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国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发展形势回顾与展望

2018-04-17 17:48:05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所

摘要:在对地勘行业从业人员的一项调查显示,环境地质、城市地质和农业地质将成为最有潜力的三个领域。

  地勘单位树立创新意识,持续探索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传统地勘经济形势的下滑,地勘单位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拓展服务领域,迎接多方挑战,创造新的业绩,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机制转型,以地勘单位改革带动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地质工作服务能力。

  ● 江苏省地矿局成立了9个市级地质灾害应急地质环境保护技术中心,积极主动为地方地灾排查和应急抢险、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 浙江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与地方政府联建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服务中心,共同部署防灾减灾和灾后治理工作。浙江省地勘局建立适应公益性地质工作的体制机制,转变过去以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体的商业性管理方式;坚持“放得开、管得好、服务优”的新工作理念,下放所有可以由企业自行决策的权力,对于事关企业发展的共性问题进行有效管理,同时为企业改革发展搞好服务。

  ● 陕西4家国有地勘单位整体转企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初步形成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发挥资本的纽带作用,或组建省级地质勘查开发集团,或与省内大型企业集团整合重组,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011年~2017年我国地勘单位资产负债变化_地勘资讯_勘测联合网

2011年~2017年我国地勘单位资产负债变化

  结构转型,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 天津市地矿局提出地质工作服务城市发展的四个层次(中心城区、规划新城、村镇一体化、“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战略。在中心城区建立三维可视化城市地质数据管理和服务系统,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科学的地质信息服务;为全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基础地质技术支撑,为城市重大工程项目选址提供安全保障;承担全市地下水、地面沉降和地质环境的监测工作,初步形成了全市监测网络,为城市社会民生安全提供有效保障。据统计,目前天津市区沉降速率已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80毫米/年~100毫米/年减少到15毫米/年。

  ● 江苏省地矿局根据生态省建设总体部署、矿山环境整治358规划和土地占补平衡措施,充分利用“山水生态、山水国土”等地矿品牌,开拓矿山环境修复、土地复垦市场,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勘局对滨海盐碱地成功改良,对滨海地区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微生物细菌与植物联合修复法对受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优势明显;通过项目的开展掌握了省内大部分地区的深层地热水资源及浅层地热能资源数据,为全省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服务支撑。

  ● 安徽省充分发挥地勘单位在服务能源资源安全、生态文明建设、防灾减灾、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的主力军作用。坚持把找矿主业放在首位,同时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重大需求,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积极拓宽服务渠道,扩展服务领域。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机遇,积极谋划皖江经济带综合地质调查重大项目,探索中央与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更好更快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路径,为支撑服务皖江经济带建设作出了贡献。安徽省地矿局构建起领域多元、公益优先、政府需求、服务大众的格局,在全面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调查评价、观测、预警预报、应急处置等服务平台。华东冶金地勘局重点在服务防灾减灾、环境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拓展。安徽省煤田局由单一煤炭资源勘查向包括煤、煤层气、页岩气、地热等非常规能源资源勘查转变。

  ● 陕西省地矿集团围绕转型升级,确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向“优急稀特”矿种转型,于2012年在汉中南郑发现大型优质玉矿,计划到“十三五”末投资68亿元,将其打造成地矿集团的支柱产业、汉中市的品牌产业、陕西省的新兴玉文化产业。陕西省煤田集团开辟页岩气以及地热能领域,在汉中南部进行页岩气调查,并积极申请探矿权;协助研究陕西省地热资源分布情况,完成《地热能“十三五”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西北有色集团突出矿产品等新材料新能源研制开发板块,打造地质技术服务、铜铅锌、黄金、新能源、多种经营以及产融结合的六大产业,逐步提高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中陕核集团以民生地质为主要推进手段,强化环境地质调查、农业地质调查以及地质灾害评价与治理工作,突出大地质业务,发挥国有企业的社会效益。

  创新转型,推进地勘单位科技创新,提升地勘单位核心竞争力。

  ● 江苏省地矿局在航空物探、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地热新能源产业、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调查和治理、核燃料存储器加工等方面加大技术攻关,申报实施了一批国家、省市基金项目和课题,成果申请了多项专利。其中,核电站“整体骨架+模块化存储套筒”式乏燃料贮存格架、“江苏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等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勘局八一四地球物理勘查有限公司凭借“三维重磁电勘探”核心技术及广域、时频电磁法的新技术优势,积极探索进军深地探测领域。浙江省地勘局第一地质大队研发的地下浅层有害气体勘探长三测试仪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广泛应用于长三角地区地下工程当中;建设以地下空间开发和环境地质为主题的地质科技创新创业园,促进创新创业与产业融合。

  战略转型,积极承担国家和地区重大战略,扩大开放融入全球经济发展。

  ●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围绕大基建、大环境、大地信、大安全、大检测等“五大领域”,实施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和“一带一路”建设等,全面推进地勘单位的产业转型升级。

  ● 江苏省地矿局主动参与长江经济带、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综合地质调查等重大基础性项目;紧抓“一带一路”建设和加强中非、中拉全面经济战略合作的重大机遇,不断拓展境外工作领域,全局有5家地勘单位取得商务部对外经营权,涉足50多个国家。江苏煤炭地质局煤炭地质物测队大力拓展境外市场,先后在孟加拉国、老挝、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开展煤炭、钾盐、金属矿等二维地震勘探、三维地震勘探和重磁电法勘探等工程。

  ● 安徽省地勘局与10多个国家建立了联系,拥有境外矿权79个,并申请省地勘基金的支持,华东冶金地勘局、省煤田局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走出去”的有益探索。

  ● 陕西省地矿集团2016年即与吉尔吉斯斯坦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共建吉国国家中心实验室,并在吉国境内申请了1个153平方公里的金属探矿权,开拓了中亚地勘市场,逐步建立起一支熟悉、适应国际矿产勘查规则的“走出去”商业性勘查队伍。

  ● 宁夏自治区地质局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需求为导向,编制《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建设宁夏地质工作规划》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建设宁夏地质工作实施方案》。利用中阿博览会为平台,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共建中国—阿拉伯地学合作研究中心,重点开展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地学领域的交流合作,推进中阿“一带一路”建设,助力中阿经济社会发展。

声明:中国勘测联合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