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展望与预测

2018-03-27 14:43:21    来源:中国勘察设计

摘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新情况、新挑战,给业内单位的发展定位确定带来诸多的困扰与挑战。

  强化谋篇布局,加快业务模式探索与创新

  总体业务模式创新发展趋势

  我们现在面临的商业生态调整、商业环境的改变,实际上面对新的游戏规则,经济发展逻辑必然发生改变,过去企业的经济逻辑是索取法则,未来是给予的逻辑。过去工业化的思路支撑不了未来创新要求,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支撑不了创新业务,传统的组织体系支撑不了新业务培育,作为专业服务机构未来需要思考盈利模式的革新。争取项目转向创造项目,从内生发展转向资源集成。

  服务方式从项目竞争走向价值竞争

  过去行业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行业的快速发展,但行业的社会地位在下降。在供给需求关系中,行业主导地位在下滑,基础创新能力在下降,劳动生产率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虽然行业规模一直在增长,但利润率处于连年下滑的状态。未来行业面临的是投资模式、技术创新、互联网、产业转型、人文变化等一系列调整,将来客户和用户他们的观念会改变。未来行业内企业市场开拓不再是聚焦在项目式开拓思路,而是应真正有效地去反思,作为专业性服务机构,能够创造的价值在哪里,价值如何能体现和实现,如何去衡量企业的价值,服务内涵从任务导向走向价值导向。

  探索存量市场空间布局加强

  过去,行业在高速增长的固定投资下,更多的是在增量市场空间进行布局和开拓,未来在服务升级中,需要考虑如何在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布局。过去企业的能力主要服务于增量市场,思维逻辑都是在新建领域,对于存量市场,如既有建筑改造、现代工厂化运营服务、低碳节能、建成后的基础设施改造维护等可能是将来需要关注的。未来存量市场空间可能更大,呼应了驱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已经不复存在,消费升级将成为未来新的驱动力,存量市场与消费升级密切相关,企业与未来应积极布局在存量市场上发展,探索新的业务逻辑。

  创新探索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

  国务院提倡建筑业大力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鼓励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开展,投融资体制模式改变下鼓励PPP服务模式,城市建设与管理强化一体化服务,表明我国工程建设模式从过去的分段式管理向逐步探索全产业链模式转变。行业内的企业也在服务方式上不断创新摸索,朝着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发展。例如,在EPC基础上进一步向产业链前端规划、咨询环节延伸,抢占高控制环节,发挥引领效应;依托数字化工具向后端运营维护环节延伸,提升高附加值,发挥增值效应;并以规模适度项目为试点,尝试与资本结合,形成面向市场先发者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技术进步带来了更多商业创新可能性

  技术创新发展与商业模式创新形成双向促进的作用。行业企业处在从技术创新到产品创新,再到商业模式创新交互的过程中,亟须不断提升服务价值。经济发展转型深入,产业转型升级要求,提出节能绿色环保新要求,促进了设计技术的升级;新技术的兴起,智能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改变了生活、生产方式,对设计提出了新要求,促进了设计服务的改变,过去通常会说,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是有技术的,而未来需要思考的是这些技术如何与原有的产品和服务进行结合,从而产生新的模式,形成企业新的竞争力。对设计而言,技术进步还会改变企业的组织模式以及对客户的再定位,设计单位将从“B2B”转向“B2B2C”,需要关注最终的用户,对业务的逻辑产生巨大的改变。

  建筑设计行业

  发展进一步分化,呈现规模化、综合化、专业化趋势

  未来建筑设计企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分化,一是提倡精品设计、专项设计,打造细分领域的专业品牌,一批有特色的建筑设计企业将会得到成长;另外,部分建筑设计单位综合化、多元化、规模化发展,积极培育发展壮大工程总承包业务,探索全生命周期业务。建筑设计企业开展总承包业务,也不是简单的EPC,追求体量的规模化,而是要做专项总承包,追求全过程把控的能力。

