了丰富详实的税源管理数据库,实现了土地税征管全环节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为土地税源征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3系统基本功能

  武汉市土地税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地图浏览、区域导航、税源分析、图文互查、双屏联动和项目查询等基本功能模块,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实现各类数据的集中展现。系统主界面如下图:


3.jpg

图3-2武汉市土地税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主界面


  地图浏览主要提供了对地理空间信息进行浏览查询的功能,除提供了基本的放大、缩小、平移等功能外,还提供了区域导航定位、地名地址定位、项目定位等空间查询定位功能,实现了土地税征收管理从一维文本信息到二维地理空间信息的转变。税源分析模块提供了计算任意范围理论税额的功能。系统根据用户勾画的多边形面积与土地等级专题信息进行空间叠加分析,计算出该地块的理论税额,辅助税务征管员的征管。项目搜索主要为用户提供规划国土管理审批项目的搜索查询。用户通过输入查询条件即可获取相应地块的详细信息,并能够自动定位到该项目的具体位置。对于税务征管员而言,只需要知道纳税单位的名称,就可以掌握该单位在全市范围内所持有的土地情况。


3.4系统应用

  土地税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将地税部门传统的文本型业务数据转换成了二维空间数据直观的显示在地图上,极大的方便了用户。税收管理员通过系统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税源信息有了全局的了解,提高了工作效率。系统运行之后,武汉市地税部门借助规划国土部门提供的业务信息,实现了土地税源的良性监管,增加了地方税收,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系统使用单位的充分肯定。武汉市国土规划局和地方税务局制定了良好的数据共享机制,两局相关信息实时动态的进行共享交换,真正实现了从源头管理土地税源,两个部门数据的互联互通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各自的业务信息,实现了互利互惠。


4结论

  将武汉市规划国土部门权威的管理审批信息应用到土地税源的征收管理中,一方面为丰富两局内部业务信息提供了来源,为改变地税部门土地税征收管理的工作模式和征收方式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两家单位信息的共享交换,辅助了地税部门查找新的潜在税源,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支撑;最重要的是通过项目建设对这种跨部门的信息融合以及交互式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今后在其他领域展开相应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彭明军. 大数据助力城市国土规划管理——武汉市国土规划的大数据应用[J]. 中国建设信息,2014,03:29-31.

  [2]乔朝飞. 大数据及其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启示[J]. 测绘通报,2013,01:107-109.

  [3]冯勤群. 大数据背景下数据库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 软件导刊,2013,01:156-158.

  [4]王树良,丁刚毅,钟鸣. 大数据下的空间数据挖掘思考[J].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3,01:8-17.

  [5]朱东华,张嶷,汪雪锋,李兵,黄颖,马晶,许幸荣,杨超,朱福进. 大数据环境下技术创新管理方法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04:172-180.

  [6]闫娜. 大数据视角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13,11:9-12.

  [7]徐全芝,李建华.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研究[J].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0,02:92-94.


作者简介:

  潘琛玲,高级工程师,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地理部部长,数字城市,


声明:中国勘测联合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