  案例: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拥有各类研究中心共有17个,涵盖各类建筑工程、信息化、能源利用多门类专业,北京院基于其对过去市场的总结、当前客户需求分析及未来细分业务拓展,以研究中心为载体,对绿色建筑、BIM技术进行研发。在多数设计单位不断进行规模化扩张经营思路下,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坚持以建筑设计业务为主业,围绕主业进行价值提升,服务模式再造。同时,强化专项研究,强化客户需求分析,以客户需求为核心进行业务提供,有效发挥出技术服务单位的专业力量。

  案例:江苏筑森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关注细分市场,面对越来越细碎、越来越个性化的需求,培育小型专项特种部队,大力挖掘小微业务,专业对接客户拓展长尾业务。多元化的业务模块也适应现在城市中不断出现的各类综合体业务。围绕客户需求,积极进行变革转型,从单一设计到提供全产业链服务,界入到产业端,创新了盈利模式。

  案例:中信工程目前的核心业务主要是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设计,根据“设计引领”的策略,中信工程依靠设计业务的技术和品牌优势积极争取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两大战略市场。采取多方整合资源的方式,尤其是加强和政府、国有投资平台、大型工程公司以及上市企业的合作,覆盖工程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以此实现“投资带动”。利用集团内部金融优势,积极探索资本化运作,运作PPP,化乙方为甲方,掌握主动权,提升了对全产业链的服务能力,掌握了价值链的高端。

  依托信息技术发展,加强设计服务领域延伸

  云计算、物联网、VR、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行业内企业进行业务模式、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也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通过信息技术发展实现客户体验的全面创新;通过BIM信息服务技术,更好的服务于工程建设各环节的业务,同时可以实现建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

  案例: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在BIM的基础上,引入财务及时间管理视角,开发对项目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实现五维管理的平台管理系统,在项目初期策划阶段可以以可视化的方式精准帮助客户进行分析和策划,帮助客户进行投资决策,在项目实施过程,可以实现多专业监控和协作,将价值创造的过程可视化,将价值创造的成效量化,提升客户满意度。这种以设计为龙头,基于BIM和P6软件技术基础上绿色化、精益化管理的“双全一站式”工程总承包模式,通过聚集、整合、管理工程全产业链的资源,通过关注工程全生命周期,从根本上避免了窝工、返工,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确保了质量,极大地节约了社会资源,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企业价值和地位的跃升,实现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典型案例。

  案例: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华建数创科技有限公司,发布虚拟设计院平台产品“云华建”, 提出虚拟设计院,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模式打造建筑设计行业新生产模式,向“跨组织、跨地域、全资源”平台化发展转型。虚拟设计院模式通过云协同、云管理、云专家、云软件、云规格、云市场和未来的智慧共享办公板块提供服务,目标是寻共享、自由,塑造未来行业“虚拟、共享、自由”的新工作模式。

  借助资本力量,完成商业模式创新转型——从技术到产品

  行业内上市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PPP模式的加速推进,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推广,并购重组浪潮的兴起表明行业走进了资本运作的时代。如果过去行业内企业主要是利用资本扩大产能、争取项目,未来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利用资本运作的能力,培育新的业务模式。当前面对新的商业生态下业务模式创新,必须要与资本结合,才能够加快进程,更上一个层次。

  案例:深建科坚持以绿色为发展主线,在绿色建筑、生态城市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为基础逐步形成了涵盖以科研、规划、设计、咨询、公信服务、项目管理以及运营等覆盖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多业务协同的产业链布局。目前正在积极尝试创新发展绿色综合运营(DOT)模式,以及培育绿色人居环境B2C技术服务(HOME+)等新产品。上市之后,其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绿色综合运营项目以及线上运营平台及乐活系统建设项目。

  案例:2016年10月苏州设计控股股东赛德投资将实施增资扩股,启迪(北京)科技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迪科技城”)拟认缴1000万注册资本,持股权比例达到26.96%,将成为赛德投资第二大股东。2017年1月,“苏州设计”正式更名为“启迪设计”。苏州设计引入启迪科技城作为战略投资者能实现各取所需,有效达成了资源协同互补。业务范围从过去单一的区域性设计业务逐步走向全国化的产业链全过程的策划咨询、区域规划、设计总包、项目管理等多元化全产业链模式转型升级,未来希望借助启迪科技城这一资源平台,整合多方产业资源进一步推进多元化产业链模式转型升级。

声明:中国勘测联合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